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分析直径≤5cm的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及微波消融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18例健康人血清中VEGF的浓度为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接受微波消融小肝癌患者及28例接受手术切除的小肝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3d、7d及1个月时的血清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小肝癌患者手术与微波治疗后第1天,血清VEGF浓度急剧下降,较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治疗后第3天血清VEGF的浓度已回升,并且较治疗前浓度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第7天,VEGF水平继续上升,并且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VEGF血清浓度降低,并且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在各时间点上的VEGF的血清浓度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无论是手术切除还是微波消融后都会经历一个血清VEGF浓度增高的过程,有可能会促进肝癌的转移复发;微波消融虽为微创治疗,却与手术切除一样,实现直径≤5cm的小肝癌的完全性灭活。  相似文献   
22.
杨敬春  董宝玮 《医学综述》2005,11(4):324-327
我国每年约23万人死于肝癌,占全球肝癌患者死亡数的53%。目前对肝癌患者主要进行综合治疗,其中免疫治疗成为热点。尽管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未来发展方向,但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需要走。虽然在动物实验中对一些短期建立的肿瘤进行疫苗治疗取得治疗效果,然而对癌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早期结果却不乐观。分析数据提示癌症患者对疫苗的免疫反应不能与健康人比较,且肿瘤似乎能发展几种免疫逃逸机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超抗原生物制剂在肝内瘤区注射协同肝癌微波凝固疗法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肝癌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经皮高聚生瘤区注射治疗,并予以分组对照。全部病例均于治疗前由组织病理学确诊,并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治疗前后常规查肝功能、甲胎蛋白(AFP)、血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并于1个月及半年时分别做增强CT扫描。结果治疗组患者其生存率及未复发率高于对照组,且肝功情况好转,超声显示原肿瘤治疗区呈不均质偏强回声,CDFI显示内无血流信号,并随时间的延长,原瘤区呈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局部行超声引导下超抗原生物制剂高聚生注射(PHIT)能够有效地改善肝癌患者的临床情况,降低复发率,作为超声引导下肝癌微波(PMCT)治疗后的一种辅助性生物治疗手段,可协同PMCT进一步巩固治疗,降低复发率,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局部巨噬细胞浸润的变化.方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89例,于治疗前后进行肝脏穿刺活检,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比较治疗前后局部巨噬细胞浸润的变化.电镜观察巨噬细胞的功能状态.结果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巨噬细胞局部浸润程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电镜观察该免疫细胞有伪足样突起,且胞质内可见较多内质网、线粒体及溶酶体.结论 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有效地增强局部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和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25.
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40个胰腺局灶性病变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诊断.结果恶性肿瘤80个病灶,良性病灶60个.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0%、85.0%及85.0%,常规超声诊断分别为62.50%、46.67%及55.71%,超声造影诊断的阳性预测值为93.15%,阴性预测值为87.93%.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对鉴别诊断胰腺局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微波凝固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1994年5月至2001年7月,共有234例肝癌患者339个结节进行了微波凝固治疗,其中男208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8岁.肿块大小1.2~8.0 cm,平均(4.1±1.9)cm.治疗后利用超声、CT、MRI、穿刺活检及化验检查对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5~91个月,平均27.9个月.结果治疗后,彩超检查结节血流消失率为92.0%(263/286);89.2%(190/213)的结节治疗后增强CT无强化;89.1%(41/46)的结节治疗后MRI无强化;治疗后再活检结节的完全坏死率为92.8%(180/194).1、2、3、4和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70%、81.60%、72.85%、66.37%和56.7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的生存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肿块的大小有关.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凝固治疗肝癌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该方法须注意适应证的选择.  相似文献   
27.
复合扫查法及加压扫查法在乳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双手复合超声显像法、加压超声显像法以及常规超声显像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5例乳癌及42例纤维腺瘤作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常规扫查时,乳癌多为类圆形,纤维腺瘤多为椭圆形,前者纵横径比显著大于后者(P值<0.05);加压扫查时,纤维腺瘤纵径显著变小,而乳癌无显著变化:推压肿块时,乳癌结节于原处作轻微旋转运动,而纤维腺瘤则沿胸壁平面作水平运动。作者认为多种超声显像方法的结合有助于乳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8.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囊状淋巴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囊状淋巴瘤患者,术前超声观察病灶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和血供情况,结果:9例病灶均位于颈侧部、胸锁乳突肌后方:多数(66.67%)大小在2-4cm;5例(55.56%),边界清晰,4例(44.44%),病灶后缘与深部组织粘连而边界欠清(但前缘不与皮肤粘连);回声多为单纯囊肿型(33.33%)和多房囊肿型(55.56%),1例为实性为主的混合回声;4例淋巴管瘤内术后病理发现合并有血管瘤成分;6例(66.67%)病灶内无血流信号,3例有少量动脉血流信号,结论:超声对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诊断和鉴定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9.
超声造影剂在正常人肝脏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经外周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通过肺循环达到全身脏器和组织增强多普勒血流信号是造影剂的最新发展。我们运用Levovist对20例上常人肝脏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其结果显示19例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强达到Ⅲ级,占95%,1例达到Ⅱ级;平均增强开始时间、峰值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分别为14.1秒、23.6秒和167.1秒。有5例出现二维声像图增强,6例门静脉内出现点状强问声。超声造影剂能够有效增强彩色多普勒信号,有助于细小血管的显于,具有很高的潜在价值,将推动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0.
超声引导下植入式微波热场在体模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植入式微波在仿肝组织体模中热场的分布规律。方法 在体模实验中每次精确布16个点,每点重复5~9次,测量温度的分布,并求解组织的比吸收率(special absorption rate,SAR)。在Pennes生物热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建立肝癌植入式微波热疗的热作用数学模型,借助有限元法对三种加热功率、作用时间(60W5min、50W10min、40W30min)下温度分布进行广泛的模拟计算和预测。结果 通过体模实验确定了SAR分布。在r方向呈指数衰减,θ方向为余弦拟合,z方向呈三次多项式拟合,且前向温升大于后向。三种功率下SAR分布不同,并且SAR与功率分布之间没有线性关系。在SAR基础上,计算机动态模拟重建微波热场。结论 肝体模实验证明微波热场的分布呈以天线为中心向外有规律的依次递减,该规律可通过计算机模拟重建,模拟重建的热场具有三维动态连续监测的特点。这为临床微波治疗肝癌中有效调控热场的温度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