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天津市区3~14岁儿童脉冲振荡法呼吸阻抗正常值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 7月~ 2 0 0 0年 4月在天津市内六区随机抽样 ,对12 2 0名 3~ 14岁健康儿童进行脉冲振荡肺功能 (IOS)检测 ,旨在探讨儿童脉冲振荡法测定呼吸阻抗的特点 ,并建立儿童正常参考值及其方程式 ,以便于临床应用。对象与方法 符合相应年龄身高、体重的 3~ 14岁健康儿童 12 2 0名 ,男 6 0 6名 ,女 6 14名 ,每递增 1岁列为 1组。无心肺及其它疾病史 ,近 4周内无呼吸道感染史 ,体检心肺无异常。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脉冲振荡测定仪。受试者坐位 ,含口嘴 ,夹鼻 ,平静呼吸 4 5~ 6 0s,重复测定 2~ 3次 ,择优评估。测定参数包括…  相似文献   
73.
人们认识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已二十余年,但对本病的治疗仍无良策。近几年通过深入研究,认为肺表面活性物质(SAM)缺乏是引起ARDS病理生理改变的内在因素,ARDS与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临床和病理生理十分近似,应用SAM制剂治疗IRDS已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理论上SAM制剂治疗ARDS也应该有效。临床上应用该类制剂治疗本病尚属于初期摸索阶段。本文就ARDS的发病机制,继发性SAM缺乏,SAM之体内代谢及其功能,应用SAM治疗ARDS的动物试验,临床应用本制剂治疗的现状和今后展望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74.
75.
原发肺结核钙化淋巴结所致之长期发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我们在临床中曾遇少数长期发烧病儿,多方检查找不出发烧病因,X线胸片仅显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钙化。曾接受多种抗菌素治疗(包括中药)无效,予抗痨药后发烧于短期内退至正常。这种情况值得重视。兹报告8例,供参考(附表)。病例举例例1 8岁,不规则发烧3个月,多在下午,体温38—39℃,伴有一声声咳嗽、无痰、食欲差、精神不振、无关节痛史。4岁时患过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在本院规则治疗2年痊愈。  相似文献   
76.
纤毛不动综合征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哮喘缓解期患儿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告16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常规肺功能和小气道功能测定结果。男10例,女6例,年龄8~14岁,病程半年~12年。临床诊断为外源性支气管哮喘。测定表明MVV%、FEV_1%、PEFR、V_(50)/Ht和V_(25)/Ht降低例数分别为5例、6例、3例、3例和11例,提示小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而且在常规肺功能基本正常10例中仍有5例有小气道功能减退。本文讨论哮喘缓解期小气道功能异常的存在和影响程度,鉴于在完全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存在小气道功能异常。以及过敏性鼻炎具有促使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潜在危险,认为加强小气道功能异常的早期防治对哮喘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与哮喘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9.
有关小儿肺炎的几个临床问题的现今观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范永琛 《临床儿科杂志》2001,19(6):323-324,333
过去十年,有关肺炎发病、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变化,今择有关临床重点概述如下。 一、小儿肺炎病原学临床估计 院外感染的肺炎病原学长期困扰着医师,有人认为48%的门诊和50%~60%的住院肺炎病人不能得到确切的病原学诊断,另有作者认为小儿院外感染性肺炎90%为  相似文献   
80.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非抗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期低剂量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治疗哮喘、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等慢性炎症性疾病已有较多报道。目前MA的非抗菌作用正日益引起关注。近几年的研究表明,MA除抗菌作用外,还具有通过类似激素样的抗炎机制减轻哮喘症状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道黏液分泌等非抗菌作用;另外,MA对渗出性中耳炎的作用目前已经肯定,并有报道MA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和癌症有效,其作用机制尚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