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PECS)阻滞Ⅰ+Ⅲ在乳腺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东莞市寮步医院行乳腺区段切除术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术中,对照组采用1%利多卡因局麻,而实验组在超声引导下行PECS阻滞Ⅰ+Ⅲ....  相似文献   
72.
浅谈从夹脊穴论治胃肠神经官能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珍明  范志勇 《陕西中医》2008,29(3):334-335
目的:探讨从夹脊穴论治胃肠神经官能症。方法:从胃肠神经官能症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华佗夹脊穴循行及其治疗方面的特点进行论述。结论:夹脊穴在胃肠神经官能症有特殊治疗作用,此病运用夹脊穴进行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正>成功构建膝骨关节炎的模型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途径之一,针灸在治疗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尤其体现在细胞因子方面的观察研究较透彻。本文就目前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构建,常见细胞因子的观察及不同针灸方法对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模型的构建1.1非手术造模1.1.1天然造模Silberberg等[1]首先发现C 57黑鼠有天然生成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74.
【目的】测量两种腰椎脊柱推拿手法产生咔嗒声时的推扳力大小,为手法量化提供基础参考值。【方法】使用压力测量系统,记录两种手法操作时产生咔嗒声时的推扳力大小。【结果】两种手法左右侧推扳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拉旋转斜扳法所用的推扳力显著小于腰椎斜扳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法比较结果提示,提拉旋转斜扳法为具有更符合人体生物工程特点、更安全、更具低能量消耗的手法。  相似文献   
75.
本文探讨了《医宗金鉴》对岭南林氏正骨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的影响。林氏正骨流派在重视人体解剖结构,注重八法中摸法的精确运用,筋骨并治和内外相辅治疗等方面继承了《医宗金鉴》主要的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独创了以"爆发力"为特色的南派正骨手法,推动了中医骨伤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经腰椎斜板法治疗后效果不佳患者改用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入选患者采用腰椎斜板法治疗,观察疗效并探讨疗效与年龄性别病程的相关性,后将治疗失败患者43例改用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采用腰椎斜扳法治疗时,56例患者有效率约23.21%,其与年龄性别病程无相关性,43例疗效不佳患者再经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后约79.07%患者有效,其中尤以左后、右后和极外侧突出类型的患者改善明显。[结论]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具较好的临床疗效,未来可借助生物力学以及影像学方面探究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77.
分别从"筋为骨用"的中医理论溯源、对模型构建的指导、生物力学基础等入手,分析韧带、肌肉、软骨等筋性组织的力学变化在膝骨关节炎中的重要性,并从手法的作用目的、作用靶点及整合素途径分析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最终在于达到恢复膝部筋骨力学平衡,减缓软骨退变。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锻炼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理疗、针灸、熏洗、按摩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核心稳定性锻炼。治疗前后采用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 VAS 分别为(8.31±1.16)、(3.37±0.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6.30,P=0.00);对照组治疗前后 VAS 分别为(8.26±1.22)、(5.06±0.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2.19,P=0.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98,P =0.00)。治疗组治疗前后 Lysholm 膝关节量表评分分别为(32.92±4.21)、(60.19±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44,P =0.00);对照组治疗前后 Lysholm 膝关节量表评分分别为(34.82±5.58)、(53.49±3.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4.82,P =0.00);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16,P =0.00)。结论核心稳定性锻炼能进一步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9.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秉根  范志勇 《广东医学》2002,23(2):189-190
目的:寻求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更为理想的时机和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采用自体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病例,其中早期重建(<4周)12例,延期重建(4-8周)20例,晚期重建(16-56周)5例,术后随访1-7.5年,平均4年5个月。结果:早期重建优良率58%,延期重建优良率90%,晚期重建优良率20%,在ACL和内侧副韧带(MCL)联合损伤中,同时修复MCL,膝关节活动度比单纯重建ACL小,结论:自体骨-髌韧带-骨组织是目前最理想的重建ACL材料。延期重建,可减少术后膝关节僵直的发生,在ACL和MCL联合损伤中,无需修补MCL。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调整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垫枕背伸定点按压法,对照组采用屈膝屈髋垫枕整复法治疗。治疗前后根据X线片测量滑脱椎体前后位移、滑脱角变化情况,并对腰痛程度、神经损伤及生活障碍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80.0%,对照组疗效优良率为31.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过程中的几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滑脱椎体水平位移距离和滑脱交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调整手法疗效优于屈膝屈髋垫枕整复位手法;并能调整脊柱的动、静平衡状态,使其形成新的平衡,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