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EA、NSE、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搜集肺癌31例,良性肺病27例,健康体检者22例。采用免疫吸附法检测SAA、化学发光法检测CEA、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SE和CYFRA21-1。结果肺癌组、良性肺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AA中位数分别为32.4 ng/ml、31.62 ng/ml、9.89 ng/ml。肺癌组和良性肺病组SAA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但肺癌组和良性肺病组间SAA水平无差异。肺癌组和良性肺病组比较,只有CEA和CYFRA21-1的ROC曲线下面积0.7。不同病理类型、分期的肺癌患者SAA水平无差异,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SAA更高。结论 SAA的临床诊断意义低于传统的肿瘤标志物,仅能区分肺癌患者是否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国人吸烟同原发性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调查在北京地区55岁以上PD患病率调查中确诊及2002年8月~2003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研究中心诊治的病人共114例;以及性别、民族及居住地与其匹配的对照205例。结果 以非吸烟人群为对照,曾经吸烟者、现在吸烟者和过去吸烟者患帕金森病的危险性低于对照,OR值分别为0.49(95%CI:0.30,0.79)、0.44(95%CI:0.23,0.86)和0.54(95%CI:0.30,0.9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负相关联依然存在。结论 吸烟同帕金森病存在负相关联。  相似文献   
83.
吸烟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吸烟与帕金森病 (PD)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在北京地区 55岁以上PD患病率调查中确诊及 2 0 0 2年 8月至 2 0 0 3年 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帕金森研究中心诊治的病例共 1 1 4例 ;以及性别、民族及居住地与其匹配的对照 2 0 5名。结果 吸烟与PD呈显著负相关联。以非吸烟者为对照 ,曾经吸烟者、现在吸烟者和过去吸烟者患PD的危险性低于对照 ,OR值分别为 0 .49(95 %CI:0 .30~ 0 .79)、0 .44(95 %CI :0 .2 3~ 0 .86)和 0 .54(95 %CI:0 .30~0 .96)。此外 ,对吸烟者分别按吸烟年限≥ 2 0年和 <2 0年、戒烟年限≥ 2 0年和 <2 0年以及吸烟量分层和logistic回归分析 ,其负相关联依然存在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的趋势 (P <0 .0 5)。结论 吸烟与PD存在负相关联 ,今后应着重开展有关生物学依据的研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凋亡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HUVEC分成三组:对照组单纯培养HUVEC;ox-LDL组的HUVEC给予100 mg/L ox-LDL培养24 h;ox-LDL+ MSC组使用细胞培养池共同培养HUVEC和MSC,并加入100mg/L ox-LDL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UVEC的凋亡情况,采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并通过Real-timePCR检测HUVEC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与Bax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100 mg/L ox-LDL作用24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VEGF含量明显上升,Bcl-2 mRNA表达下调,而Bax mRNA表达上调.MSC与HUVEC共培养可增加上清液中VEGF含量,减少TNF-α含量,上调Bcl-2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使内皮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MSC可以拮抗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分泌VEGF、抑制炎性反应并上调Bcl-2 mRNA表达及下调BaxmRNA表达有关,为MSC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等内皮损伤性疾病进一步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5.
生物标志物是一种生物学参数,能够用来客观地评价和量化正常的生理反应、病理过程及治疗效果,可作为疾病筛查、诊断及监测的一个工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心肌生物标志物是细胞结构的蛋白  相似文献   
86.
