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心理干预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8 年4 月—2019 年5 月武警北京市总队医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患者8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 例。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低 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8 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的差异,以及治疗第1、3、5 及8 周后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焦虑 状态改善率高于对照组(95.45% VS 79.55%)(P <0.05)。两组治疗前后HAMA、SAS 评分的差值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第1、3、5 及8 周TESS 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 分析,①不同时间点的TESS 评分有差别(P <0.05);②两组TESS 评分有差别(P <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 ③两组TESS 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别(P <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心理干预 治疗广泛性焦虑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紧张不安等忧虑情绪,服药后不良状况少,相对安全,进而提高患者的 依从性,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索以胶原海绵为支架,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为种子细胞,于体外构建工程化心肌组织。方法用胰酶消化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经初步纯化,然后接种于长方形片状胶原海绵中,将此细胞/胶原复合物置于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5 d,采用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方法评价该工程化心肌组织片的形态和功能。结果构建的工程化心肌组织片先是出现局部自发收缩,随时间延长,自发收缩区域增多、强度增大,整个心肌片出现同步收缩,此收缩活动可持续25 d。检测结果显示,工程化心肌组织内细胞间连接广泛存在,细胞多呈纵向分布,胞核呈长圆形;多数细胞胞浆内α-肌节肌动蛋白阳性;细胞间连接清晰可辨,细胞内的肌原纤维排列整齐,可见到肌小节结构和Z线。结论用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胶原海绵为支架,于体外可构建组织形态与生理功能类似于成熟大鼠心肌组织的工程化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43.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PC I)后预防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2月2006年2月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行PC I术患者497例,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分为A、B两组,A组199例,B组298例。B组采用常规抗凝、抗小血板治疗,A组在B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160 mg)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4 d。术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①A组发生急性血栓1例,无亚急性血栓形成,血栓发生率0.5%(1/199);B组发生急性血栓3例,亚急性血栓8例,血栓发生率3.7%(11/298),两组血栓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2/199),B组终点事件发生率为4.0%(12/298)。两组终点事件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③术前、术后1月,两组血细胞、血凝指标变化无显著差异。④A组穿刺局部血肿发生率为2.0%(4/199),B组穿刺局部位血肿发生率为3.0%(9/298),两组均无其它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PC I术后使用奥扎格雷能有效、安全预防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4.
邵虹  程何祥  王海昌  苑媛 《现代保健》2014,(12):135-137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首门桥梁课程,其教学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临床专业兴趣,奠定扎实的物理诊断和体格检查基本功。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尽可能缩短医学生成熟期和医学知识传承时间。为提高物理诊断教学效率,笔者总结出“暴露→定位→手法→结构、功能”这一教学思维主线,将其贯穿于授课始终,反复强调及应用于每项体格检查中,实用性强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5.
《物理诊断学》是医学生接触临床的首门桥梁课程,其教学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临床专业兴趣,奠定扎实的物理诊断和体格检查基本功。而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尽可能缩短医学生成熟期和医学知识传承时间。为提高物理诊断教学效率,笔者总结出暴露→定位→手法→结构、功能这一教学思维主线,将其贯穿于授课始终,反复强调及应用于每项体格检查中,实用性强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