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1 前言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居癌症发病率和死因之首,全球每年发病约250万人,每年有超过160万人死于肺癌[1].在我国肺癌的发病形势更加严峻,2010年新发肺癌 605,900人,死亡486,600人[2].估计2015年我国将新发肺癌733,300人,死亡610,200人[3],绝对数均排在世界第一.对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外科切除是治愈的主要手段[4],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大约80%的肺癌无法通过手术切除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多数肺癌患者在传统的放化疗中获益有限,因此许多新的局部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包括局部消融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2.
背景与目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大、肝脏血管图像清晰.多角度三维显示等特点,对肝脏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已显示出重要价值。目前对于多层螺旋CT肝脏血管三维成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肝脏肿瘤、肝移植术前评价及肝脏血管系统解剖,对于指导肝癌动脉化疗栓塞的研究仍然有限。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肝癌患者肝脏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h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图像.探讨MSCTA在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的临床指导作用。方法:本组50例肝癌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肝脏双期增强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al intensitypmjection,MIP)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重建技术行肝动脉、门静脉血管成像,再经股动脉插管分别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膈动脉DSA造影及TACE治疗,对比分析肝癌MSCTA与DSA图像。结果:肝动脉解剖分型和肿瘤供血动脉来源的DSA与MSCT的MIP、VRT血管成像显示符合率达到100%,χ^2检验,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而对肝动门脉瘘及门脉癌栓的显示MSCTA比DSA更有优势。结论:MSCTA检查无创、简单易行,其图像的三维重建立体感强,可准确提供肝动脉、门静脉及肿瘤供血来源等信息,对指导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对肝转移瘤以拓僖联合超液化碘油进行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8例肝转移瘤患者以拓僖为主的化疗药物联合超液化碘油进行化疗栓塞(TACE)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经拓僖为主的化疗药物联合超液化碘油进行TACE治疗后,总有效率78.6%(22/28).主要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肝功能损害,以Ⅰ、Ⅱ度为主,其次是发热、恶心呕吐及腹泻.结论以拓僖为主的化疗药物联合超液化碘油进行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转移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04.
19例、发热16例、术后疼痛17例及局部出血1例,肺部病灶处理过程中出现出血3例、气胸2例、气促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患者近期平均生存期(11.5±1.1)个月.结论 微创治疗技术的综合运用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肺转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三维重建方法探讨成人冠状动脉的形态、结构、变异及其与临床冠心病(CA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用Toshiba Aquilion 16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工作站Vitrea 2软件三维重建,观察、测量成人冠状动脉的分支、位置、形态及其变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成功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057例,其中以右优势型为主,共793例;左优势型126例;其他(包括均衡型和变异)138例.MSCT能够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的多种变异,但对冠状动脉瘘的特征未能准确表现.左优势型的冠心病发病数似相对较少;但左冠状动脉主干发出角度较大,主干较短.冠状动脉开口于冠状动脉窦之外的变异与冠心病发生有正相关性.结论 MSCT能够大体准确地显示冠状动脉三维形态结构,但尚不能完全取代基础解剖学;冠状动脉的某些形态、结构变异可能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促进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结节及癌结节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0例肝硬化单个或多个可数结节患者的共计500个结节灶行16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计算CT灌注参数,对其中动脉血供增加者,共61例行穿刺活检,其结果不典型增生结节24例,肝细胞癌25例,随后均行手术治疗.[结果]癌结节组,不典型增生结节组及肝硬化结节组间肝动脉灌流量,组织血流量及血容量呈递增趋势,而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肝动脉灌流量(HAP)在三组中均有显著差异,而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只在肝细胞癌小结节与肝硬化结节中有显著差异.[结论]肝硬化结节癌变时,局部血流供应增加,CT灌注成像BF,BV,HAP的测量有助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癌变结节,其中以HAP的鉴别诊断效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7.
108.
颅内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是近十年神经介入放射治疗技术的重要进展。目前微弹簧圈种类主要有 2种 :一种是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GDC) ,另一种是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别采用GDC和MDS共栓塞治疗了 3 0例动脉瘤患者 ,3 1个动脉瘤 ,对其治疗结果进行了随访分析。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3 0例动脉瘤患者中 ,男 1 9例 ,女 1 1例 ,平均年龄 4 5岁 ( 1 9~ 65岁 )。其中后交通动脉瘤 1 2个 ( 1例患者为双侧后交通动脉瘤 ) ,前交通动脉瘤 5个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 5个 ,颈内动脉C1 2段动脉瘤 6个 …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WHK-3系列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方法 实验材料采用新鲜离体牛肝,消融电极为北京为尔福电子科技公司生产的WHK-3系列(WHK-3 Ⅰ/Ⅱ)适形射频消融电极,子电极分为A、B两侧,每侧各有6个子电极.Ⅰ型主电极可导电,Ⅱ型主电极涂布绝缘材料,不导电.实验分为3组:(1)实验1:两种电极均采用双侧子电极均以伞长对称形式展开,对离体牛肝进行消融实验,对比消融坏死区域三维切面各径线的异同;(2)实验2:测试WHK-3 Ⅰ型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在双侧子电极以不同形式展开状况下,对比消融坏死灶平行于消融电极操作手柄的(X)切面A、B两侧子电极分布区域横径大小;(3)实验3:测试WHK-3Ⅱ型适形射频消融电极的适形性及其量化可控性,在双侧子电极以不同形式展开状况下,对比消融坏死灶X切而A、B两侧子电极分布区域横径大小.结果 在离体牛肝上,当双侧子电极以全长对称形式展开时,WHK-3 Ⅰ型及WHK-3Ⅱ消融电极均可以形成以消融主电极为对称轴的大约6 cm×6 cm×3 cm的消融坏死灶,两种电极没有明显差异.WHK-3Ⅰ型消融电极A侧子电极全长展开,B侧子电极半长展开时,可以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A侧横径均值为(3.24±0.32)cm,B侧横径均值(1.87 ±0.24)cm;当进一步缩短B侧子电极至不展开状态时,A侧横径无明显变化,B侧横径均值为(1.55±0.16)cm.WHK-3Ⅱ消融电极A侧子电极全长展开,B侧子电极半长展开时,可以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A侧横径均值为(3.27±0.35)cm,B侧横径均值(1.65±0.23)cm;当进一步缩短B侧子电极至不展开状态时,A侧横径无明显变化,B侧横径均值为(0.90±0.18)cm.结论 WHK-3系列适形射频消融电极均可以在离体组织上形成非对称的消融坏死灶,且具有一定的量化可控性,WHK-3Ⅱ更优于WHK-3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25例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治疗的患者在首次TACE术前及每次术后4~6周常规行MRI T1、WI T2、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并对肿瘤残余、坏死、肿瘤复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b值为1000 s/mm2时,肝组织、术前肿瘤组织、术后残余肿瘤组织、术后凝固性坏死组织、术后复发肿瘤组织的ADC值(mm·s-1·10-3)分别为:1.25±O.07、1.02±0.19、1.06±0.14、1.68±0.32、1.28±0.07.术后凝固性坏死组织ADC最高,其与其余各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3.25,P<0.05);术前肿瘤组织最低,术后复发肿瘤组织高于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残余肿瘤组织介于前两者之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可以评价肝癌TACE术后肿瘤组织的残余、坏死、复发情况,能为肝癌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