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4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胸肢导联对房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当心电图P波很不清楚或心房电活动微弱的时候,进行心电图分析往往较为困难.我们采用张淑玉等介绍的加作胸肢导联方法观察6例此类病人,对解决上述难题颇有助益,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对在描记常规心电图时发现P波识别不清(2例)及疑为房颤而f波不清(4例)的6例门诊患者加作胸肢导联.胸肢导联的描记方法:用普通心电图机,常规肢体导联的右上肢及右下肢电极的位置不变,将左上肢及左下肢的板状电极换为吸球式电极,并分别置于胸部V_1、V_2的位置,按动心电图机Ⅰ、Ⅱ导联键钮,即描记出胸肢导联心电图.6例的P波或f波均清楚地得到显示,从而明确了诊断(见图1、2).  相似文献   
92.
肖XX女,25岁,住院号39532,于1986年9月11日入院。该患于1985年11月12日突然发生剧烈头痛,四肢抽搐,伴左侧肢体瘫痪。在×医院做开颅探查,确诊为“脑血管畸型破裂”,后转某医院再次开颅手术,术后偏瘫,仍时有抽搐,恶心、呕吐经服笨巴  相似文献   
93.
康复评价的基本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复医学的任务是运用各种积极手段,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和能力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在达到一个预期的、且有客观可能实现的康复目标之后重归家庭、重归社会。每位患者所能达到的康复目标则受到众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复归情况亦各不相同。治疗和训练是否  相似文献   
94.
<正> [病 例]男性,40岁。无何诱因自觉右臀下、大腿内侧处肿块2个月,并逐渐增大。查体:见肿块大小为6.0cm×5.0cm×1.0cm,局部红肿,略凸出皮肤表面,触之表面光滑,质硬边界较清,可轻度移动,稍有压痛。肿块处穿刺行细胞学检查:见到可疑肉瘤细胞。临床初步诊断:右大腿内侧横纹肌肉瘤。B超检查:右大腿内侧可探及一大小约为5.4cm×3.8cm×1.0cm肿块。肿块大部位于肌层内,少许凸向皮下,距体表最近0.35cm,肿块  相似文献   
95.
康复的宗旨是使残疾者重新成为社会中“自立”的一员。康复医学应使残疾者的残存功能和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身体、精神、社会、职业和经济能力等各方面都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即所谓“全面康复”。传统的康复目标是重归社会,恢复职业,并实现经济自立,但现今残疾者的情况已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障碍出现了重症化和重复化  相似文献   
96.
97.
1997年5月至6月,本厂职工医院与省职业病防治院妇科联合为本企业在册女职工进行了一次妇女病普查,应查人数2060人,实查人数1873人,普查率90.92%。普查结果以宫颈炎症、乳房包块及阴道炎症为多发,平均患病率分别40.8%、27.2%、3.6%...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ymphoplasmacytic lymphoma/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 LPL/WM)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  方法  纳入本院2007年9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58例LPL/WM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测、病理及生存等资料。  结果  58例患者中男性48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62岁(38~80岁);44例患者伴IgM-κ型M蛋白,14例患者伴IgM-λ型M蛋白;所有患者骨髓均检测出克隆性CD19阳性B淋巴细胞,均表达B淋巴细胞标记CD19、CD20和CD22;15例患者检测了MYD88L265P突变,11例阳性。经过治疗35例患者(60.34%)达到部分缓解以上的疗效,不同治疗方案疗效无明显差异,IgM大于70 g/L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OS)时间短,血红蛋白小于90 g/L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短。  结论  LPL/WM临床呈惰性进程,目前常用治疗方案疗效差异不大,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9.
100.
感染是恶性淋巴瘤主要的病因之一.感染导致恶性淋巴瘤形成的机制分为三类:①直接感染淋巴细胞,破坏细胞正常功能,如Epstein Barr病毒、人疱疹病毒8、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1等;②引起免疫缺陷,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③通过慢性免疫刺激异常活化淋巴细胞,如丙肝病毒、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鹦鹉热衣原体等.恶性淋巴瘤的感染病因学研究对于阐明淋巴瘤发生的分子机制以及探索淋巴瘤治疗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