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超声刀免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4例中转开腹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丝线和Ultracision G220型超声刀,不用钛夹,在腹腔内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中转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913例患者行无钛夹LC的临床资料。结果:913例患者中14例中转开腹,中转率1.6%。结论:术中轻柔操作,辨明胆囊三角区结构,必要时及时中转开腹是避免LC严重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2.
消化系统肿瘤作为一种严重威胁现代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种因素共同参与的复杂过程。 miRNA是一种长度为(22~25)个核苷酸内源性非编码的小分子单链RNA,它会参与机体细胞发育、增殖及分化、凋亡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进程。本文主要对miRNA与消化系常见肿瘤细胞凋亡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低分子量肝素预防ERCP后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疗效及机制.方法比较假手术组(S组)、ERCP组(E组)及LMWH预防组(H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ET),一氧化氮(NO),淀粉酶及胰腺组织p65 mRNA水平.结果 E组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10.0%,1/10),明显高于H组和S组(均为0,0/10)(P<0.05).E组大鼠血清IL-6,ET,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H组和S组(P<0.05).E组大鼠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H组和S组(P<0.05).E组大鼠p65mRNA表达明显强于H组和S组(P<0.05).结论 LMWH可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胰腺微循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4.
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模式选择与评价(附703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与评价三种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指征及优劣性。方法总结2000~2005年703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LECBD)组、内窥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组,对其手术效果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无胆管损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laparoscopic exploration of common bile duct+T-tube drainage,LECBD-TD)/肝叶切除(l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的比例逐年分别为0,0.8%,6.1%,16.8%,31.3%,49.2%。胆漏发生率传统开腹组为3.3%,LECBD-TD/LH组为7.4%,胆漏除1例需急诊手术外其余均行引流管引流2~6d治愈。结论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模式正在迅速地发生改变,特别是LECBD-TD/LH的比例在逐年升高。我们认为,在传统开腹手术作为保障的前提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肝叶切除、T管引流术可能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预防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65例SAP病例随机分为两组:(1)常规治疗组(C组)130例,(2)LMWH治疗组(常规治疗加LMWH治疗,LT组)135例。分析对比两组APACHEⅡ评分、胰腺CT坏死程度、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胰性脑病的发生率、死亡率、治愈率、平均住院日。结果(1)治疗2周后LT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2)治疗1、2周后,LT组胰腺CT坏死程度均较C组明显减轻。(3)治疗1、2周后,LT组血、尿淀粉酶均明显低于C组(分别P<0.05,P<0.05,P<0.001,P%0.001)。(4)LT组胰性脑病的发生率(2.2%)显著低于C组(10.0%),LT组死于胰性脑病者(0.7%)亦显著低于C组(4.6%),分别P%0.01, P<0.05。(5)LT组死亡率(10.0%)显著低于C组(30.6%);LT组治愈率(90.0%)显著高于C组(69.4%)(均P<0.001)。(6)LT组平均住院日(30±8)d明显低于C组(43±11)d,P<0.001。结论LMWH可抑制胰酶的释放,减少脑神经元细胞凋亡和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降低胰性脑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6.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南方常见的肝胆疾病,但肝脏尾叶结石在临床发病率较低,且其位置特殊,术前常不易诊断,容易误诊,手术处理较为困难。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对22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施行手术治疗。其中伴尾状叶胆管结石者18例,占8%。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非手术治疗的5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年龄、伤情、病例选择情况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成功55例,中转手术3例,平均住院19 d,治疗成功率为96.3%。【结论】非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脾破裂有其可行性和重要意义。重视B超及CT检查在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中的作用,严格合适地选择病例,合理的治疗及早期严密的监测是提高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及诊疗体会(附3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特点并总结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3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中,19例行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1例后治愈,其余18例均保守治疗治愈;手术治疗13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小儿患者具有独特的解剖和生理学特点,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过程中,在严格遴选病例后,非手术治疗有较高的成功率。在行手术治疗时应以挽救生命为第一位,对腹部脏器损伤的处理应尽可能保留器官的最大功能。  相似文献   
49.
回盲部炎性假瘤(附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回盲部炎性假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回盲部炎性假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无1例确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1例,诊为炎性肿块,行右半结肠切除6例,右半结肠及部分乙状结肠切除1例。回盲部切除1例。结论:炎性假瘤症征无特异性,术前确诊困难。结肠镜检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以手术为主,确诊行回盲部切除术;对不能除外盲肠癌者,则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50.
胡秀红  范钦桥  黄麦翠 《医学信息》2009,22(8):1578-1579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51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同时对51例同类术式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二组之间的临床效果.结果 循证护理组的效果优良率、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P<0.05),同时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结论 循证护理不仅能提高肝内胆管结石术患者的预后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护理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