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临终病人生命末期的尊严体验,为改善照护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8月在杭州市4所三级医院住院的18例恶性肿瘤临终病人,对其尊严体验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恶性肿瘤临终病人的尊严体验归纳为3个主题:对尊严的理解、尊严受损的因素、尊严得到维护的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可通过改善工作态度、提升临床照护质量、多学科协作、实施个性化照护、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改善恶性肿瘤临终病人的尊严体验,提升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颗粒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尿液中代谢物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SD大鼠的心肌梗死(MI)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7 d组和28 d组。每组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培哚普利组、芪参益气滴丸组和益气活血颗粒组,另设只穿刺不结扎的假手术组。术后第2天开始培哚普利组(0.4 mg/kg)、芪参益气滴丸组(30 mg/kg)、益气活血颗粒组(21 g/kg)每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分别于灌胃7 d和28 d后收集大鼠尿液。尿液样本中含有的代谢物质种类相同,但含量不同,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分别筛选出7 d组和28 d组中差异代谢物质,并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比较得到的共同差异代谢物基础上,比较益气活血颗粒组与模型组的差异。结果灌胃7 d后初步筛选出有差异的代谢物质16种(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尿液中找到差异代谢物9种(P0.05),其中模型组赖氨酸、β-羟丁酸、脯氨酸、谷氨酸、草酰乙酸酯含量较假手术组降低,而天冬酰胺、果糖、异亮氨酸、丝氨酸含量较假手术组升高。益气活血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找到差异代谢物6种(P0.05),益气活血颗粒组赖氨酸、β-羟丁酸、谷氨酸、草酰乙酸酯的含量较模型组升高,果糖、异亮氨酸含量较模型组降低。灌胃28 d后初步筛选出差异代谢物质25种(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尿液中找到差异代谢物14种(P0.05),其中模型组β-羟丁酸、谷氨酸、甲胺、半胱氨酸、甜菜碱、胆碱、乳酸、脯氨酸、苏氨酸、苹果酸、烟酸含量较假手术组降低,而鸟氨酸、γ-氨基丁酸、α-葡萄糖含量较假手术组升高。益气活血颗粒组与模型组比较找到差异代谢物12种(P0.05),益气活血颗粒组谷氨酸、半胱氨酸、甜菜碱、胆碱、乳酸、脯氨酸、苏氨酸、苹果酸、烟酸含量较模型组升高,鸟氨酸、甲胺、α-葡萄糖的含量较模型组降低。结论 MI后大鼠出现多种代谢障碍,而益气活血颗粒可有效调节紊乱的代谢产物,促使其向正常范围转归。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模拟高原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对小鼠学习记忆行为及脑组织含水量、海马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组和低压低氧组(模拟海拔6000 m 8 h),用Morrs水迷宫测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干湿质量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其海马组织NO和ET-1的变化.结果 与常压常氧组比较,低压低氧组小鼠寻找平台的潜伏期延长[常压常氧组:(26.39±8.44)s,低压低氧组:(44.60±7.80)s,P<0.0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减少[常压常氧组:(22.98±6.14)s,低压低氧组:(19.78±2.74)s,P<0.05],脑组织含水量增加(P<0.05),海马组织NO[常压常氧组:(2.37± 1.07) μmol/gProt,低压低氧组:(4.48±1.45)μmol/gProt,P<0.01]和ET-1水平增高[常压常氧组:(38.87±6.17) ng/L,低压低氧组:(52.09±6.75) ng/L,P<0.01].结论 急性低压低氧环境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急性低压低氧所致的脑水肿、海马组织NO和ET-1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踝跖屈肌痉挛的影响。 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重复性外周磁刺激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踝关节背伸最大等长收缩时胫前肌及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IEMG),计算协同收缩率(CO);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LE)、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FAC)和综合痉挛量表(CSS)分别评定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步行功能以及踝跖屈肌张力。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踝背伸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胫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治疗组(52.25±6.97)μV·s、对照组(47.01±9.02)μV·s]、FMA-LE评分[治疗组(20.13±6.20)分、对照组(16.07±5.10)分]及FAC分级[治疗组(2.53±0.90)分、对照组(2.03±0.81)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2组患者的综合痉挛评分(CSS)[治疗组(8.90±1.81)分、对照组(9.83±1.49)分]及踝背伸协同收缩率(CO)[治疗组(33.50±4.95)%、对照组(39.93±4.58)%]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运动疗法可以更有效的减轻脑卒中患者踝跖屈肌痉挛,同时提高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5.
