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肿瘤干细胞标记物USP22 mRNA在不同级别膀胱移行细胞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并探讨其与肿瘤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分别抽提不同级别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标本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标本的总RNA,经RT为cDNA后,采用qRT—PCR法检测USP22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USP22的表达明显低于膀胱肿瘤组织,几乎不表达;不同级别膀胱肿瘤组织中,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尿路上皮癌和低级尿路上皮癌中USP22的表达要明显高于其在高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特别是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USP22的表达仅略高于其在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论:USP22可能是正常干细胞向肿瘤干细胞恶变的关键凋节分子,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诊断移行上皮癌侵袭性的有效指标。干扰其蛋白质合成将成为一个抗肿瘤生长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丝裂原因子(hypoxia-induced mitogenic factor,HIMF)对胎肺形态发育及表面活性蛋白B(surfactant protein B,SP-B)、表面活性蛋白C(snrfactant protein C,SP-C)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小鼠第13.5天胎肺组织,分为HIMF处理组:在培养基中添加重组HIMF蛋白,终浓度为100 nmol/L;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加任何处理.分别在培养0、48、72 h后,每组每时间点选取20例胎肺采用倒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胎肺形态学和组织学的改变,采用Western印迹、免疫组化、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胎肺组织中SP-B和SP-C的蛋白、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HIMF处理组培养48、72 h后,肺泡数目分别为(14.37±0.85)和(18.41±1.24)个/高倍视野,肺泡分支的数目分别为(2.51±0.35)和(3.28±0.51)个/高倍视野,均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分别为(8.09±0.92)、(9.54±0.78)、(1.45±0.32)和(1.69±O.43)个/高倍视野]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肺体外培养72 h后,SP-B、SP-C蛋白表达较少,染色强度弱,主要定位于Ⅱ肺泡上皮细胞;HIMF处理组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内SP-B、SP-C弥漫表达,以靠近肺组织边缘为甚.HIMF处理组培养48和72 h后,胎肺组织中SP-B、SP-C蛋白和mRNA水平均较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MF可能通过上调胚胎组织中SP-B和SP-C的表达,促进胎肺形态发育,为进一步研究HIMF在胚胎肺泡发育和成熟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3.
茉莉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亦可以通过促进凋亡、诱导分化等方式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生长,具有选择性作用于肿瘤细胞、可以抗耐药肿瘤细胞的特点,是一类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目前认为,茉莉素的抗肿瘤机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激活、线粒体PT孔开放、活性氧家族(ROS)产生、促凋亡蛋白Bax与Bcl-xS上调、细胞内ATP耗竭等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茉莉素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0·5~2·5mmol·L-1茉莉酸甲酯、顺式茉莉酮、茉莉酸分别处理SH-SY5Y细胞6~24h后,MTT法检测瘤细胞生长活性;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PCNA、cyclin D1、N-myc基因表达。结果各浓度茉莉素作用后,SH-SY5Y细胞呈时间、浓度依赖性生长抑制,其中茉莉酸甲酯作用最强;0·5~2·5mmol·L-1茉莉酸甲酯作用24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为5·75%~88·7%(P<0·01),IC50为1·47mmol·L-1;2·5mmol·L-1茉莉酸甲酯、顺式茉莉酮、茉莉酸作用后,G2/M期细胞比率增高,部分瘤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8·9%(P<0·01)、37·46%(P<0·01)、8·32%(P<0·01);0·5~2·5mmol·L-1茉莉酸甲酯作用24h后,PCNA、N-myc基因表达分别下调33·1%~61·8%(P<0·01)、15·3%~50·6%(P<0·01),而cyclinD1基因表达无变化(P>0·05)。结论茉莉素能通过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抑制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的生长活性,下调PCNA、N-myc基因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Synthetic Smac Peptide Enhances Chemo-sensitivity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effects of synthetic Smac peptide (SmacN7) on chemotherapeutic sensitivity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were investigated. SmacN7 penetratin peptide was synthesized and delivered into T24 cells. MTT assa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viability of T24 cells induced by low-dosage of MMC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proportions of apoptosis.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XIAP and Caspase-3. 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was measured and the effect of SmacN7 combined with MMC on T24 cell lines was also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macN7 penetratin peptide could successfully interact with endogenous XIAP, increase the proportions of apoptosis of T24 cell lines induced by low-dosage of MMC in a dose-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An obvious down-regulation of XIAP expression and up-regulation of Caspase-3 was identi-fied by Western blot. The activity of Caspase-3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s compared with MMC group, the viability of T24 cells in SmacN7 penetratin peptide+MMC group was markedly decreased to 2.22 and 3.61 folds at 24 h and 48 h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SmacN7 penetratin peptide could act as a cell-permeable IAP inhibitor,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induce apoptosis and enhance the chemo-sensitivity of bladder cancer cells to MMC.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macN7 penetratin peptide may be a very promising ageut for bladder cancer treatment when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相似文献   
26.
