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在脑动脉瘤开颅术中采用瑞芬太尼和硝普钠控制性降压效果。方法择期行脑动脉瘤开颅切除术患者30例,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和硝普钠组(N组),每组15例。两组于切皮前即刻开始降压,R组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0.7ug·kg-1·min-1,N组持续静脉输注硝普钠0.5-6.0ug·kg-1·min-1。使MAP降至术前基础值的70%左右(60-70mmHg)并维持至术毕,分别于控制性降压前(T0),控制性降压20min(T1)、40min(T2),术毕(T3)时记录MAP、HR,并于上述各时点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Hb、Hct、血乳酸(Lac)水平;记录开始降压至目标血压所需的时间,停降压药后MAP恢复的时间,以及术中的出血量,输血量。结果两组降压诱导时间,MAP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组比较,R组T1,T2时HR降低(P<0.01),R组出血量减少(P<0.05)。N组有4例患者使用艾司洛尔。N组T3时有2例患者发生反跳性高血压,R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术后均未见并发症。结论脑动脉瘤开颅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0.7ug·kg-1·min-1,控制性降压可控性好,降压及恢复平稳,且血液保护作用好于硝普钠。  相似文献   
32.
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上腹部手术病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持续泵注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时的循环变化及术后苏醒过程。方法6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组(F组)、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雷米芬太尼 硬膜外阻滞组(C组),观察术中循环功能、麻醉苏醒及停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R组与C组在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显著低于F组,R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7·5±4·1)min,呼之睁眼时间(10·1±4·7)min,拔管时间(12·5±5·0)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4·3±6·5)min,均较F组短,苏醒期质量C组优于R组和F组。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时,术中循环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加用硬膜外麻醉可提高雷米芬太尼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对全麻后恢复期寒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腹部择期手术恢复期寒战患者随机分为3组。A纽(对照组)、B组(布托啡诺组)、C组(哌替啶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监测ECG、SpO2、BP、MAP。记录寒战治疗前、治疗后5min、15min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给药前各组MAP、HR及SPO2均无显著差异;给药后,B、C组HR及MAP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SpO2稍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C组注药后5min SpO2显著下降(P〈0.05),B、C组治疗寒战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B组不良反应较大。结论:布托啡诺能有效治疗全麻恢复期寒颤,对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少,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哌替啶。  相似文献   
34.
舒适护理对消化道手术病人留置胃管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两种不同时机留置胃管病人的舒适度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护理,推行舒适护理。[方法]对164例消化道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舒适需求调查,观察不同时机留置胃管时病人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恶心呕吐、误入气管发生率以及舒适程度的比较。[结果] 93 .9%的病人希望在全身麻醉下留置胃管;对照组病人留置胃管时、留置胃管后血压、心率有较大波动,而实验组的波动则不明显,而且两组病人的血压、心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两组病人置管一次成功率及所用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两组病人恶心呕吐、误入气管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或P <0 .0 5 )。舒适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结论]全身麻醉下留置胃管符合病人的舒适需求,并且极大地提高了消化道手术病人置管舒适度。  相似文献   
35.
范圣登  袁岩  张永俊  何晓峰  洪涛 《江苏医药》2013,39(11):1322-132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射频消融: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定位穿刺,置入射频电极,测阻抗在150-250Ω时,分别用高频(50Hz)低电流(0.5-2.0 mA)行感觉测试和低频(2 Hz)高电流(0.5-2.5 mA)行运动测试后行60℃、70℃、80℃分别治疗60 s,然后再用90℃治疗120 s.臭氧治疗:射频结束后拔出电极,置入穿刺针芯继续刺入椎间盘髓核内,抽臭氧5-10 ml,缓慢推注;退针至椎间盘外硬膜外前间隙,注入消炎镇痛液10 ml.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随访4次,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9.2%、87.5%和89.6%,优良率分别为70.8%、60.4%、77.1%和75.o%.无不良反应.结论 射频消融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稳定可靠,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在老年患者选择丙泊酚诱导用量的指导价值.方法 全麻老年患者40例,年龄65~7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A组在BIS监测下缓慢推注丙泊酚,使BIS值降至40~50时停止;B组根据经验使用丙泊酚1.5~2 mg/kg.两组均复合维库溴胺0.1 mg/kg,芬太尼3μg/kg后行气管插管.连续监测围诱导期的血压(BP)、心率(HR)和BIS;记录丙泊酚的用量和BIS值.结果 A组诱导用丙泊酚总量平均(1.33±0.50)mg/kg,明显少于B组的(1.62±0.70)mg/kg(P<0.05);B组BP和BIS值均明显降低于A组(P<0.05).结论 BIS监测能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丙泊酚诱导用量;在老年全麻患者,诱导用丙泊酚(1.33±0.5)mg/kg,既能取得足够的麻醉深度,又能维持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38.
小剂量氯胺酮对丙泊酚镇静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小剂量氯胺酮对丙泊酚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在硬膜麻醉外择期行下肢、会阴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 氯胺酮组。结果与给药前比较,丙泊酚组MAP及HR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丙泊酚 氯胺酮组改变不明显,镇静过程中出现手动、多语、SpO2给药后一过性下降丙泊酚 氯胺酮组较丙泊酚组少,清醒时间长。结论认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硬膜外麻醉中镇静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9.
氯胺酮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的麻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ASAⅠ或Ⅱ级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均分为芬太尼组(F组)、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雷米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RK组)。依据病人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强度调节用药量。观察术中循环功能、麻醉苏醒及停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R组在气管插管、切皮、麻醉维持期间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显著低于F组与RK组。RK组在麻醉维持期间平均动脉压及心率低于F组。RK组病人术毕呼吸恢复时间(7.2±3.6)min、呼唤睁眼时间(10.1±3.4)rain、拔管时间(12.9±7.1)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4.9±4.6)min,均比F组明显缩短,与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K组苏醒期质量优于R组和F组。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雷米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麻醉时,术中循环稳定,术后苏醒迅速,小剂量氯胺酮可提高雷米芬太尼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择期胃癌手术患者40例,年龄35~60岁,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全麻组(R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E组)。观察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1)、腹腔探查时(T2)、手术1h(T3)、2h(T4)和拔管后10min(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HRV各参数: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比(LF/HF)、总功率(TP)。结果与T0时相比,E组T3和T4时TP下降(P<0.05),低频百分率(LFR)、高频百分率(HFR)、LF/HF变化不明显;R组TP、LFR均明显下降(P<0.01),LFR、LF/HF低于E组(P<0.05或P<0.01)。E组T2时HFR明显下降(P<0.01),TP、LF/HF升高不明显;R组TP、HFR明显升高(P<0.01),而LFR、LF/HF明显下降(P<0.01)。E组HR在T2时与术中比有明显升高(P<0.01),R组HR在T2~T4时明显下降(P<0.01)。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可维持植物神经的均衡性。雷米芬太尼显著兴奋迷走神经,易致交感-迷走神经失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