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5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人工胶体作为血容量扩充药,在低血容量、休克的治疗及预防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羟乙基淀粉溶液(德国费森尤斯公司研制,商品名:贺斯(HES))是继明胶和右旋糖酐类胶体之后的第三代人工胶体。1999年国内开始同类产品的开发,目前已研制成功6%羟乙基淀粉(200/0.5  相似文献   
42.
李敏  吴民慧  薛张纲  蒋豪 《上海医学》2005,28(11):923-925
目的观察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年龄<65岁,随机均分为芬太尼(F)组和瑞芬太尼(R)组.患者均不予术前用药.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监测生命体征、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s).异丙酚、瑞芬太尼TCI采用Base Primea麻醉输注工作站给药.两组患者均予异丙酚3μg/ml血浆TCI.F组诱导时予芬太尼4μg/kg、手术开始时予2μg/kg静脉推注;R组以瑞芬太尼6 ng/ml血浆TCI维持;手术结束停止输注两药.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手术中、停药时和苏醒时的血压、心率、BIS、AAIs值,记录唤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后的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R组诱导期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段BIS、AAIs值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苏醒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R组拔管后需阿片类药镇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F组(P<0.05).结论异丙酚3μg/ml、瑞芬太尼6 ng/ml血浆TCI静脉麻醉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诱导迅速,能有效抑制插管反应,麻醉过程平顺.由于瑞芬太尼半衰期短,术后应及时予阿片类镇痛药.  相似文献   
43.
术中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术中保温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6例,ASAI 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NT 组)和保温组(HT 组),每组8例。HT 组麻醉诱导前对下半身加温(设定温度38℃)45min,麻醉诱导后继续对下半身持续加温(设定温度43℃)。术中每隔10min 记录鼓膜温度。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T_0)和麻醉诱导后150min(T_1)时血栓弹力图(TEG), 同时测定标准温度(37℃)和实际中心体温校正的 TEG。结果 T_1时 NT 组鼓膜温度[(34.7±0.4)℃] 低于 HT 组[(36.5±0.3)℃](P<0.01)。与37℃下比较,中心体温下 NT 组 T_1时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延长,α角减小(P<0.05),HT 组 TEG 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 NT 组比较,HT 组 T_1时中心体温下 R、K 缩短,α角增大(P<0.01),最大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保温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4.
不同方法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绩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可达11%~54%,对于高危人群,发生率高达53%~72%[1].严重的PONV可导致伤口破裂出血、呼吸道梗阻和吸人性肺炎等,不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高容量血液稀释(HHD)对全髋置换术病人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病人16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55岁,随机分为2组(n=8):常规补液组(C 组)和 HHD 组(H 组),入室后均输入乳酸林格氏液(术前禁食量,h 为术前禁食时间)0.7ml·kg~(-1)·h~(-1) 后,C 组按常规补液方案补充手术需要量;H 组以20ml·kg~(-1)·h~(-1)速率输入4%琥珀酰明胶20ml·kg~(-1) 实施 HHD,目标红细胞压积30%。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4mg·kg~(-1)、芬太尼4μg·kg~(-1)、异丙酚1.5 mg·kg~(-1)及琥珀胆碱2mg·kg~(-1)麻醉诱导后气管内插管,分别于注射异丙酚后1、2、4、6、10、15、30、45、 60、75、90、120、150、180、240、300、360min 经颈内静脉采血,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浆异丙酚浓度,用3P97药代动力学软件进行药代学数据分析。结果与 C 组比较,H 组注射异丙酚后1~10 min 异丙酚血药浓度降低(P<0.01),注射异丙酚后15~360min 异丙酚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异丙酚药代动力学特征符合药代动力学三室开放模型,与 C 组比较,H 组中央室分布容积增加,消除相半衰期延长,K_(10)和全身清除率降低(P<0.01或0.05),快速分布相半衰期、慢分布相半衰期、K_(12)、 K_(21)、K_(13)、K_(31)、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HD 提高了异丙酚的中央室分布容积,降低了 K_(10)和全身清除率,延长了消除相半衰期,可能导致药效增强。