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骨窗开颅术后脑水肿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小骨窗开颅术后脑水肿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行幕上小骨窗开颅清除血肿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分析其脑水肿的治疗及其预后。结果术后CT复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颅内压正常者13例,颅内压轻度增高28例,中度增高11例,重度增高10例。术后颅内压的增高与血肿量呈正相关(P〈0.05)。结蒲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还可能发生严重的脑水肿。开始脱水的时机及脱水量的选择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两组(GCS>8分组和GCS≤8分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伤后24小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伤后24h内,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除TT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GCS>8分组与GCS≤8分组比较,上述6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急性外伤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微创碎吸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于本院采用微创碎吸引流术进行治疗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手术前及手术后7d及14d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结果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术后7d及14d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术前,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免疫黏附促进因子高于术前,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免疫黏附抑制因子低于术前,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碎吸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较大,术后患者这些指标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成年人视神经鞘直径(ONSD)超声解剖学正常值,探讨通过超声学方法检测ONSD评估颅内压增高的价值.方法 选正常体检者和神经外科门诊无颅脑及眼部等疾病的志愿者各50例为受检对象,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经眼眶测量受检者眼球后3 mm处ONSD;每侧检查3次,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成年人ONSD值为3.3~5.1 mm,平均为(4.6±0.4)mm;不同检查位置、性别、年龄及病例来源等的ONSD值无明显差别,各受检参数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球后3 mm处ONSD正常值是(4.6 ±0.4)mm,可为进一步探讨颅内压增高时ONSD的变化规律提供参考依据.B型超声检测ONSD具有非侵袭性、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46.
目的描述我国31个省份<18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的流行特征, 为优化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4月29日至2022年5月31日, 中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所有年龄<18岁的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对感染者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临床严重程度以及确诊病例发病至确诊时间间隔进行分析, 并分析不同流行阶段感染者的流行特征。结果研究期间, 我国共报告63 916例<18岁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 确诊病例14 777例(23.12%), 无症状感染者49 139例(76.88%)。月报告感染者数在2022年4月达到高峰, 为40 864例。感染者分布在30个省份的1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其中, 上海市(41 562例)、长春市(5 753例)和吉林市(3 888例)占全国报告总数的80.11%(51 203/63 916)。男性占54.34%;感染者年龄M(Q1, Q3)为10(5, 14)岁, 57.73%的感染者集中在6~15岁;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56.14%)。确诊病例的发病至确诊时间M(Q1, Q3)为1(0, 2... 相似文献
47.
目的建立还阳参UPLC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还阳参70%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329 nm。通过相似度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批还阳参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0.970~0.998;聚类分析将还阳参分为2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还阳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探讨用超声检查视神经鞘直径(ONSD)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可行性.方法 2008年7月至201 1年12月,选择颅脑损伤患者90例,按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60例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9~15分)作为试验组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3~8分)作为试验组2;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及神经外科门诊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不同时间用超声经眼眶检查各组眼球后3 mm处ONSD,超声检查后0.5~ 1.0 h腰椎穿刺测定颅内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入院后1,3,7,14 d,试验组1检查ONSD分别为(4.49±0.31)、(4.45±0.28)、(4.41±0.32)、(4.43±0.25) mm,颅内压分别为(78±16)、(83±17)、(90±15)、(82±14) mmH2O(1 mmH2O=0.0098 kPa);试验组2检查ONSD分别为(5.69±0.32)、(6.30±0.47)、(5.71±0.26)、(4.77±0.36) mm,颅内压分别为(230±22)、(269±21)、(228±13)、(147±22) mmH2O,对照组检查当天ONSD为(4.58±0.41) mm,颅内压为(88±10) mmH2O.入院后1,3,7,14 d,试验组1与对照组ONSD、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与试验组1、对照组ONSD、颅内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ONSD及颅内压无明显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颅内压变化不同,ONSD随颅内压的升高而增大,超声检查ONSD能反映颅内压的变化,是评估颅内压的新方法,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