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3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47篇 |
内科学 | 13篇 |
外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32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6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对于手完全性撕脱伤。我院采用双蒂桥式皮瓣修复,保留了手的完整结构,此法便于基层医院应用。现介绍如下:典型病例男,38岁,于1991年3月23日在工作时不慎被压床压伤左手.造成三、四、五掌指关节以下离断伤,食指近节、指间关节离断伤,拇指皮肤有两处撕裂伤口,甲床撕裂伤,手掌测及背侧皮肤已完全撕脱,手部肌腥筋膜均完全外露,部分骨间机挫灭,创面流血不止。急诊入院后,行急诊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行彻底的清创,剪除无活力之挫灭组织,彻底止血,用Garamycin冲洗创面后,在上腹部斜形做一长约12cm的切口,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特左… 相似文献
33.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几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腹膜透析血液动力学稳定、无需建立血管通路、残余肾功能保持的时间长、易控制高血压、心血管并发症少、腹膜透析过程中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相对稳定、通过腹腔内注射胰岛素 (RI)的途径控制血糖等优点 ,多数人认为腹膜透析较血液透析更适合于糖尿病患者。有研究发现 ,在透析开始前的 1到 2年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最快的时期 ,糖尿病患者尽早开始透析治疗有望延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但腹膜炎、营养不良、当前商品性腹膜透析液仍以葡萄糖作为渗透溶质 ,高渗透压 ,含糖量高。平均每个持续性不卧床式腹膜透析 (CAPD)患者每天吸收葡萄糖约 … 相似文献
34.
众所周知 ,心血管系统疾病 (CVD)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最主要的伴随疾病和首位的致死原因 ;有资料显示 ,在慢性肾脏疾病第 5期的患者中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约 5 5 %的死亡事件相关 ,缺血性心脏病和脑[1] 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分别比正常人升高 2 0倍和 1 0倍。终末期肾病 (ESR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清N端脑钠肽(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变化与血压、超滤量、心胸比例、水肿指数以及低血容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探讨NT-proBNP对MHD患者容量负荷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56例患者透析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的水平,对MHD患者NT-proBNP水平与血压、超滤量、水肿情况、透析过程中低血容量发生的次数以及心胸比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MHD患者透析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显著高于非慢性肾脏病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HD患者透析后NT-proBNP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下降(t=5.300,P<0.01),透析前后NT-proBNP的差值与脱水量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332,P<0.05)。MHD患者透析前血清NT-proBNP水平与血压、水肿指数和心胸比例呈正相关(均P<0.01),与低血容量发生次数呈负相关(r=-0.447,P<0.01)。MHD伴有高血压患者透析前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的透析患者(t=2.333,P<0.05)。血清NT-proBNP水平小于中位数MHD患者与大于中位数的MHD患者比较,收缩压明显偏低(t=2.437,P<0.01),临床低血容量发生率较高(x2=9.984,P<0.01),水肿发生率较低(x2=8.054,P<0.01)。根据NT-proBNP四分位数将MHD患者分为A、B、C、D4个亚组,4组患者心胸比例逐渐升高,其中A、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HD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并且与血压、心胸比例、水肿以及低血容量发生次数密切相关。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对判断MHD患者的容量负荷,调整干体质量,减少急性低血容量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不同补铁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炎症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口服铁剂改为静脉铁剂前后贫血、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变化。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7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服速立菲0.6g/d、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0)(9000-12000)IU/w2年半以上,血红蛋白(Hb)仍低于100g/L,改为静脉点滴科莫非或森铁能100mg(每次透析时)至预计总缺铁量,然后每2~3周静脉点滴100mg维持24个月以上,如果Hb大于130g/L减1/4 rHuEP0用量,回顾分析口服治疗和静脉治疗初、12个月和24个月连续3个月患者Hb、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铁蛋白(SF)、rHuEP0用量,以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口服治疗2年中,患者平均rHuEP0用量(9863±655)IU/w,Hb(95.60±9.74)g/L,TSAT(15.30±2.45)%,治疗初、12个月、2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改用静脉铁剂后2年中,患者平均rHuEP0用量减少至(7416±437)IU/w,Hb上升至(122.60±11.60)g/L,TSAT上升至(31.30±3.35)%,与口服铁剂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较治疗初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24个月较12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IL-6、TNFα在口服或静脉补铁期间、改用静脉铁剂前后变化均无显著性(P〉0.05),MDA在口服铁剂期间变化无显著性,平均值(7.83±4.85)ng/ml,改为静脉铁剂后上升至(13.42±7.15)ng/ml(P〈0.05),其中治疗12个月较治疗初显著升高(P〈0.05),24个月较12个月差异无显著性(P〉0.05)。SF在改用静脉铁剂前后变化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由口服铁改为静脉铁2年后贫血纠正,铁缺乏改善,炎症反应无明显变化,氧化应激反应加重。 相似文献
37.
医院获得性与社区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A-ARF)与社区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CA-ARF)在流行病学、病因学和预后等方面的异同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搜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94年1月-2003年12月诊断为ARF的成人出院患者临床资料,重新确认ARF诊断并进行相关鉴别,统计HA-ARF和CA-ARF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和预后指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二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205例确认ARF病例中,CA-ARF占59.5%,HA-ARF比率在后5年显著增加(P〈0.05)。HA-ARF中59.0%为外科系统患者,49.4%为手术后并发症,36.1%与多病因相关;CA-ARF中,70.5%为内科系统患者,91.2%与单病因相关,差异均显著(P均〈0.05)。HA-ARF和CA-ARF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62.7%和23.0%,肾功能恢复率分别为20.6%和67.2%,差异均显著(P均〈0.01)。HA-ARF患者少尿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率、机械通气率、急性肾小管坏死-个体严重程度指数(ATN-ISS)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均显著高于CA-ARF患者(P均〈0.01)。MOF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HA-ARF和CA-ARF预后的共同危险因素,少尿和高龄分别是HA-ARF和CA-AR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CA-ARF占ARF比率总体高于HA-ARF,但后年来CA-ARF发病率显著上升,CA-ARF病因相对单一,预后较好,而HA-ARF病因复杂,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及其对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的方法测定4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血清IL-6和TNF-α水平.计算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100g/L时所需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剂量.研究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剂量的因素。结果 (1)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2)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剂量的因素是血清IL-6和TNF-α炎症介质。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炎症反应,其炎症介质水平的升高与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剂量的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探明GPSD蛋白分子Tnephrin、Podocin、CD2AP、α肌动蛋白4(α-actnin-4)以及其它与QPSD相关蛋白分子并进一步确立GPSD的“拉链式”结构使人们认识到GPSD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关键结构,是真正的“分子筛”滤过屏障。上述蛋白分子组成改变和戚相关基因的突变可以导致蛋白尿和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40.
十多年来,由于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免疫组织——淋巴组织各种疾病的研究。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immunoblastic lynpha-denopathy)是免疫组织发生的一种疾病,在一个时期中,一部分曾被误诊或怀疑为恶性淋巴瘤。近十年来,才逐渐认识到本病为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但其各种特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报道一例临床病理、尸检、组织化学、细胞学、电镜及免疫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