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共50个动脉瘤栓塞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0个动脉瘤中完全闭塞38个,闭塞95%以上7个,闭塞90%以上4个,栓塞失败1个,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死亡1例,23例随访3~8个月无复发。结论:对破裂颅内动脉瘤采用可脱性弹簧圈进行血管内栓塞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早期栓塞及有效的术后处理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邓航  莫万彬  罗毅 《重庆医学》2011,40(13):1302-1303,1354
目的 探讨广谱抗肿瘤药阿霉素对脑胶质瘤术中及术后控缓释局部重复化疗的效果.方法 对手术治疗的胶质细胞瘤Ⅰ~Ⅱ级18例,Ⅲ~Ⅳ级14例患者于术中垫以含有阿霉素2.5~10 mg溶液的明胶海绵,并留置ommaya化疗泵于瘤腔,术后1~8周开始由ommaya泵注入阿霉素,每次2.5~5 mg,间隔6~8周,1年后间隔4个月,...  相似文献   
13.
翼点入路对Heubner‘s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对Heubner's回返动脉的显微解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具(20侧)红色乳胶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灌注头颈部标本Heubner's回返动脉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测。结果:Heubner's回返动脉起始部多位于大脑前动脉的前交通动脉平面之远、近侧2mm范围内,而后依次是发自A1和A2。起始部常与大脑前动脉平行伴行,其行程多位于大脑前动脉的上方。其管径及走行方向的变异易被误认为大脑前动脉。结论:Heubner's回返动脉出现恒定,但管径、数目及走行可有变异。经翼点入路在大脑前动脉下臂解剖可减少损伤Heubner's回返动脉。  相似文献   
14.
脊髓内肿瘤,多位于颈、胸段,手术难度大,部分会加重脊髓功能障碍,甚至影响生命。2 0世纪5 0年代,多主张做椎管减压术,直到2 0世纪70年代激光及显微手术的应用才有很大的发展[1] 。我科自1999年以来收治颈胸段髓内肿瘤18例,在显微镜下17例得到了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效果较好。临床资料18例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6~6 6岁,平均34 72岁,病程3~72个月,平均16 3个月。临床表现按术前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分类:轻型4例,受累肢体肌力Ⅲ级,有肢体麻木,易跌跤。中型8例,受累肢体肌力Ⅲ级,明显疼痛和不适,生活受影响,部分不能自理和肌萎缩,无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前颅底沟通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前颅底沟通瘤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学资料,其中8例行单排螺旋CT扫描,21行64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均行采用多平面重组(MPR)处理。结果:螺旋CT诊断颅-鼻沟通20例,颅-鼻-眶沟通8例,颅-鼻-眶-口腔沟通1例,64层螺旋CT的MPR图像可以清楚显示肿瘤主体的部位、沟通途径、范围及比邻关系。结论:64层螺旋CT薄层及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诊断前颅底沟通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常见的颅内出血性疾病^[1]。导致术后血肿复发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1月-2012年1月我院8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临床资料,研究术后脑中线移位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资料男 4 3例 ,女 2 4例 ,共 6 7例。 50岁以下 12例 ,51~ 6 0岁 2 3例 ,6 1~ 70岁 2 4例 ,71~ 78岁 8例。年龄(59 98± 10 15)岁。出血部位壳核外囊部位 34例 ,基底节内囊部 2 8例 ,皮质下 2例 ,小脑 3例 ,11例破入脑室。小脑出血为 15、18、2 3ml,其他部位为 4 3~ 116ml。深昏迷 2 1例 ,浅昏迷 4 3例 ,嗜睡或蒙胧 3例。一侧瞳孔散大 2 8例 ,双侧瞳孔散大 2例 ,偏瘫 57例 ,失语 6 5例 ,呕吐 59例。 2 9例 6h内手术 ,35例 6h~ 3d内手术 ,3例 3d后手术。手术方式及结果呼吸平稳者静脉复合麻加局麻 12例 ,呼吸不平稳者气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脑室-心房(V-A)分流术在脑室-腹腔(V-P)分流术后分流管腹腔端堵塞的交通性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曾行V-P分流术或分流管腹腔端调整术,腹腔端仍堵塞的病人改行V-A分流术。结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及症状有所改善者共22例,有效率为95.7%;症状无改善、效果不佳者共1例,无效率为4.3%;手术并发症率为4.3%。结论对于因腹腔端梗阻导致脑室腹腔分流术(V-P)失败的交通性脑积水,V-A分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特点、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一颌下联合入路显微切除5例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入路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5例均经术中证实,术后病理确诊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5例肿瘤中,全切除4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经枕下乙状窦后-颌下联合入路能良好显露、安全切除颈静脉孔区哑铃型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术中应注意保护好后组颅神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神经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对58例脑神经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切除51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除2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外,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改善23例,较术前加重4例,无明显变化31例。随访存活1年以上、且影像学明显改善37例,最长生存期69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6例,16例患者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神经胶质瘤效果满意,显微手术以其损伤小,适应证宽,全切除率高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