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笔者所在医院1981-05~2007-07对57例侵犯气管隆突或主支气管、肺动脉、上腔静脉的中心型肺癌分别施行气管隆突和主支气管袖式切除成形及部分肺动脉、上腔静脉袖式切除成形手术,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正>总结分析笔者所在科自1992年以来对19例陈旧性支气管断裂患者的外科处理经验教训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8~44岁,平均28.3岁。分别为交通事故、车祸、坠落、工矿及生活中意外塌方事件等致伤,所有患者入科后均经纤维支气管镜确  相似文献   
33.
疼痛的基础与临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疼痛流行病学研究开始 ,详细探讨并叙述了疼痛的产生、定义、分类、解剖及生理 ,诊断与治疗 ,护理介入的时机和方法等与之相关的问题 ,并从现代护理及治疗学角度 ,谈到了急、慢性疼痛新的治疗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4.
八十年代初Kirllin[1]提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循环血液中多种细胞成分与非生物相容性的人工材料进行界面接触时可以激活人体内的补体活性颗粒样物质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成分,由这诸多种因素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造成组织器官损害。近年来分子免疫研究证实[2],SIRS也是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在一系列炎性瀑布启动过程中,已知有多种免疫分子参与。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CPB诱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 1.1 炎性瀑布的激活 1.1.1 炎性细胞因子的激活:CPB期间血液内细胞成分与人工材料的持续性接触,使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等,受内原性刺激产生旁分泌(paracrine)和自分泌(autocrine)出的小分子(小于80kD)糖蛋白即细胞因子。细胞因子的mRNA分子不稳定,一旦合成即很快分泌出来,转录与激活作用十分短暂,而且呈自限过程。当刺激停止,合成也随即停止。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处理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性。方法:轭生分析5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临床分型、病理检查结果、围手术期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等方面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手术后并发危象9例,死亡3例,气管切开30例,纵隔感染3例。术后随访的49例中症状完全缓解81.5%,部分缓解10.8%,总缓解率92.3%。结论: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手术时机,掌握恰当的抗胆碱酯酶药量有利稳定病情。为防止术后出现猝发肌无力危象可适时作气管切开,但掌握切开的时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围手术处理因素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作用及其对手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临床分型、病理检查结果、围手术期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辅助呼吸等方面对手术结果的影响。结果 手术后并发危象 9例 ,死亡 3例 ,辅助呼吸时间 (0~ 96 0h) ,平均 12 1h。气管切开 11例 ,纵隔感染 5例。术后随访的 4 9例中 ,症状完全缓解 4 0例 (81 6 % ) ,部分缓解 5 (10 2 % ) ,总缓解率 4 5 (91 8% )。结论 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原因是Os serman分型在Ⅱb 型以上 ,术前抗胆碱酯酶用药不规律 ,手术后有效的呼吸辅助类型的选择、呼吸道的管理及其肺部并发症防治 ,手术时机选择的恰当与否 ,有无合并胸腺肿瘤等因素。为防止术后出现猝发肌无力危象 ,可适时作气管切开 ,但掌握切开的时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37.
254植入左心辅助装置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日益增多 ,美国每年大约有 6万名患者被诊断患有此病。尽管这些患者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然而每年仍然有近 2 5万患者死于心衰。虽然心脏移植是治疗此病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是 ,由于心脏供体的短缺 ,使得替换性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早在 1 994年左心辅助装置( L VAD)被用作心脏移植的过渡性装置以来 ,LVAD被证实是心脏移植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从 1 994年美国国家食品和药物行政部门初步认可这一装置可以作为心脏移植前的替代装置以来 ( 1 995年获得了正式批准 )。许多作者详细谈到了使用 L VADs的护理经验 ,但是…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非开胸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13例 6 0~ 80岁食管癌、贲门癌行非开胸手术治疗。其中食管内翻拔脱术 6 2例 ,上段胸骨劈开加食管内翻拔脱 2 7例 ,下段胸骨劈开食管内翻拔脱 7例 ,经腹贲门癌切除 17例。手术效果与同期开胸手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全组病人均获切除 ,平均手术时间 2~ 3h。与开胸手术相比 ,术后血氧饱和度下降幅度小 ,恢复时间短 ;肺部感染率下降到 6 2 % ,输血量减少至 2 0 0~ 40 0ml ,死亡率下降到 1 8%。结论 非开胸食管切除术是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9.
病人 男,49岁。1983年3月因劳累性心悸、气闷4年,肢体瘫软1周,诊断风湿性二尖瓣狭窄。行闭式二尖瓣扩张术,二尖瓣瓣口经2次扩张至30cm,无反流;术后1个月痊愈出院。1990年11月病人因反复发热,出现心悸、闷气再次来院就诊。诊为二尖瓣狭窄,伴左房血栓,心衰III度。经充分术前准备,1991年1月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置换C-L27mm机械瓣一枚并清除左心耳血栓57g;主动脉阻断108min。术后因渗血较多,再次进手术室止血。术后96h开始口服华法林,30d治愈出院。1994年3月病人因吞咽困难1月余,加重1周,第3次入院。纤维内窥镜活检诊断…  相似文献   
40.
作者对16例重症法乐氏四联症右室流出道跨环补片材料进行改进。先用自体心包加宽右室流出道,再对右室漏斗部分加盖涤纶补片或涤纶人造血管。术后渗血少,血流动力学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