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对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的SD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四组:缺氧,复氧组、中性粒细胞介导缺氧,复氧组、地氟醚预处理组、地氟醚预处理 中性粒细胞介导缺氧/复氧组,各组缺氧前时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MB(CK-MB)活性、肌钙蛋白T(TnT)浓度和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复氧后测定LDH、CK-MB活性、TnT浓度、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心肌存活率和节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除地氟醚预处理组外,各组缺氧前和复氧后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LDH、CK—MB活性缺氧前和复氧后时的差值、心肌存活率和节律失常发生率在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TnT缺氧前和复氧后的差值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地氟醚预处理 中性粒细胞介导缺氧,复氧组较中性粒细胞介导缺氧/复氧组LDH、CK—MB活性缺氧前和复氧后的差值及节律失常发生率降低(P<0.01),心肌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但仍不如单纯缺氧/复氧组上述指标。结论 地氟醚减轻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缺氧/复氧损伤,但不能完全阻断其心肌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预先给药对青年和老年病人异丙酚闭环靶控镇静的影响。方法24例青年病人(18-39岁)和24例老年病人(66-79岁),ASAⅠ-Ⅱ级,按照术前给药(安慰剂生理盐水或咪唑安定)不同随机分成4组:青年安慰剂组(YP组)、青年咪唑安定组(YM组)、老年安尉剂组(OP组)、老年咪唑安定组(OM组)。所有病人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下,采用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反馈的闭环靶控(CLTCI)系统输注异丙酚进行镇静。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咪唑安定,10min后开始异丙酚CLTCI,开始靶浓度设定为1.5μg/ml,然后每min逐步增加或减少0.5μg/ml,直到患者的镇静深度稳定于警觉镇静评分(OAAM/S)3分以下。此时的BIS作为反馈变量,通过CLTCI系统自动输注异丙酚。连续记录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BIS,记录异丙酚的诱导用量及总用量、诱导时间(OAAMS达到3分)、清醒时间(OAA/S达到5分)。结果与YM组、OP组相比,YM组、OM组异丙酚的诱导用量及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诱导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清醒时间延长(P<0.05),其中以OM组更为明显(P<0.05)。OM组低血压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比其它组高。结论预先注射咪唑安定减少闭环靶控镇静异丙酚的用量,老年病人尤为明显,并增加老年病人异丙酚闭环靶控镇静时低血压、呼吸抑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丙泊酚对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阻断所引起的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肾动脉以下腹主动脉瘤择期行动脉瘤切除、人造血管替换术的患者2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n=10)。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分别在腹主动脉阻断前、阻断后5min、再灌注后5min、1h及手术结束时,测定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和气道平均压(Pmean),并计算肺动态顺应性(Cdyn=VT/Ppeak)和静态顺应性(Cst=VT/Pplat)。在气管插管后即刻和手术结束时抽血测血浆中SOD活力、MDA含量、LDH活力。结果:阻断后两组患者的Ppleak明显增高(P〈0.05),再灌注后虽有降低,但仍高于阻断前,其中对照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阻断后对照组肺顺应性明显降低,丙泊酚组虽然也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再灌注后4h,两组患者的肺顺应性有所恢复。与插管即刻相比,丙泊酚组血浆SOD明显增高(P〈0.05),并高于对照组的同一时点,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丙泊酚组血浆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浆LDH虽有所增高,并高于丙泊酚组同一时点,但无显著差异。结论:在肾动脉以下阻断腹主动脉对患者的血流液力学影响明显小于肾动脉以上阻断,阻断部位以下组织器官的缺血及再灌注仍会引起肺损伤;丙泊酚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的过氧化反应来减轻由主动脉阻断所造成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丙泊酚镇静时电针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的影响。方法择期手术患者24例,根据丙泊酚效应室浓度随机分为Ⅰ组(1.0μg/mL)、Ⅱ组(1.5μg/mL)、Ⅲ组(2.0μg/mL)三组。静脉输入丙泊酚,电针合谷、内关穴,记录AAI变化。结果电针后最初几分钟均有显著性升高,Ⅱ组电针20min时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AAI能灵敏地反映电针针刺时引起的疼痛反应,在中等浓度丙泊酚镇静中电针可加强其镇静水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和丙泊酚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肝脏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苏醒质量和耗费情况。方法:选择45例ASAⅠ-Ⅱ。肝脏右叶部分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异氟醚组(Ⅰ组)、异丙酚组(P组)。每组患者均联合硬膜外阻滞。3组分别以七氟醚、异氟醚吸入、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维持麻醉,且维持BIS值在50±5,术毕停止用药。记录术中心率、血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指令时间、定向力时间、达出苏醒室标准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并计算麻醉耗费。结果:七氟醚、丙泊酚苏醒较快;3组麻醉不良反应相似;丙泊酚组麻醉费用最高,异氟醚组耗费最低。结论:七氟醚、丙泊酚复合全麻苏醒较快,异氟醚麻醉维持最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