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泌尿外科相关急症的治疗原则、诊疗策略和治疗方式。方法:研究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各类急症的诊疗情况,并对各类急症的诊疗方法和处理进行讨论。结果:我们中心自1月20日~3月26日合计收治和处理各类泌尿外科急症累计729例,包括血尿65例、尿潴留356例、肾绞痛256例、肾积水8例、更换引流管42例、泌尿系损伤2例。所有急症患者中包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16例(2.19%)、疑似患者36例(4.94%)、确诊康复患者6例(0.82%)。所有急症患者在分级防护下,分别行相应的处理。无急症患者死亡病例,患者转归良好并得到进一步治疗。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性尿潴留和肾绞痛是疫情期间最常见泌尿外科急症。由于泌尿外科专科常规医疗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对于新型疫情期间泌尿外科急症的处理需要科学防护,并采取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42.
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干细胞标志物CD133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神经母细胞瘤(NB)、8例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GNB)组织中CD133的表达,并分析CD133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患儿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NB、GNB组织中CD13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6.9%(15/32)、37.5%(3/8),主要表达于瘤细胞的胞浆。142期、344期、4S期NB组织中CD133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1.7%、57.9%、37.5%,各分期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织型CD133阳性率(52.4%)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织型(36.8%,P=0.007)。CD133阴性患儿平均生存时间较阳性患儿显著延长(P=0.026)。结论CD133可能与NB发生、发展相关,有望成为评估患儿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3.
探讨茉莉酸甲酯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BE(2)-C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成员XIAP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1~2 mmol·L-1茉莉酸甲酯处理BE(2)-C细胞6~24 h后, MTT法检测瘤细胞生长活性, 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 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AO/EB荧光染色法、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 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XIAP)及survivin表达。结果表明, 各浓度茉莉酸甲酯作用后, BE(2)-C细胞呈时间、 浓度依赖性生长抑制, 1, 1.5和2 mmol·L-1茉莉酸甲酯作用24 h后, 细胞生长抑制率为20.6%~85.5%(P<0.01), IC50为1.35 mmol·L-1; S期细胞比率增高, 部分瘤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早期凋亡细胞(FITC+ PI-)分别占13.51%、 17.32%和24.59%(均P<0.01),细胞死亡率分别为29.36%、 54.73%和75.52%(均P<0.01); XIAP和survivin表达分别下调18.5%~68.9%和22.4%~48.7%(均P<0.05), 而cyclin D1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可见, 茉莉酸甲酯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BE(2)-C的生长活性, 下调XIAP和survivin基因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王竞  曾甫清  汪良  蒋国松  黄慧  汪涛  潘晖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170-3173
探讨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联合恒定外磁场体外对膀胱癌细胞的凋亡促进作用.方法:以羧甲基壳聚糖为骨架与具有超顺磁性的Fe3O4纳米粒合成纳米载体粒子,将拟Smac合成肽SmacN7与其结合,制备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并通过透射电镜、振动样磁强计等考察其理化性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外加磁场下纳米复合物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的形态,MTT比色分析法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粒子的粒径约为46.2 nm;磁化曲线提示具有超顺磁性;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1.8±3.6)%和(65.2±2.4)%并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性能;外加磁场下磁性纳米粒子能使肿瘤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并表现出显著的生长抑制活性.结论:拟Smac合成肽羧甲基壳聚糖磁性纳米复合物具有粒径小、较强的磁响应性、载药量和包封率高和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联合恒定外磁场具有明显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为膀胱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侵犯膀胱颈的T 4期前列腺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2例侵犯膀胱颈的T 4期前列腺癌行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4.09±6.33)岁;术前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57...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介绍1例在经过膀胱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多学科联合诊疗(MDT)过程。该患者在诊断性电切明确病理诊断后,行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病灶出现部分缓解。随后对该患者进行膀胱癌根治术+回肠通道术,术后进行2周期辅助化疗+免疫治疗,后续进行免疫治疗维持,但患者因疲乏、食欲不振中断治疗。后定期复查,于术后1年余开始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合并肾积水以及骨转移。经MDT团队讨论,在全身系统治疗方面,对该患者再次进行了化疗+免疫治疗,病情再次反复后,改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类药物(维迪西妥单抗治疗);在局部治疗方面,介入放射科进行了顺行输尿管狭窄段球囊扩张+输尿管支架置入,肿瘤科进行了针对骨转移灶的放射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整个诊疗过程体现了MDT团队能够综合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快速调整诊治策略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使其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