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96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注射剂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内实验法,观察三种剂量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剂(10mg/kg、5mg/kg和2.5mg/kg)对由花生四烯酸(AA,0.35mmol/L)、二磷酸腺苷(ADP,300μmol/L)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3.6nmol/L)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以及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并单独研究了以PAF为诱导剂的情况下,血浆GMP-140的含量。结果:各剂量HSYA注射剂(10mg/kg、5mg/kg和2.5mg/kg)能抑制AA、PAF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扫描电镜显示,各剂量HSYA注射剂能减少AA和PAF诱导后的聚集型血小板数量并使树突型血小板突起变少变短;另外,各剂量HSYA注射剂还能降低GMP-140的含量。结论:羟基红花黄色素A注射剂具有显著的抗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从而为临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提供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72.
杨延音  董志  夏永鹏 《中国药学杂志》2012,47(15):1263-1263
 目的 解读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重点亮点,探讨企业应对模式。方法 通过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重点亮点解读、分析现状及制约因素,探索企业应对模式。结果和结论 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重点亮点的主角都是药品生产企业,企业在短期内一步到位完全按照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要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与现状跨度较大,企业可以通过先巩固“基本”部分再取得四个“拓展”部分的模式,分块逐步突破,最终完全达到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的要求,履行其主体地位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73.
杨延音  董志  夏永鹏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29-3333
目的:探讨药品生产企业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新《办法》)下顺利开展ADR监测工作的模式.方法:通过对新《办法》解读、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探索生产企业ADR监测工作开展模式.结果与结论:生产企业在短期内一步到位完全按照新《办法》要求开展ADR监测工作与现状跨度较大,可以通过一“平台”四“拓展”的模式,分块逐步突破,开展ADR监测工作,最终完全达到新《办法》的要求,履行主体地位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74.
目的 用我院自主研发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自动监测系统对抗结核治疗的一线药物进行ADR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感染科2019—2022年住院治疗的1 147例结核病患者,监测纳入病例住院期间的ADR发生情况,同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影响ADR发生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系统筛选和药师审核后,发现一线抗结核药物相关的ADR病例共598例,ADR总发生率为52.14%,ADR累及系统/器官以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和肝胆系统为主;口服异烟肼的ADR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静脉滴注和雾化途径。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和肝炎史是A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抗结核药物的ADR发生率较高。女性和肝炎史患者是发生抗结核药物ADR的高危人群,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此类患者选择安全性更高的药物,并密切监测ADR发生情况,减少ADR对治疗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1,6—二磷酸果糖保护脑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1,6-二磷酸果糖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6.
对浊、浊邪、浊病的概念做出介定,讨论浊邪、浊病与蛋白质、浊毒,痰瘀混杂形成实邪与器官纤维化蛋白质异位沉积之间的病理的联系,指出浊病与器官纤维化之间有着特异性联系,建议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中医学关于"浊"的认识和经验,使其概念明确,体系完整,疗效确切,以提高中医学"治末病"水平,并明确提出器官纤维化主要病机为"气虚浊留",治疗大法为"扶正排毒,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77.
以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24小时后的梗塞面积和体积为指标,试验了汉防己碱和1,6-二酸果糖对大鼠局部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后,汉防己碱7.5,12.0和15.0mg.kg^-1以及1,6-二磷酸果糖20和350mg.kg^-1分别立即腹腔给药,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减少大鼠脑的梗塞面积和体积,MK8012.0mg.kg^-1亦能减少梗塞面积和体积,汉防己碱和1,6-二磷酸果糖联合用药所产生的保护作用比任何一药物单用时的保护作用都好,提示汉防巳碱和1,6-二酸磷酸果糖有协同作用,在大脑中动脉阻塞后1小时和2小时给药,汉防己碱和1,6-二磷酸果糖仍有脑缺血保护作用,但在梗塞后3小时给药则未见任何保护作用。提示中风或脑缺血后,既非5分钟即不可救药,但亦应尽早用药,实验结果表明汉防己碱和1,6-二磷酸果糖可能有希望的脑缺血保护剂。  相似文献   
78.
角花胡颓子醇提物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嘉  董志  朱毅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00-1202
目的研究角花胡颓子醇提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和醋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并测定角叉菜胶致炎足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含量。结果角花胡颓子醇提物能显著延长热致痛小鼠痛阈时间,明显减少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致耳肿张及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致足肿胀和棉球诱导肉芽肿增生均有抑制作用;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性炎症渗出液中PGE2和组胺的含量。结论角花胡颓子醇提物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79.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董志  郭万良  张玉楝 《光明中医》2006,21(10):10-13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李振中、尹翠梅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的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本质所在.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80.
徐露  董志 《中国药房》2012,(23):2127-2129
目的:研究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脑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尼莫地平(1.0mg.kg-1)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中、低剂量(10.24、5.12、2.56mg.kg-1)组。尾iv给药,每天1次,连续3d。测定大鼠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脑海马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活性;观察电镜下灰质部位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PAF的含量显著降低,海马组织Na+-K+-ATP酶、Ca2+-ATP酶和Mg2+-ATP酶含量显著提高(P<0.01);神经元线粒体结构较完整,线粒体的破坏明显比模型组轻。结论: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明显的脑线粒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