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因发病机制不明,目前尚无治愈老年性痴呆的有效方法。现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替代治疗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其海马移植后对老年性痴呆认知能力的影响未见报道。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能力和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方法:老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制备自然衰老痴呆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选取双侧海马为移植区,分化细胞移植组注射定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4 μL(2×105个细胞),干细胞移植组注射等量常规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通过Y迷宫试验测定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区超微结构。 结果与结论:与移植前大鼠学习、记忆分数比较,移植后12周模型组均显著下降(P < 0.01),干细胞移植组均有所提高(P > 0.05),分化细胞移植组均显著提高(P < 0.01)。移植后12周与模型组比较,干细胞移植组、分化细胞移植组大鼠学习、记忆分数均显著提高(P < 0.01)。电镜观察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可见明显损伤,干细胞移植组损伤减轻,分化细胞移植组多数神经细胞结构正常。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提高老年性痴呆大鼠的认知能力,且定向神经诱导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效果优于未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减少海马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可能是其改善老年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背景:低氧复合运动可上调解偶联蛋白3的表达,提高骨骼肌线粒体对低氧的抵抗力,但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单纯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对骨骼肌线粒体力能学及解偶联蛋白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NO-ATF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生物学效应。 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常氧对照组、单纯低氧组、低氧复合运动训练组、低氧+ L-NAME组和低氧复合运动训 练+L-NAME组。低氧干预为常压低氧帐篷,模拟11.3%的氧体积分数;运动干预为低氧帐篷内跑台训练;L-NAME干预为饮用水中添加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各种干预持续4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骨骼肌一氧化氮含量,荧光素酶发光法检测线粒体ATP合成活力,二氯荧光素法检测线粒体过氧化氢生成速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骨骼肌激活转录因子1和解偶联蛋白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磷酸化激活转录因子1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蛋白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低氧复合运动显著上调骨骼肌解偶联蛋白3的表达及线粒体ATP的合成活力,抑制线粒体过氧化氢的产生,同时增加骨骼肌一氧化氮含量及激活转录因子1磷酸化水平,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抑制了低氧复合运动对线粒体的保护效应。说明低氧复合运动可通过NO-ATF1途径上调解偶联蛋白3的表达提高骨骼肌线粒体对低氧的抵抗力。 关键词:低氧复合运动;线粒体;一氧化氮;激活转录因子1;解偶联蛋白3;骨骼肌  相似文献   
33.
薄海 《北京中医》2012,(10):737-739
膀胱癌术后复发率较高,尽管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可以降低其复发率,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再次复发。张亚强教授运用中医传统理论,从膀胱癌正气不足,气郁血瘀痰凝及脏腑蕴毒的病机入手,将其分为湿毒热毒蕴结证、气郁血瘀证、脾肾不足证、气阴两虚证四型,通过健脾和胃益肾等治法来调理体内的气血津液运行、扶助正气;通过清热解毒利湿等方法逐步祛除患者脏腑蕴毒以祛邪;联合膀胱灌注化疗药物来iaogao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率,缓解膀胱灌注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武警新兵高原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为探讨新兵高原习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验于2008年在成都和拉萨完成.受试者分为平原籍男性组、平原籍女性组.用XXG-E3型自动心血管功能诊断仪记录平原、高原训练前和训练结束时的脉搏图,并同步测量肱动脉血压.结果 ①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后平原籍男性组和平原籍女性组心脏指数增加(P<0.001),心搏功指数、心肌血流灌注量、心肌血流需要量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搏出量、心搏指数、有效循环血量增加(P<0.05);女性脉搏速率、心输出量、左心能量利用率、心肌耗氧指数、心肌耗氧量增加(P<0.05).②与高原训练前比较,高原训练后平原籍男性组和平原籍女性组肺动脉压升高(P<0.001,P<0.05),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管顺应度、肺动脉楔压、肺动脉阻力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原籍男性组冠脉灌注压、总外周阻力降低(P<0.001),平原籍组女性血管弹性系数增大(P<0.001).结论 高原训练增强了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了体循环阻力,增加了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发色底物法、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自动血液黏度分析仪分别检测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6 h内及6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J-1)、纤维蛋白原(FIB)含量、蛋白C活性(PC:A)、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教,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血浆D-dimer、vWF含量明显增高,PC:A、AT-Ⅲ:A明显减低,t-PA含量减低,PAI-1含量增高,FIB含量增高、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增高,它们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所以,可将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FIB等指标作为其血栓前状态的筛选指标,可将分子标志物血浆D-dimer、vWF、PC、AT-Ⅲ、t-PA、PAI-1的检测,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特异而敏感的诊断指标,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2月22日至3月5日,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一般健康问卷对全国12省市的1261例孕产妇进行调查。结果孕产妇抑郁发生率为27.7%,焦虑发生率14.3%,焦虑、抑郁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均P<0.01)。因疫情延误产检、疫情对围生期的影响是孕产妇抑郁、焦虑的的共同危险因素。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孕产妇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孕产妇心理状态,进行个体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7.
何炜  薄海  刘子泉 《武警医学》2010,21(9):741-744
 目的 观察间歇性低氧及运动条件下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并进行线粒体形态计量分析,探讨低氧状态下适当运动对骨骼肌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间歇低氧及低氧复合运动模型,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测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和网络化程度.结果 低氧对照组较常氧对照组线粒体数量显著增加(P<0.05),低氧复合运动组较常氧对照组骨骼肌线粒体体密度、数密度和网络化程度都显著提高,低氧复合运动组较低氧对照组网络化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低氧复合运动能够增加骨骼肌线粒体的数量、体积,提高线粒体的网络化程度,从而通过增强骨骼肌的有氧代谢能力,提高其低氧适应能力,促进低氧习服.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长期军事训练对氧化应激水平和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训练组为15名武警战士,对照组为15名普通大学生.两组均进行一次大强度运动应激(5km跑).训练前后即刻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血浆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和血浆游离DNA(cell-free plasma DNA,cf-DNA).结果 组间比较,安静状态下,训练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一次大强度运动后,训练组MDA、CK 和cf-DNA 均低于对照组,而GSH-Px则高于对照组;组内比较,运动前后,对照组和训练组MDA、CK和cf-DNA均显著升高,但训练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SH-Px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长期军事训练可通过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降低氧化损伤、提高抗氧化能力)并降低细胞DNA损伤从而提高其对急性大强度运动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