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1篇
  免费   1070篇
  国内免费   780篇
耳鼻咽喉   136篇
儿科学   250篇
妇产科学   275篇
基础医学   969篇
口腔科学   242篇
临床医学   3407篇
内科学   1403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292篇
特种医学   1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355篇
综合类   6468篇
预防医学   2617篇
眼科学   263篇
药学   2612篇
  43篇
中国医学   2553篇
肿瘤学   686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539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462篇
  2020年   503篇
  2019年   580篇
  2018年   621篇
  2017年   392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514篇
  2014年   1215篇
  2013年   1052篇
  2012年   1181篇
  2011年   1280篇
  2010年   1263篇
  2009年   1122篇
  2008年   1144篇
  2007年   1155篇
  2006年   1040篇
  2005年   1001篇
  2004年   938篇
  2003年   801篇
  2002年   703篇
  2001年   589篇
  2000年   629篇
  1999年   628篇
  1998年   554篇
  1997年   586篇
  1996年   479篇
  1995年   441篇
  1994年   374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63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92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84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75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56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49篇
  1980年   45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65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大鼠海马区NF-κB和C-myc表达水平的调控及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经水迷宫实验筛选后的150只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分为空气对照组(NC组),CO中毒组(CO组),CO中毒+PDTC组(PCO组),每组50只。采用分次腹腔注射纯品CO气体法制备DEACMP大鼠模型,PCO组于首次注射CO气体后0.5 h腹腔注射PDTC稀释液,1次/d,直到处死。于染毒后1 d、3 d、7 d、14 d、21 d,从三组中分别选取10只大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验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CA1区NF-κB和C-myc蛋白的动态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及TUNEL荧光染色检测海马CA1区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NC组对比,染毒后14~21 d CO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CO组海马CA1区NF-κB和C-myc蛋白表达增多(P0.05),在染毒后1 d即明显升高,于染毒后3~7 d达峰值(P0.05);CO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明显(P0.05),在染毒后7 d达高峰(P0.05)。PCO组大鼠行为学改变介于NC组和CO组之间,海马CA1区NF-κB、 C-myc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在染毒3 d以后较CO组明显减少(P0.05),但仍高于NC组(P0.05)。结论:NF-κB、C-myc持续过量表达可加剧急性CO中毒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PDTC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减少凋亡因子C-myc的表达,减轻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从而达到改善DEACMP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子宫,天枢,水道,气海,关元,曲骨,太溪,三阴交,足三里,血海,太冲等穴位施以针刺补泻治疗,腹部穴位配合温针灸,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 50例中痊愈7例,显效21例,有效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结论针刺补泻方法配合温针灸对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5年3月—2018年1月,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同时实施饮食护理,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结果两组精神分裂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其中实验组干预后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率(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并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可更好对其血糖水平进行进行控制,且可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真菌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特征,为真菌血流感染的早期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真菌性血流感染者的菌群、科室分布以及耐药性。 结果入组192例真菌血流感染者的血培养样本中共分离192株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检出率为31.77%(61/192),其次热带念珠菌检出率为18.75%(36/192);重症医学科检出率最高为33.85%(65/192)。所有菌株均对两性霉素B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氟胞嘧啶4.49%(9/192)、伊曲康唑5.73%(11/192)、氟康唑10.94%(21/192)和伏立康唑11.46%(22/192);除两性霉素B外,2016至2018年真菌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所分离192株光滑念珠菌对伊曲康唑耐药菌率达46.7%。 结论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念珠菌属为主,对目前抗真菌药物具有较高敏感性,但耐药率逐年上升,加强监测血培养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用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圣愈汤合抵当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Ⅲ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气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降糖、降压治疗及缬沙坦胶囊8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圣愈汤合抵当汤加减方。12周后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尿微量白蛋白(m Alb)、血胱抑素C(Cys-C)、TNF-α、IL-6、血C反应蛋白(CRP)、血肌酐(Scr)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 Alb、Cys-C、TNF-α、IL-6、CRP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肾功能均保持稳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联合中药圣愈汤合抵当汤加减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气虚血瘀证患者能够有效降低m Alb,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稳定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体检结果。方法将2017年5月-2019年7月每年1次共3次的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体检者4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460例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以及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体检资料。结果肝功能、肾功能、血脂及血糖均存在检测异常者,其中男性ALT、UA异常率稍高于女性,女性TC、TG、HDL-C、LDL-C、GLU异常率稍高于男性,老年女性血脂总异常率、血糖异常率均略高于中年女性,老年男性血脂总异常率、血糖异常率均略低于中年男性。结论桂林理工大学离退休职工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均存在异常,且尤以血脂、血糖异常问题较为突出,另外各指标异常率与体检者性别、年龄也存在一定的关系,需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积极做好对职工疾病的预防和医疗、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西横县鱼类吸虫感染的虫种,评价形态学结合ITS2序列分析鉴定囊蚴的有效性。方法采集横县某水库小鱼,采用人工消化法消化收集囊蚴,在解剖镜下分捡单个囊蚴,按形态学特征鉴定分类,提取不同形态囊蚴的DNA后进行ITS序列PCR扩增和测序,获得的序列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检测小型鱼类112条,吸虫囊蚴阳性率为39.29%。观察到5种不同形态的囊蚴。ITS2序列分析鉴定为4种吸虫: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钩棘单睾吸虫(Haplorchis pumilio)、台湾棘带吸虫(Centrocestus formosanus)和日本全冠吸虫(Holostephanus dubinini)。其中一种在形态学上判定为非人类吸虫的囊蚴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华支睾吸虫。结论在横县某水库小鱼中检出4种吸虫囊蚴,分别为华支睾吸虫、台湾棘带吸虫、钩棘单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仅靠形态学上对鱼类吸虫囊蚴进行虫种鉴定有一定的缺陷,可以结合ITS2序列分析来完善。  相似文献   
20.
肝脏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惟一根本手段,现在肝脏移植术后主要面临的总是保持移植物长期稳定的功能和提高受者的长期生活质量。慢性移植物失功(CGD)是指移植物功能缓慢和不可逆性减退,目前CGD已成为阻碍移植物长期稳定功能和受者长期生活质量的重要原因。本文对肝脏移植后引起CG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寻求改进受者术后移植肝长期功能和提高受者术后长期生存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