[摘要]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双底物特异性酪氨酸磷酸化调节激酶1A(DYRK1A)、tau、磷酸化tau(p-tau)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性及对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87例PD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将其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PD-NC组,17例)、轻度认知障碍组(PD-MCI组,30例)和痴呆组(PDD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浆DYRK1A、tau、p-tau水平,比较不同认知功能组中血浆DYRK1A、tau、p-tau水平的差异,分析这三个指标对PD痴呆的诊断效能。结果 PD-NC组的血浆DYRK1A水平显著低于PD-MCI组(P=0.033)及PDD组(P=0.005),而PD-MCI组与PD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8)。PD-NC组的血浆tau水平显著低于PDD组(P=0.006),但PD-NC组与PD-MCI组比较以及PD-MCI组与PD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p-tau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au蛋白具有诊断PD痴呆的应用价值(AUC=0.658,P=0.012),其最佳截断值为175.88 pg/ml,对应的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55.30%,联合指标DYRK1A、p-tau或三指标联合,均可提高诊断效能,其中以DYRK1A+tau+p-tau三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688)。单一指标DYRK1A、p-tau未显著出诊断PD痴呆的应用价值(P>0.05)。结论 不同认知功能障碍的PD患者血浆DYRK1A、tau水平存在差异,tau水平对PD痴呆有诊断效能,联合检测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初治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方法:采取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379例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收集数据后分析。结果:初治乳腺癌患者主观睡眠质量总分及各因子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焦虑抑郁比例较高,69.1%患者存在焦虑,54.4%存在抑郁。结论:初治乳腺癌患者睡眠质量差,多数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临床上需采取手段干预。  相似文献   
107.
蔡倩  徐峥 《药品评价》2013,(18):34-36
呼吸科常见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栓塞等通气功能障碍的患者。当该类患者合并患有高血压时,就需要在选择降压药物的同时,考虑药物是否会加重呼吸困难。本文对各类降压药物从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合理选用降压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女性乳腺癌高危因素筛查数据结果 ,指导女性构建健康生活方式。方法搜集北京部分地区881例妇女乳腺癌筛查人群的资料,统计分析高危因素在筛查人群中的分布状况。结果具有单项高危因素的受检人数占高危人群的79.41%,具有两项高危因素的占19.33%,具有3项高危因素的占1.26%。其中未生育或第一胎生育年龄30岁的人数居首,具有乳腺癌家族史和曾患乳腺良性疾病的人数为其次,曾患乳腺癌的对侧乳腺、进食过量动物脂肪、绝经后超重和使用雌激素3个月的人数为少部分。结论女性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可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9.
目的了解孕妇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为做好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 004名孕妇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孕妇SAS平均得分为(47.68±7.35)分,SDS平均得分为(50.18±9.79)分,焦虑状况人数占68.43%,抑郁状况人数占56.98%;不同民族、家庭月收入、学历、居住地和孕期孕妇的SAS、S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SAS、SDS得分高低与家庭月收入、学历、居住地和孕期有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月收入(OR=1.791,95%CI:1.427~2.249)、居住在农村(OR=1.587,95%CI:1.031~2.442)、孕期(OR=1.021,95%CI:1.007~1.034)是影响孕妇焦虑心理的危险因素;年龄(OR=1.289,95%CI:1.066~1.560)、家庭月收入(OR=1.411,95%CI:1.133~1.758)、孕期(OR=1.214,95%CI:1.033~1.427)是影响孕妇抑郁心理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心理压力大且心理状况不良,应该重点关注低学历、高龄、孕晚期等高危人群,积极采取综合措施缓解孕妇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sEMG-BF)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sEMG-BF组、rTMS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0例。3组患者均常规吞咽障碍治疗方法,sEMG-BF组在此基础上增加sEMG-BF治疗,rTMS组增加rTMS治疗,联合组则增加sEMG-BF与rTMS的联合治疗。rTMS和sEMG-BF治疗均每日1次,每次15 min,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对3组患者行吞咽造影检查(VFSS),并采用渗透-误吸量表(PA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进行疗效评估。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的PAS评分和FOIS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治疗后的PAS评分和FOIS评分分别为(2.29±1.17)分和(4.95±1.15)分,显著优于sEMG-BF组和rTMS组治疗后(P<0.05)。 结论 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rTMS和sEMG-BF联合干预,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