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4例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行急诊手术30例,1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33.33%),行择期手术54例,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3.70%);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P〈0.05);50例左半结肠癌患者35例患者行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3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32例行Ⅰ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结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行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全身状况及不同手术方式的适应证、禁忌证等确定合理的手术方式,并注意在围手术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以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检测表皮生长因子-2( Her-2)在胃食管结合部癌中的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探讨其与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IHC)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检测80例手术切除的胃食管结合部癌组织中Her-2的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与胃食管结合部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应用FISH技术检测显示在胃食管结合部癌组织中Her-2的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2.5%,应用IHC技术检测其在癌组织表达率为15%,Her-2基因扩增和蛋白阳性表达与胃食管结合部癌的分化程度和临床TNM分期有关( P<0.05),而与年龄、性别和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Her-2蛋白过表达和基因扩增是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的一个预后指标,与其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Her-2蛋白表达水平及基因扩增程度对于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治疗和预后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韩保卫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58+1760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应用于控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可靠性。方法:分析2008~2010年急性胰腺炎患者共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患者29例和生长抑素治疗组患者30例。均给予以上两组常规的综合治疗,若有胆道梗阻及感染、胰腺感染坏死、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的情况,则根据情况严重程度选择手术治疗或者内镜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加用生长抑素250μg静脉注射后,以250μg/h静滴3~7d,直至观察到临床症状及血淀粉酶降至正常。结果:生长抑素治疗组在临床效果方面优势更明显,重症并发症亦同时降低,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情的发展,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发病初期就应尽早应用。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研究VEGF-C反义寡核苷酸对胰腺癌原位种植瘤模型中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建立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裸鼠原位种植瘤自发性淋巴结转移模型,分离原代培养原位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胰腺癌细胞,并应用荧光定量PCR、流式细胞术检测VEGF-C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对其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 VEGF-C 反义寡核苷酸抑制胰腺癌细胞VEGF-C的表达后,可促进淋巴结转移灶中PANC-1细胞的凋亡,而对原位灶中胰腺癌细胞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VEGF-C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促进淋巴结转移灶中胰腺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6.
成人肾母细胞瘤的诊治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成人肾母细胞瘤则罕见,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不多。我院自1997年至今收治成人肾母细胞瘤2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合酶-2(COX-2)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以及20例正常黏膜中VEGF和COX-2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合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肠癌组织中的VEGF和COX-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与正常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VEGF和COX-2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5),VEGF和COX表达和MVD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肝转移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结论VEGF和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呈共同表达,COX-2、VEGF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形成对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VEGF、COX-2和MVD可作为大肠癌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腹腔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的8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皮下置入式化疗泵行腹腔化疗(IPC)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行静脉化疗(IVC)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80例腹腔化疗病人(治疗组)和80例静脉化疗病人(对照组)均完成全部6个疗程的化疗,治疗组腹腔转移率、肝转移率和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年生存率为70.5%,5年生存率为54.8%,高于静脉化疗组(42.4%,36.7%,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腹腔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小,可以提高胃癌术后病人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9.
区域性胰腺切除术后胃瘫21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壶腹周围癌区域性胰腺切除(regionalpancreatectomy ,RP)术后胃瘫(postopertivegastroparesissyndrome ,PGS)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 1例壶腹周围癌RP术后PGS的临床资料及诊疗过程。结果 PGS多发生于RP术后6~14d ;经分阶段营养支持、改善胃肠动力等保守治疗,PGS多在术后4周内消除。结论 RP术后PGS的病因复杂;采取保守支持治疗是治疗RP术后PGS的有效手段,分阶段营养支持是治疗的重要措施;不宜采用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0.
〔摘 要〕 目的:研究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以 2012 年 1 月至 2014 年 1 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 属医院接诊的胃癌根治术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时间截止于 2019 年 9 月,统计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影响胃癌 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80 例患者中,术后 3 年内存活者有 64 例,占总比例的 80.0 %。对于不同肿瘤位置、年龄、 细致 TNM 分期、输血情况、术前血糖类抗原 199(CA199)、术前血癌胚抗原(CEA)以及性别的患者,其术后 3 年内的 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于不同手术时间、肿瘤大小、远处转移、简单 TNM 分期、肿瘤分化程 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患者,其术后 3 年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 手术时间< 2 h、肿瘤大小< 4 cm、远处转移情况 M0、简单 TNM 分期Ⅰ期、淋巴结转移情况 N0 及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 是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包括,肿瘤分化程度、手术时间、简 单 TNM 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