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研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不同时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的改变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病程不同时期采集30例IM患儿的外周血,肝素抗凝,采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分别检测了30例IM患儿急性期、病程1月、病程3月、病程6月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细胞表达率。结果1IM急性期CD4+(14.84±5.03%)及CD4/CD8(0.25±0.13%)明显降低,CD3+(82.55±5.49%)、CD8+(66.17±8.10%)明显增高,与其余各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2随时间推移及感染的控制CD4+及CD4/CD8细胞逐渐升高,但病程1月(CD4+:27.89±6.04%,CD4/CD8:0.66±0.16%)与病程3月(CD4+:29.49±4.49%,CD4/CD8:0.76±0.2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病程6月(CD4+:32.81±6.79%,CD4/CD8:0.93±0.31%)及对照组(CD4+:65.04±6.50%,CD4/CD8:1.18±0.35%)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3病程1月CD3+(76.25±8.33%),CD8+(46.35±9.43%)与病程3月CD3+(71.20±5.32%),CD8+(37.76±8.28%)、病程6月CD3+(67.98±8.01%),CD8+(33.96±7.37%)及对照组CD3+(65.04±6.50%),CD8+(30.72±16.51%)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4实验各组病程3月与病程6月CD3+、CD4+、CD8+及CD4+/CD8+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3月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5实验各组病程病程6月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M急性期CD3+、CD8+明显增高,CD4+及CD4/CD8明显降低,随着时间推移及感染控制,CD3+、CD8+逐渐降低,CD4+及CD4/CD8逐渐增高,6月CD3、CD4、CD8的表达及CD4+/CD8+达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初诊未治和未缓解组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完全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组显著高于早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淋巴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淋巴瘤血管新生的程度和疾病状态。VEGF可以被看作是判断淋巴瘤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鱼精蛋白对体外培养的RF/6A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RF/6A细胞的正常及缺氧培养模型,在上清液中加入鱼精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80、160μg/mL。在细胞培养的0、24、48、72、96、120h取上清液行ELISA检测,定量分析细胞的VEGF表达情况。在培养96h时,取出细胞铺片行免疫病理学检测,检测VEGF与受体的结合状况。结果在10~80μg/mL的范围内,鱼精蛋白的抑制作用与质量浓度成正比,80μg/mL为最佳的抑制质量浓度。缺氧条件下RF/6AVEGF的表达量始终高于正常氧浓度条件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鱼精蛋白均可以明显抑制VEGF的表达,不同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5,P=0.002)。免疫病理染色表明鱼精蛋白减少了VEGF与其受体的结合。结论一定质量浓度的鱼精蛋白对正常及缺氧状态下的RF/6AVEGF的表达有明确的抑制作用,同时还可以减少VEGF与VEGF受体的结合。鱼精蛋白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缺血型新生血管性眼底病的新药。  相似文献   
8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分裂原作用、促进血管生成和增强血管通透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对血管闭塞性疾病具有促进侧支循环建立的作用。我们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与脑脊液(CSF)中VEGF含量的变化,探讨VEGF与脑梗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85.
张敏  唐荣珍  曹晓红  张维  辜晓惠  董巍 《华西医学》2011,(12):1818-1821
目的研究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 4,RBP4)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0月2010年4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120例,分为单纯冠心病组(A组)60例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B组)60例,检测血糖、血脂、胰岛素以及脂联素、RBP4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Gensini评分评判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 B组空腹血糖、胰岛素、RBP4均显著高于A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更重(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BP4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抵抗和冠状动脉病变积分呈正相关(r=0.312、0.322、0.314,P〈0.05)。与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r=-0.362,P〈0.01)。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RBP4明显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血清抵抗素(resis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石(IL-6)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关系。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NYHA分级分为合并慢性心功不全组(CHF组)及未合并心功能不全组(非CHF组),分别测定血清resistin、TNF-α、IL-6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与4|D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糖尿病CHF组较非CHF组及健康对照组resistin、TNF-α、IL-6均明显升高(P〈0.05)。resistin浓度与TNF-α、IL-6呈显著正相关,resistin、TNF-α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P〈0.05),糖尿病组以合并心功能不全为应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esistin、TNF-α与病程、收缩压共同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随糖尿病的发生和心功能不全的进展,血清resistin、TNF-α、IL-6均明显升高。resistin、TNF-α与2型糖尿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独立相关,在CHF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健康体检者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各年龄段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的价值。方法采用高压液相离子交换色谱层析法测定1700例健康体检者HbA1c,A组:25--35岁296例,B组:36--45岁615例,C组:46--60岁452例,D组:60岁以上337例。结果①健康体检组HbA1c(5.66&#177;0.93)%,其中A组(5.31&#177;0.82)%,B组(5.46&#177;0.73)%,C组(5.84&#177;1.03)%,D组(6.09&#177;1.00)%;②健康体检各年龄段组之间HbA1c测定结果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年以上人群的体检者进行HbA1c检测可以及早发现血糖异常,及时发现糖尿病。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1与黄褐斑发病的关系,笔者检测39例黄褐斑患者血中NO及ET-1的水平,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入选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老年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8)岁],根据是否合并大血管病变分为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B组,n=40,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60±11)岁]和合并大血管病变组[C组,n=40,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11)岁]。另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40名为健康对照组[A组,男25名,女15名,平均年龄(58±10)岁]。测定和计算3组受试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体质指数、腰臀比、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空腹及餐后血糖、血清胰岛素、尿蛋白/肌酐比值、胰岛素抵抗指数。2组问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3组问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性激素结合球蛋白相关因素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C组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31±6)u/L]明显低于B组[(46±17)u/L]及A组[(56±14)阻∥L](F=9.763,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腰臀比、甘油三酯、空腹及餐后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尿蛋白/肌酐比值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6、-0.156、-0.144、-0.108、-0.263、-0.126,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与甘油三酯、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具有直线回归关系(r2值分别为-1.132、-0.862、-2.650,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对大血管病变具有-定影响。结论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可能作为危险因素参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0.
目的 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在脑缺血性损伤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动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72h、7d及对照组20例血清中IL-1α的含量变化。结果 IL-1α在脑梗死中的动态观察发现:①血清IL-1α在发病24h开始升高,且以72h达到高峰,7d逐渐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亦明显低于24h和72h。②血清IL-1α的变化与脑梗死体积的大小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IL-1α的持续升高可延长脑梗死的恢复期,并且预后不好。可能与缺血半暗带不能及时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