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变化情况及其对ACI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109例ACI患者及113例无脑梗死患者病史及相关生化分析结果,全部受试对象完善血清Cys C水平检测,ACI患者均在发病后90d进行m R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ACI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1.33±0.52mg·L~(-1))与对照组相比(1.10±0.34mg·L~(-1))明显升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析,Cys C(OR=3.772,95%CI 1.60~8.92,P=0.003),高血压病(OR=2.233,95%CI 1.23~4.06,P=0.008),吸烟(OR=1.915,95%CI 1.06~3.45,P=0.030),高糖化血红蛋白(OR=1.214,95%CI 1.01~1.47,P=0.043)是ACI的危险因素;按血清Cys C水平分为≤0.81mg·L~(-1)患者4例,0.82~1.70mg·L~(-1)患者84例,1.71~2.58mg·L~(-1)患者16例,≥2.59mg·L~(-1)患者5例,4组与NIHSS评分、m RS评分等进行分析显示,血清Cys C与ACI严重程度及90d预后无关。结论单血清Cys C水平在ACI患者中升高明显,并与ACI发病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52.
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根据胃肠道症状分类的疾病,其症状产生主要与脑-肠轴功能异常、动力紊乱、内脏高敏感、黏膜和免疫功能的改变、肠道菌群的改变、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相关,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单用常规药物治疗该病多难以缓解症状,辅以中枢神经调节剂则可明显改善症状。然而老年人多存在共病状态,因此在应用中枢神经调节剂时,应注意药物种类、剂量和药物间相互作用,避免毒副作用。本文主要对中枢神经调节剂在老年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中对不同转运蛋白和受体的调节机制和作用、临床应用及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对老年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应用中枢神经调节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3.
正急性脑梗死是威胁人类健康,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疾病之一,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快速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治疗对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预后、降低急性脑梗死相关病死率和致残率有重要意义。在急性脑梗死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中患者血液生化标志物检测方便、快速,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广泛。GDF-15在1997年被Bootcov等学者首次发现~([1]),最初命名为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acrophage inhibitory cy-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影像评级与疼痛症状的相关性.[方法]本院门诊膝骨关节炎患者285例纳入本研究,其中轻度疼痛157例,年龄(55.01±7.95)岁,病程平均(3.59±1.81)个月,重度疼痛128例,年龄(51.94±9.25)岁,病程(5.87±2.50)个月.分析疼痛症状与临床和影像分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相似文献   
55.
背景:骨软骨的缺损修复是目前骨科医生面对的一大挑战,当前的治疗手段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组织工程的发展为骨软骨缺损修复带来了新的希望。骨形态发生蛋白2是参与骨骼生长发育和修复的重要因子,具有良好的骨诱导作用,近些年研究发现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软骨发育也有影响。目的:从骨形态发生蛋白2对骨和软骨2个方面的影响,探讨近年来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软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并通过总结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各类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情况,为治疗骨软骨的缺损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方法:在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以“骨形态发生蛋白2,软骨细胞,软骨缺损,骨缺损,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以“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Chondrocytes,Cartilage injury,Bone injury,MSC,Signaling pathways”为检索词,检索2012-01-01/2022-07-01收录的有关骨软骨缺损修复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作用机制及在骨软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结果与结论:(1)骨形态发生蛋白2促进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并且能够维持软骨细...  相似文献   
56.
急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AMI)是一种危重的外科急腹症。AMI发病早期十分隐匿,多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为剧烈的疼痛与轻度的腹部体征分离现象,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早期的CT血管成像(CTA)已经取代血管造影成为AMI诊断的金标准。但AMI缺血一旦到达晚期,则会出现不可逆性肠坏死。AMI在发病后6 h内及时得到救治,病死率会降至10%~20%,目前我国尚无明确的AMI诊疗指南,一经确诊后AMI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腔内治疗及开放手术,而在预后方面我国尚无相关方面的随访报告,因此,对于AMI的早期确诊及采取适合的治疗措施对于此类急性重症病人的救治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疏泄肝胆方治疗湿热瘀阻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湿热瘀阻型PCS患者30例,均以疏泄肝胆方加减治疗,分别观察不同疗程的临床疗效及患者胁肋疼痛、纳差、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大便稀溏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2、4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0.00%、96.67%和96.67%,治疗2、4周总有效率与治疗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显效率治疗4周时分别为36.67%、53.33%,治疗2周时分别为10.00%、20.00%,两个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患者胁肋疼痛、纳差、腹胀、嗳气、恶心呕吐、大便稀溏等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同;除腹胀外,上述各症状有效率较治疗1周时升高显著(P0.05)。结论:疏泄肝胆方治疗湿热瘀阻型PCS的临床疗效确定,且适当延长疗程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8.
感染是骨科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能有效地治疗,则会延长疗程,增加治疗费用,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本文介绍了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期,及各期感染发生原因和相关诊断依据,并对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治疗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介绍。  相似文献   
59.
目的总结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并筛查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111例子痫前期患者,记录年龄、妊娠次数、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肌酐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行头部MRI检查,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11例子痫前期患者中42例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头痛(OR=70.958,95%CI:6.578~765.447;P=0.000)、视觉障碍(OR=3.966,95%CI:1.290~12.191;P=0.016)、收缩压(OR=1.034,95%CI:1.006~1.064;P=0.019)、血清肌酐(OR=1.060,95%CI:1.000~1.120;P=0.048)是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MRI显示,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变位于额叶17例(40.48%)、颞叶6例(14.29%)、顶叶32例(76.19%)、枕叶35例(83.33%)、脑干4例(9.52%)、小脑7例(16.67%)以及基底节区22例(52.38%),呈T1WI低信号、T2WI和FLAIR成像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低信号。结论头痛和视觉障碍、收缩压、血清肌酐水平是子痫前期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快速诊断肝癌出血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58例临床可疑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及肝癌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伴出血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肝周及腹腔内积液的变化情况,造影剂灌注时间、范围、灌注特征,肿瘤荷瘤血管、被膜及瘤内活动性出血的超声造影表现。采用,检验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对病灶边界、荷瘤血管及出血点的显示率;采用f检验比较肝癌伴发不同程度活动性出血时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破裂出血即刻、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破裂出血后30min腹腔积液量、肝周积液量。结果58例可疑肝癌出血患者中,34例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常规超声观察到5个出血灶,超声造影观察到30个出血灶(其中快速出血4个,中速出血7个,慢速渗血19个)。超声造影对病灶边界、荷瘤血管及出血点的显示率均高于常规超声,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0,P=0.001;χ2=4.300,P=0.034;2,2=36.790,P=0.0007)。超声造影可见病灶内出血点造影剂呈异常持续浓聚,并因不同程度出血分别呈“喷射状”、“线状”及“间歇样”外溢。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破裂出血后30rain,不同程度活动性出血的腹腔、肝周积液量均大于超声造影诊断肝癌破裂出血即刻,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腔积液量:t=-3.467,P=0.026;t=-12.895,P=0.000;t=-3.055,P=0.007;肝周积液量:t=-8.110,P=0.001;t=-5.642,P=O.002;t=-5.981,P=0.000)。结论超声造影可观察肝癌出血的直接征象,并可根据造影剂外溢特征及肝周积液量的变化评估出血程度,为临床实现床旁及急救现场快速诊断肝癌破裂出血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