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1994~1997年,我们采用苯那普利(ACEI)治疗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观察其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符合WHO/ISH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2~71岁,平均49.1岁。高血压为轻度26例,中重...  相似文献   
32.
肾功能联检与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50例轻、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肾功能联检〔血、尿β2-MG、尿白蛋白(ALB)、尿球蛋白〕,并以健康人2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轻、中重度高血压及正常人三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病程〈5年及〉5年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肾功能联检可早期发现高血压患者亚临床肾脏受损,并能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3.
本文对103例心肌梗塞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的结果进行分析,并随访42个月发现,性别是影响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同时发现女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左心室功能(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男性心肌梗塞患者(P<0.01),其易患因素,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和家族史明显高于男性心肌梗塞患者。本文旨在研究性别对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女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不佳的原因,为改善其预后提出根据。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本文包括103例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年龄为57±9岁(28~69岁)。其中男性患者84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评估教育程度对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为缺血性心力衰竭(ischemic heart failure,IHF)的住院患者,并根据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分为以下3组:高中及以上组、初中组和小学及以下组,行中位时间2.5年的随访,使用生存模型...  相似文献   
35.
蔡安平  麦炜颐 《新医学》2010,41(4):278-280
他汀类药物近年来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这与他汀类显著的调血脂和调血脂以外的多效性密切相关。他汀类的多效性包括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调节内皮祖细胞迁移及分化,改善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及增加内源性一氧化氮合成,抗炎症和氧化应激,改善心脏重塑等。心肌梗死后心脏微环境限制了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价值。他汀类药物可能通过改善心脏微环境,提高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该文对他汀类的多效性及其改善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疗效的潜能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缺血性心力衰竭(ischemic heart failure,IHF)患者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HbA1c)与全因病死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符合入选条件的IHF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探讨入院时HbA1c与IHF全因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的1 413例受试者的年龄为(63.2±10.9)岁,男性占85%,入院时HbA1c浓度为6.82%。与HbA1c≤7%组相比,HbA1c>7%组患者全因病死率升高(HR=1.328,95%CI:1.016~1.735,P=0.037)。男性和年轻人群中,入院时HbA1c和全因病死率之间的关联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入院时HbA1c浓度升高(>7%)是I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男性和年轻人群中也有一致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肾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安平  王凌 《山东医药》1999,39(19):27-27
为进一步证实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我们对血压昼夜节律正常与消失的两组高血压病患者的肾功能进行了检测,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B组30例,血压昼夜节律正常。EH按WHO1978年确定的标准诊断。患者均无严重的心、肝、脑疾患,无肾脏病史,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受试者试验前均避免剧烈运动,试验前2周停服所有降压药。两组均行以下检查:①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两组患者均于8~9时配带动态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时雷米普利短期干预对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和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转录水平及进一步对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雄性Wister大鼠左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雷米普利治疗组。治疗组灌胃每天给予雷米普利2.5mg/kg共2周。2周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及循环血AngⅡ水平,并取左心室肌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mRNA的表达。【结果】雷米普利干预2周后,SBP、DBP和MAP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VPmax和&#177;dp/dt显著升高(P〈0.05),LVEDP显著降低(P〈0.05)。循环血中AngⅡ含量(P〈0.05)。对照组Fas-L基因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雷米普利显著抑制其表达(P〈0.05)。心梗2周后假手术组、对照组、雷米普利治疗组的心肌凋亡指数分别为1.15%、72.52%和34.75%,雷米普利显著抑制凋亡(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中,雷米普利的短期干预可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室重构,保护心功能。其部分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含量、调节凋亡相关基因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9.
普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验证普伐他汀对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 5 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 8例 )和对照组 (2 8例 ) ,均进行常规治疗 ,而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 ,给予普伐他汀 2 0mg/d ,6周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抽血做脂谱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1例 ,有效 7例 ;对照组显效 4例 ,有效 10例 ,无效 13例 ,恶化 1例 ,两组患者疗效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u =4 0 4 ,P <0 0 1)。治疗后两组患者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外 ,其余指标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均 <0 0 5 )。结论普伐他汀可明显降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 ,并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