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通过参加全国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了解本实验室质量控制措施有效性,提高个人剂量监测能力和水平。方法 按照《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方案》和标准要求,准备7组剂量计,经过标准源分组照射后,由参加考核实验室测量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2018年考核结果 Hp(10)剂量范围为0.68~4.27 mSv,单组性能偏差在-0.01~-0.06,且综合性能偏差为0.04,结果判定为合格;2019年考核结果 Hp(10)剂量范围为0.74~8.06 mSv,单组性能偏差在0.00~-0.08,且综合性能偏差为0.04,结果判定为合格;2020年考核结果Hp(10)剂量范围为0.83~3.93 mSv,单组性能偏差在-0.01~-0.10,且综合性能偏差为0.06,结果判定为优秀。结论 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运行平稳,监测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出具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检测报告。 相似文献
43.
对2020年某市117家企业的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个人剂量监测以及放射源项分析等情况进行调查,掌握该市工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等基本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17家企业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率和个人剂量监测率均为100%,持证率为92.0%,职业健康体检率为99.7%,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显示,年有效剂量均<5 mSv,低于国家规定限值的1/20。提示,某市工业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44.
大连市放射诊疗职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大连市放射诊疗职业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 按照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规范》的方法进行。结果 2006~2009年4 a间共监测放射诊疗职业人员1 870人次,其中从事X射线介入治疗人员受照剂量最高达5.30 mSv·a-1,最低的是放射治疗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为1.29mSv·a-1,人均年有效剂量为1.70 mSv·a-1低于国家标准规定5 a内平均有效剂量限值(20 mSv·a-1)的1/10。结论 大连市放射诊疗职业人员受照剂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绝大多数职业人员剂量水平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研究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能力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人结肠癌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野生型细胞),蟾毒灵(Bufalin)处理组(0.25,0.5,1μmol/L)和顺铂(DDP)组(1μg/mL).通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蟾毒灵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及周期阻滞的... 相似文献
47.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兔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作用。方法 采用同种异体口腔黏膜匀浆与弗氏完全佐剂制成的免疫抗原,给兔脊柱两侧多点皮内免疫注射,2周1次,注射5次,制备ROU模型。第5次免疫注射后7d,口腔黏膜表面给DMY 4d;末次给药后次日,取口腔黏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取血清测MDA含量和SOD活性,取血浆测TXB2、6K-PGFlα含量,分离淋巴细胞测CD4+和CD8+细胞数。结果兔ROU模型口腔黏膜发生炎症、坏死、溃疡等病理改变,血清SOD活性、血浆6K-PGFlα含量和CD4+数量降低,血清MDA、血浆TXB2含量和CD8+数量升高。DMY(75mg·kg-1)能使兔ROU模型口腔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升高血清SOD活性,减少MDA生成;降低血浆TXB2含量(T)、升高6K-PGFlα含量(P),使T/P比值降低;升高CD4+细胞数,降低CD8+细胞数,使CD4+/CD8+比值增加。结论 DMY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血管舒缩物质水平和抗氧化损伤而对兔复发性口腔溃疡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对大连市近五年35个医疗机构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解决的办法与对策。方法 将控制效果评价项目进行分类,对建设单位控制效果评价相关资料提供的情况及主要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开展了预评价的医疗机构有12个、占34%;提供可行性研究资料和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的为0个;机房使用面积不符合要求的有10个,占29%;通风设施不符合要求的有14个,占40%;职业健康检查不符合要求的有20个,占57%;教育培训不符合要求的有14个,占40%;无《放射工作人员证》的有11个,占31%;档案管理不符合要求的有25个,占71%;其他评价项目较好,90%以上都符合要求。结论 我市私营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总体上比较好,硬件方面都能达标,但软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方面。行政管理部门应多举办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的培训,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DMY)对免疫性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DMY用于防治慢性胃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皮下注射给予SD大鼠同种异体胃黏膜匀浆与弗氏完全佐剂制成的免疫抗原,每15d免疫1次,共3次,制备免疫性慢性胃炎模型。第2次免疫注射的同时,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ig给予蒸馏水,给药组ig给予DMY(50,100和200mg·kg-1)或瑞巴派特(27mg·kg-1),每天1次,共30d。末次给药后第2天,处死大鼠,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胃游离酸(FA)和总酸(TA)含量,阿尔新蓝法测定胃游离黏液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OT)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铜-锌-SOD(Cu-Zn-SOD)、锰-SOD(Mn-SOD)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并取胃黏膜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除血浆MOT水平无明显变化外,其他检测指标均出现病理性变化。DMY对模型组病理性变化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增加胃酸的分泌,减少胃液中游离黏液量,降低血清GAS水平,但对血浆MOT无明显影响;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炎症评分明显下降;提高总SOD,Cu-Zn-SOD和Mn-SOD活性,抑制MDA的生成,降低iNOS活性,减少NO生成;降低血清IL-4和IgG水平,升高IL-2水平。结论DMY对免疫性慢性胃炎大鼠胃黏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作用机制可能为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胃黏膜的自身免疫作用;增强氧自由基清除酶系统和降低NO生成酶系统的活性,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