背景:获得大量功能良好的肝细胞是生物人工肝的核心。探索出一种可靠的肝细胞低温保存方法进而构建一个肝细胞库是目前生物人工肝研究的热点。 目的:比较用UW液在4 ℃条件下保存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C3A细胞与国内构建的永生化肝细胞株L-02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贴壁培养C3A与L-02细胞,胰酶消化,制备成细胞悬液,UW液保存。4 ℃低温保存0,24,48及72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细胞存活率与凋亡率,测定谷草转氨酶与乳酸脱氢酶释放、尿素合成功能及白蛋白分泌功能。 结果与结论:随低温保存时间延长,C3A与L-02细胞存活率呈下降的趋势,但C3A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高于L-02细胞(P < 0.01);细胞凋亡率呈上升趋势,但48 h后C3A细胞同L-02细胞无差异( > 0.05)。谷草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释放呈现上升的趋势,但C3A细胞明显低于L-02细胞( < 0.01)。白蛋白分泌功能呈下降的趋势,但C3A细胞明显优于L-02细胞( < 0.01)。尿素合成功能呈下降的趋势,但是L-02细胞明显优于C3A细胞( < 0.01)。结果提示,UW液4 ℃保存C3A细胞与L-02细胞时间不易超过48 h。以C3A细胞为材料的人工肝可能更适用于肝功能衰竭合并低白蛋白血症,以L-02细胞为材料的人工肝更适用于肝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胎盘生长因子1(PLGF-1)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释放炎性因子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及PLGF-1拮抗剂2’-氨基-3’-甲氧黄酮(PD98059)对其抑制程度。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PLGF-1(20、40、80μg/L)孵育ECV-304,分为对照组和PLGF-1干预组(20、40、80 μg/L)。再应用PD98059(100μmol/L)和PLGF 1(80 μg/L)刺激ECV 304,分为空白对照组、ox-LDL组、PLGF-1+ox-LDL组和PLGF-1+ox-LDL+PD98059(拮抗组)。应用ELISA法检测炎性因子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结果 (1)PLGF-1诱导炎性因子和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呈时间依赖关系,6 h达最理想的分泌量。随着PLGF-1浓度的加大呈上升趋势。(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x-LDL组、PLGF-1+ox-LDL组和拮抗组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拮抗组较PLGF-1+ox-LDL组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 PLGF-1可促使内皮细胞产生大量炎性因子,参与诱导内皮活化;抑制PLGF-1的生物活性可控制炎性的反应。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IL-1β刺激组、TNF-α刺激组、IL-1β+VEGF受体拮抗剂(SU5416)组、TNF-α+VEGF受体拮抗剂(SU5416)组细胞上清液中VEGF、PAPP-A浓度。结果 ELISA结果显示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能低水平地表达VEGF、PAPP-A。IL-1β刺激组VEGF、PAPP-A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EGF( 279.09±6.341)pg/mlVS (41.124±0.918) pg/ml, P<0.01;PAPP-A(8.842±0.426)ng/mlVS (6.049±0.729) ng/ml, P<0.01)];TNF-α刺激组VEGF、PAPP-A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EGF(135.379±11.684) pg/mlVS (41.124±0.918) pg/ml, P<0.01;PAPP-A (8.063±0.426) ng/mlVS (6.049±0.729) ng/ml, P<0.01)];且IL-1β与TNF-α引起的增强效应不同,在炎症因子中加入SU5416,VEGF和PAPP-A的表达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息状态下HUVEC表达极少量的VEGF、PAPP-A,炎性刺激可诱发VEGF、PAPP-A高表达,且VEGF与PAPP-A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VEGF的减少引起相应PAPP-A的减少,说明炎症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具有相互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蒋知新  张清华  艾民  沙杭  高毅  卢海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8):1026-1029,1032
目的建立和鉴定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来源的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iPS)。方法利用逆转录病毒将Sox2、Klf4、Oct4、c-Myc基因导入原代HSF细胞,将其编程为iPS细胞。检测细胞内源、外源基因表达量,鉴定外源基因是否插入iPS细胞,分析细胞核型,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体内分化畸胎瘤,体外分化拟胚体实验,对建立的iPS细胞进行鉴定。结果(1)iPS细胞形态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S)。(2)iPS细胞内源多能基因(Nanog、Oct4、Rexl、Sox2)表达量增高,外源编程基因(Sox2、Klf4、Oct4、c-Myc)表达量降低。(3)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证实外源基因插入iPS细胞核内。(4)iPS细胞核型正常,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表达ES细胞特异性蛋白。(5)iPS细胞在体内能分化为畸胎瘤,在体外能分化为拟胚体。结论新建立的iPS细胞类似于ES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90.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正常参考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了解国人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 -FABP)正常参考值。方法 用作者建立的H -FABP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 12 6人健康人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并同时进行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血浆肌钙蛋白I(cTnI)、血浆肌红蛋白 (Myo)测定做对照。H -FABP正常参考值上限按均值 +2×标准差 ( x± 2s) 计算。结果 正常H -FABP血清浓度为3 79± 3 5 2 μg/L ,性别及年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 国人血清H -FABP正常参考值为 0~ 10 83 μg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