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将假设操作者输出力是适合的作为前提,研究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的手法力学特征与急性 骶髂关节紊乱患者基本资料的关系,为林氏正骨推拿手法标准化、规范化、传承与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应用 多点薄膜压力测试系统收集操作者采取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治疗急性骶髂关节紊乱过程的力学数据,统计力学 特征参数,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下肢后伸 定点按压法的基准预加载力应在120~150 N,基准最大发力值应在350~410 N,治疗男性患者的发力值较女 性大,年龄与预加载力及最大发力值皆呈正相关,与BMI 呈负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本试验以数据 化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揭示了操作者发力与患者基本资料之间的部分关系,为下肢后伸定点按压法标准 化、规范化提供实验依据或力学依据,也提示了操作者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BMI、病程等不同情况相应 调整发力。  相似文献   
52.
颈性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长期以来缺乏相应实验模型研究,以致缺乏相应的机制研究,本文从脊柱筋骨整体观、动静力失衡角度探讨颈性心绞痛动物模型的构建,并介绍建模后动力、静力因素的变化,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分析手法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后,发现仍存在许多方面没有存在统一认识,诊断的盲目性、轻视手法体查、对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手法运用的随意性、急性重症期的治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及主观盲目性。为便于规范操作,加强统一认识,以期为将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4.
捏脊疗法深入认识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捏脊本属于中医传统推拿手法之一,主要运用在小儿,近年来随着对捏脊疗法的研究深入,捏脊不仅运用在小儿,在内妇科的运用也甚广,临床运用时有单用捏脊治病,也有和其他疗法合用如针灸、中药内服等,现通过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与捏脊疗法相关的文献,对国内近20年对捏脊疗法的文献、临床及试验研究概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55.
以膝骨关节炎的临证诊治思维从“骨病治骨”到“骨病治筋”的转变。为立足点,诊治膝骨关节炎应以“骨病治筋”为要,从筋骨肉整体观、筋骨力学平衡、五脏相关理论-肝脾肾与筋肉骨相关性等角度分析,为膝骨关节炎的中医药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6.
膝骨关节炎的病理基础在于关节软骨的退变及骨刺的形成,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从可能引起膝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病变的各种相关炎症因素出发,并总结近些年来我国通过针刺干预关节软骨的退变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实验研究,旨在为进一步的临床和机理研究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57.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发病在于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这为CSA造模起着指导作用,从而为中医药对其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就对目前CSA模型的构造及中医药对CSA治疗的实验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治疗CSA的实验研究探明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8.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功效,一直以来被医家誉为治疗脾虚湿盛证的代表方,在临床各科均获得广泛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参苓白术散的组方规律、现代药理作用及其在临床治疗腹泻、小儿厌食、痿证、化疗后并发症属脾虚湿盛证进行分析,以对此方进行探讨。1组方浅析  相似文献   
59.
1血瘀与椎动脉型颈椎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中属“眩晕”、“头痛”、等范畴,本病多因软组织慢性劳损、椎间盘退变,骨刺导致椎动脉受压,使微循环障碍,加之长期伏案工作,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本病本虚标实:即肾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尤其血瘀伴随CSA的发生发展全程^[1],  相似文献   
60.
1导致颈性眩晕的相关因素分析1.1寰枢段因素和颈性眩晕的相关性寰枢段关节是旋转运动的中枢,和椎动脉供血关系密切,椎动脉在上颈区有3个弯曲,寰枢段的椎动脉常因头部旋转运动发生闭塞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另外基底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可导致反应性血管痉挛产生眩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