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5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张征宇  高建平  葛京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1):1020-1021,1024
目的:探讨膀胱肿瘤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并观察其指导临床用药的效果.方法:38例膀胱肿瘤患者作为药敏组,对其肿瘤标本在不同药物及同一药物不同浓度中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应用单四唑(MTT)法检测其生长抑制率,并以此指导临床用药及术后化疗.另以30例常规应用羟喜树碱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膀胱肿瘤的年复发次数.结果: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与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临床观察显示,药敏组肿瘤年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MTT法检测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是指导膀胱癌术后灌注化疗药物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抗雄激素疗法是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最主要措施 ,醋酸环丙孕酮 (色普龙 )是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 ,氟他胺是非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 ,本研究对这两种抗雄激素药物单一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310例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用氟他胺 (2 5 0mg ,口服 ,3次 /日 )和色普龙 (10 0mg ,口服 ,3次 /日 )进行单一的抗雄激素治疗 ,氟他胺组15 4例 ,色普龙组 15 6例。入组条件 :进入本研究前未经其他内分泌治疗、有前列腺外转移、无转移灶的疼痛且没有近期心脏病发作史的前列腺癌患者 ,并且至少满足下列 3个…  相似文献   
13.
二维电子伤票的制作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目的:解决指战员基本信息的存贮、携带和信息更新问题,方便信息采集。方法:采用二维图像技术信息存贮,以卡片形式携带。结果:在大规模演练中使用,效果满意。结论:解决了一维伤票无信息载体和信息更新的问题,它有利于野战医疗所或基地医院对伤员信息的获取。  相似文献   
14.
葛京平  高建平 《男科学报》1998,4(4):236-238
目的:探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的(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PSA密度,PSAD)对PSA浓度在4-10μg/L之间,肛指检查DRE)下沉的衣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地PSA浓度4-10μg/L、DRE正常的12例PC和14例BPH病人的PSAD进行回顾性分析。PSAD为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结果:PC组和BPH组的PSA分别是6.20μg/L和6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Ca^2+和Q型Ca^2+通道在兔不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逼尿肌细胞中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成年同龄雄性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两组,15只中膀胱出口不全梗阻8周尿流动力学证实为不稳定膀胱者为实验组,15只为对照组(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仅仅手术游离兔膀胱颈而不做结扎梗阻)。模型成熟后,采用急性酶法分离及传代培养的方法获得单个膀胱平滑肌细胞。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模型膀胱逼尿肌细胞静态Ca^2+浓度;运用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Q型Ca^2+通道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逼尿肌细胞中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不全梗阻性不稳定膀胱组平滑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明显增高(Ca^2+超负荷);共聚焦显微镜及免疫组化均证实不稳定膀胱平滑肌细胞膜之Q型钙离子通道数量明显增多。结论膀胱平滑肌细胞Ca^2+及其Q型Ca^2+通道病理性改变是出现不稳定膀胱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西地那非的药理作用机制 ,着重阐述了该药对勃起功能障碍 (ED)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特别对高血压及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病人、心脏病病人、糖尿病病人、脊髓损伤病人、前列腺根治性手术后病人、长期透析病人等特殊人群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西地那非对ED的治疗总体上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活化血小板与脑梗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参与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1]。通过观察脑梗塞前后血小板的变化,多数学者认为脑梗塞前血小板即被激活。血小板形态与功能关系密切,对形态的研究可进一步说明血小板变化与脑梗塞的因果关系,阐明脑梗塞的发病机制,有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积极有效地治疗。1 血小板形态与脑梗塞1-1 血小板形态与功能的关系:血小板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血小板被激活后,致密颗粒可释放5羟色胺,Ca++等;α颗粒可释放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因子4,纤维蛋白原等。这些活性物质进一步促进血小板聚集,破坏血脑屏障,使脑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非甾体类抗炎药NS398对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中RECK基因表达的调控,探讨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实验组(3组)分别以不同浓度(10、100、1000μmol/L)NS398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株DU145,而对照组则无NS398,各组均培养48h后收集细胞,抽取各组细胞总RNA,检测RECK基因与MMP9的表达;抽取各组细胞总蛋白,应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RECK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细胞株中RECK基因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以100μmol/L组升高最明显,而MMP9的含量明显降低;实验组RECK蛋白的表达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NS398有明显的诱导RECK基因表达的作用,是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169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经验。方法 2001年3月-2005年12月,实施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169例,其中静脉曲张位于左侧151例,右侧6例,双侧12例;采用经腹腔途径手术133例,经腹膜后途径36例,对手术操作要点、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除1例经腹膜后途径因未找到曲张静脉而改开放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33.2min,平均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4.6h,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1d,两种途径无明显区别。术后25例(14.9%)出现同侧阴囊气肿,2例(1.2%)仍有明显静脉曲张。106例随访3-48个月,5例(4.7%)复发,其余获成功,成功率为95.3%。3例(2.8%)出现同侧睾丸鞘膜积液。14例不育者中,10例(71.4%)术后精液复查示有明显改善。结论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经腹腔与经腹膜后两种途径各有其优缺点。经腹腔途径技术容易掌握,适应于双侧病变、肥胖者及有腹膜后纤维化患者;而经腹膜后途径不干扰腹腔,但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适合盆腔粘连及开放或经腹腔手术失败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肾母细胞瘤(adult Wilms’tumor,AWT)的临床诊断、鉴别及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3例AWT的临床特点、病理资料与诊治情况。结果 3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辅以化疗,随访1~4年,仍生存。结论 AWT术前与其他肾脏恶性肿瘤不易鉴别。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肿瘤,术后根据病理分期辅以放疗和化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