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1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查和萍教授从肝脾肾亏虚为发病的根本,虚可致外邪、瘀等痹阻筋骨、肌肉、关节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提出以祛湿通络,活血止痛为主,以调补肝脾肾三脏为辅的治法,临床上运用查氏膝痹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22.
PDS Ⅱ线是一种强度较高的可吸收缝线,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4年12月,在一些上肢复杂的骨折中,普遍应用了此线,临床效果良好。本文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回顾,总结该线的临床适应证及一些具体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3.
"咔哒"声响是中医推拿手法在整复过程中常出现的现象,多将其视为手法整复成功标志,医师在整复关节后都习惯问患者有无听到响声,也习惯告诉患者"复位",但是往往这一声响出现时,有些患者症状好转了,有些患者症状没有缓解,许多医生并不明白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背后存在一系列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咔哒"声响的发生有何意义?脊柱推拿中手法力的大小如何进行有效控制?不同手法所致"咔哒"声是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4.
25.
林应强教授认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是属于痹症,且外邪入侵滞留致经络不畅,故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重于治标而辅以治本。林教授于外运用以"爆发力"为特点的林氏正骨手法通窍筋骨,滑利关节,于内结合岭南气候除湿化热通痹,养肝柔筋,同时重视生活调理与适当锻炼。  相似文献   
26.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直是中医正骨手法治疗中的难点。笔者通过分析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过程中筋与骨力学平衡的中西医理论,提拉旋转斜扳法的操作技巧及生物力学效应,从筋骨力学失衡角度分析提拉旋转斜扳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思路及相关临床思考。  相似文献   
27.
由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剧烈,突出组织接近椎间孔等问题,传统推拿手法往往难达到好的疗效。笔者从中西医对该病发病过程的生物力学改变的认识,侧卧定点踩跷法的操作技巧及生物力学、神经效应等角度出发,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治疗思路及相关临床应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观察提拉旋转斜扳法操作时椎间盘应力及应变发生的变化规律,探寻手法治疗腰椎疾患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方法 在构建的L4~5节段腰椎模型上模拟加载提拉旋转斜扳手法,观察手法作用过程中椎间盘应力的分布及变化,髓核及纤维环的位移及应变。 结果 椎间盘应力变化从右后方开始出现,以弧形向周围传递扩散,应力的变化呈递减分布。椎间盘应变最小的位置在髓核偏后,以此为中心呈圆弧状向周围递增。应变最大的位置主要发生于纤维环,特别是椎间盘右侧外缘。 结论 手法操作中应力主要集中于后侧关节突关节,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相对较小,提示手法治疗是安全的。纤维环后外侧在操作中有较明显的应变,局部的位移变化可能是手法疗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30.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好发于人体多个部位,是颈肩腰背痛的常见病因。本文从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两方面对其治疗现状进行详细论述,并对今后的发展及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