报道1例高级别浸润性膀胱癌在维迪西妥单抗新辅助治疗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治疗效果,探讨新辅助治疗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意义。1例70岁男性膀胱癌患者,因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狭窄,需行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CABG围手术期(3个月内)暂时无法耐受RC手术。患者在局麻下行膀胱镜检查术,活检病理提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HER2(2+),PD-L1(CPS=2)。综合考虑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免疫组化结果以及患者经济情况,对患者行维迪西妥单抗(RC48)新辅助治疗,CABG术后3个月行RC手术。结果显示,患者在CABG术后2周开始行维迪西妥单抗新辅助治疗,每次120 mg,每2周1次,共治疗4次,期间复查2次CTU显示肿瘤负荷明显缩小,达到部分缓解,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CABG术后3个月,对患者行RC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膀胱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T2bN0M0,切缘阴性。维迪西妥单抗为代表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的新辅助治疗具有光明的前景,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究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的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2016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237例高危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29例和对照组10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观察组经机器人辅助行...  相似文献   
28.
目的:靶向干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前体(pre-mRNA)第8外显子选择性剪接,重建抗血管生成因子的优势表达,高效抑制肾细胞癌血管生成。方法:针对VEGF pre-mRNA的剪接特点,分别在第7内含子和8a外显子交接附近、交接点和下游设计了与之特异性结合的3条小干扰RNA(siRNA),探讨靶向不同区域的siRNA对VEGF pre-mRNA选择性剪接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其调控肾癌细胞增殖、迁移、克隆形成及血管生成等功能的作用。结果:促血管生成的VEGF剪接体(VEGF165a)在肾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上调,而抗血管生成的VEGF165b在肾细胞癌中表达明显下调;针对剪接位点设计的靶向siRNA能够有效干预VEGF选择性剪接,使VEGF165a表达下降,VEGF165b表达显著上升;与此同时,肾癌细胞增殖、迁移、促血管生成能力显著下降。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利用siRNA调控基因选择性剪接奠定理论基础,并为肾细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滥用氯胺酮所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8例有滥用氯胺酮病史患者的泌尿系症状,给予常规检查及泌尿系统相关检查,根据不同情况给予患者探讨性治疗.结果:氯胺酮相关性膀胱功能障碍是以尿频,尿急为主的下尿路症状,膀胱镜检示膀胱黏膜不同程度炎症变化,8例患者经治疗有5例患者病情有所减轻.结论:氯胺酮相关性的膀胱功能障碍发生机制、发展、转归、治疗都缺乏足够的认识,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膀胱功能障碍;氯胺酮;滥用 分类号:R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20(2011)01-0039-03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小RNA干扰泛素特异肽酶22(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22,USP22)基因表达对膀胱癌EJ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USP22基因的3条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及阴性siRNA,并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然后用脂质体Translipid转染EJ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EJ细胞中USP2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3条针对USP22基因的特异性siRNA均能抑制USP22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中USP22-siRNA-1的沉默效率最高。转染USP22-siRNA-148h后,EJ细胞中USP2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65%和80%,而且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1期。结论:USP22特异性siRNA能够有效沉默USP22基因表达,并显著抑制膀胱癌EJ细胞增殖。推测USP22基因可能成为治疗膀胱癌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