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4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目的观察肝素化膜肺和甲基强的松龙预处理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和对心肺转流(CPB)后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30例择期行双瓣膜置换的病人,随机均分为三组:肝素化膜肺组(H组)、甲基强的松龙组(M组)和对照组(C组)。术中持续监测ECG、HR、SpO2、MAP、CVP、心输出量(CO);术前、CPB前、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0·5、1、2、6h采取动脉血测定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术前、CPB前、主动脉开放后1·5、2、6h采血测定动脉血气,氧合指数(PaO2/FiO2),同期监测气道压并计算肺的顺应性。结果三组病人在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0·5、1、2、6h时TNF-α、IL-1β、IL-6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P<0·01)。主动脉开放前、开放后0·5、1、2、6h时M组TNF-α、IL-1β、IL-6均较C组显著降低(P<0·05,P<0·01);主动脉开放后0·5、1hH组TNF-α、IL-1β、IL-6较C组明显降低(P<0·05),且M组在开放后各时点TNF-α、IL-1β、IL-6较H组降低更明显(P<0·01)。三组开放后各时点较CPB前气道阻力轻度升高,但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主动脉开放后1·5、2、6h三组病人和术前相比PaO2/FiO2显著降低(P<0·05,P<0·01);与H组、C组相比,M组在主动脉开放后1·5、2、6h时PaO2/FiO2显著增加(P<0·01)。结论CPB可引起以炎性细胞因子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炎症反应,产生肺损伤;单纯肝素涂抹膜肺轻度降低细胞因子变化,但对肺功能无明显保护作用;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5mg/kg)可有效抑制细胞因子的升高,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22.
(1)一般情况:患者, 女性, 年龄66岁。因"发现甲状腺肿物2年半, 憋气半年, 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前2年半体检时发现甲状腺肿物, 间断复查发现其缓慢增大, 半年前出现憋气症状并进行性加重, 近2个月加重明显。超声检查示:甲状腺肿大, 甲状腺左叶结节TI-RADS 4a级, 甲状腺右叶多发结节TI-RADS 3级。  相似文献   
223.
(1)一般情况:患者, 男性, 年龄67岁, 身高185 cm, 体质量96 kg。因"大便性状及排便习惯改变2个月, 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性状改变, 排便次数增加, 伴里急后重, 偶见粘液脓血便, 未予重视及诊治。1个月前因症状持续加重未见缓解, 于当地医院行肠镜检查示:直肠隆起型肿物;活检病理示:直肠中高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224.
目的:观察预注麻黄碱是否可以消除或缓解异丙酚加硬膜外阻滞时的低血压。方法:60例ASA1-2级的肝脏手术病人分成3组,组1为对照组,组2和组3在异丙酚全麻诱导前分别静脉注射麻黄碱0.1和0.2mg/kg,观察静脉注射异丙酚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麻诱导前预注麻黄碱可明显减轻血压下降的程度,且麻黄碱0.2mg/kg比0.1mg/kg效果更佳。但并不能完全避免异丙酚诱导时的血压下降。结论:联合麻醉诱导前,可以常规静脉注射麻黄碱0.1-0.2mg/kg以减轻血压下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25.
(1)一般情况:患者, 男性, 年龄71岁, 身高175 cm, 体质量约70 kg。因"外伤致右侧髋部肿胀, 疼痛伴活动受限3 d"入院。患者3 d前在家中不慎摔伤, 于当地医院保守治疗, 彩超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本院。  相似文献   
226.
目的:探讨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点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方法:建立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收集再灌注4 h与24 h时缺血侧与对照侧肾脏组织标本,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各组标本的基因表达水平,再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差异表达的基因种类(gene ontology,GO)与信号通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验证表达上调、下调与未变化的基因。结果:小鼠肾脏急性缺血再灌注24 h差异表达的基因数目多于再灌注4 h;再灌注4 h时的变化基因主要为代谢与应激相关类型,24 h时的变化基因涉及炎性反应与细胞凋亡等;再灌注4 h和24 h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表达上调的基因数目均多于表达下调的基因数目;随机挑选的表达上调、下调与未变化基因可以被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验证。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伴随着大量基因表达的改变,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7.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 年龄65岁, 身高176 cm, 体质量68 kg。因"发现肺大疱10余年, 间断发作性憋气3月余"入院。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咳嗽、咳痰, 诊断为COPD, 胸片示右侧肺大疱, 行保守治疗。2018年11月患者咳嗽后突发喘憋, 诊断为气胸, 行胸腔闭式引流。随后患者反复出现气胸, 并多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2019年2月患者咳嗽后再次出现气胸, 于外院给予吸氧、雾化、排痰、抗炎等保守治疗, 效果差。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拟行胸腔镜下右侧肺大疱切除术。  相似文献   
228.
(1)一般情况:患者, 女性, 年龄66岁, 身高152 cm, 体质量52 kg。因"自觉眼睑无力3个月, 胸闷、气短伴吞咽困难2月余"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眼睑下垂, 未予重视, 2个月余前出现平卧位后胸闷、气短, 伴进食困难, 1个月前症状较前加重, 伴呼吸困难, 给予无创辅助通气, 收入ICU治疗, 胸部CT示胸腺肿物。口服溴吡斯的明诊断性治疗后好转。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本院胸外科, 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经剑突下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229.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 年龄87岁, 身高175 cm, 体质量54 kg, 主诉"右下肢疼痛数小时"。  相似文献   
230.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 年龄70岁, 身高161 cm, 体质量48 kg, BMI 18.5 kg/m2。因"发现右肺占位1月余"入院。患者3年前间断出现胸闷, 气喘不适, 近半年加重。2022年6月22日于外院行胸部CT示"右上肺团片影, 部分支气管闭塞, 左下肺叶少许感染;心脏增大, 动脉粥样硬化", 为进一步诊治来本院就诊。肺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32.56 ng/ml↑, 细胞角蛋白片段194.35 μg/L↑。门诊以"右肺占位性病变"收入胸部肿瘤科。患者自发病以来, 精神、睡眠、食欲可, 二便正常, 近期体质量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