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针刺对海洛因依赖者血IL—2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试验选用针刺,针刺加阿片,西药阿片加丁丙诺啡及阿片加韩氏戒毒仪疗法作脱毒期免疫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针刺使患者血中IL-2的含量升高。提示针刺能改善患者低下的免疫功能,促进戒断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Ⅱ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痛(T2DM)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清RBP4、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脂联素、空腹血糖(FPG)和胰岛素(Ins)、体重指数(BMI)、血压(B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再将60例T2DM并发冠心病患者分成吡格列酮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吡格列酮治疗组用吡格列酮治疗8周,治疗前后均测定上述指标。结果①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RBP4水平增高(P〈0.01);吡格列酮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血清RBP4无差异(P〉0.05)。②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患者血清RBP4水平显著降低(P〈0.01),TNpa、胰岛素水平下降(P〈0.05),脂联素水平升高(P〈0.05),IR明显改善。结论吡格列酮能降低T2DM并发心血管病患者血清RBP4水平,改善IR。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老年心脏瓣膜病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盐酸贝那普利片、托拉塞米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  相似文献   
44.
探讨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的效果及临床意义。回顾性选取98例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扩大组50例(采取半肝及以上肝切除和/或联合尾状叶切除术)、局限组48例(行肝门区不规则肝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R_0切除率,手术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125(CA125)、糖类蛋白199(CA199)及3年生存率。扩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R_0切除率均显著高于局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扩大组手术并发症率14.00%,高于局限组的10.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较本组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扩大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局限组(P0.05);扩大组3年生存率38.00%,高于局限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muth-Corlette 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扩大肝切除的效果较局限性手术具有更高的R_0切除率,术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降低更加显著,但是相对手术出血量增多及手术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及在IT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了23例急性ITP患儿和15例健康儿童。结果急性期血清TGF-β1(118·04±28.42ng/ml)明显高于恢复期(82·76±14.21ng/ml)和对照组(65·95±17·38ng/ml),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3·43,P<0·01)。结论急性IT患儿血清TGF-β1明显增高,提示TGF-β1参与了IT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6.
目的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PDGF水平。结果淋巴瘤患者血清PDGF水平,初诊未治和未缓解组(中位数14540pg/ml,范围9080~29253pg/ml)显著高于完全缓解组(中位数9564pg/ml,范围7065~19598pg/ml)和正常对照组(中位数9917pg/ml,范围3529~27692p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晚期组(Ⅲ期+Ⅳ期)(中位数17591pg/ml,范围9080~29253pg/rnl)显著高于早期组(Ⅰ期+Ⅱ期)(中位数12153pg/ml,范围10805~14540pg/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淋巴瘤患者血清PDCF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淋巴瘤血管新生程度和疾病状态。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股骨干骨折采用锁定板内固定,选择不同螺钉位置情况下,锁定板及螺钉最大应力情况。方法通过采集23位健康志愿者左股骨CT数据及12孔锁定板外形数据进行有限元分析前处理,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装配和求解。结果不同固定方式下的锁定板及螺钉上最大应力值均出现在最内侧螺钉处,即最靠近骨折线处。对于简单骨折,随着最内侧固定螺钉的外移,锁定板及螺钉上分布的最大应力均逐渐减小;对于粉碎性骨折,则随着最内侧固定螺钉的外移,锁定板及螺钉上分布的最大应力均逐渐增大。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锁定板内固定,若为简单骨折,应在保证固定强度的前提下使最内侧螺钉尽量远离骨折端;若为粉碎性骨折,则应在保证固定强度的前提下使最内侧螺钉尽量靠近骨折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微小RNA-424-5p(mi R-424-5p)调控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信号通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方法:诱导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CRL2631细胞构建CRL2631-CHOP耐药细胞株。RT-q 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中mi R-424-5p、PD-L1 m RNA和蛋白及多元药物抗性基因-1(MDR-1)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 R-424-5p的靶标基因。使用mi RNA模拟/干扰技术和噻唑蓝法检测CRL2631细胞和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结果:与CRL2631细胞相比,CRL2631-CHOP细胞对CHOP方案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显著增高,细胞中MDR-1蛋白水平(P<0.05)、PD-L1 m 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增高(均P<0.001),而mi R-424-5p相对水平显著降低(P<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PD-L1是mi R-424-5...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 ,许多学者证实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细胞等参与的气道高反应性炎症 ,且有诸多的细胞因子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我们检测了哮喘儿发作期的血清IL4 ,IFNr和IgG4 的水平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门诊和病房 2 0例哮喘发作期病儿血清标本 ,- 2 0℃保存。患儿均符合 1993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和治疗常规》[1] 的准则。男 14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9岁 (2~ 11岁 )。1.1.2 正常对照组 幼儿园及小学体检的健康儿童 15例 ,男 10例…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α(IL-1α)在脑缺血性损伤方面的作用,探讨其动态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6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72h、7d血清中IL-1α的含量变化,19例脑梗死患者发病24h、7d脑脊液中IL-1α的含量变化。并与对照组20例血清、13例脑脊液IL-1α水平进行比较。结果(1)脑梗死组血清IL-1α在发病24h开始升高,且在72h达到高峰,7d逐渐下降,虽未达到对照组水平,但亦明显低于24h和72h(P<0.05或P<0.01)。(2)脑脊液IL-1α在发病24h明显升高,7d逐渐下降,仍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3)血清和脑脊液IL-1α的变化呈动态正相关关系。结论无论血清或脑脊液IL-1α的持续升高可延长脑梗死的恢复期,并且预后不好。可能与缺血半暗带不能及时恢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