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2010年第1季度为干预前基础数据,以2011年第1季度和2012年第1季度为干预后数据,从各时间段中随机选取甲状腺、乳腺、腹外疝手术病例各100份,统计、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综合干预成效。结果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干预后持续下降,由2010年的89.3%下降到2011年的55.0%和2012年的20.0%(P〈0.01),抗菌药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2.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监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20份手术病历,统计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情况,评价其合理性。结果:120份手术病历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有110例,占总体的91.6%。在这110例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患者中,抗菌药费为1000元以下的81例,占73.7%,说明大部分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价格相对较低廉,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共涉及31个药品,其中头孢菌素类最多,使用频次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头孢呋辛、头孢匹胺、甲硝唑、头孢噻肟和帕珠沙星。64.5%病历术前用药时间合理,92.7%病历术中用药合理,而45.5%病历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尚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在生理和病理性血管生成中发挥关键作用。由于恶性肿瘤生长离不开新生血管支持,因此抑制VEGF/VEGFR系统的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已成为肿瘤药物治疗重要手段之一。随着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生以蛋白尿为表现的肾毒性,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就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临床使用致蛋白尿的发生率、机制及临床诊治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女,47 岁,因“转移性直肠癌,左侧腰腿部疼痛数月,血压升高至183/118mmHg”于2018 年5 月10 日在上海仁济医院放疗科治疗。查体:体温36.5 ℃,呼吸每分钟12 次,心率每分钟70 次,血压183/118 mmHg(1 mmHg=0.133 Kpa),身高155 cm,体质量63 kg,体表面积1.656 m^2,身体质量指数26.223 kg·m^-2,KPS评分80 分,NRS 疼痛评分3 分。神清,精神可,心肺无殊,锁骨上及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侧下肢肌力下降,腰骶部扣压痛,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直肠癌术后肝、肺、淋巴结、骨、脑转移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 qd,血压控制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我院甲状腺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为进一步规范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3月(干预前)和2011年1~3月(干预后)甲状腺手术病历各100份,统计、分析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抗菌药预防使用率干预后由76%下降到27%(P〈0.01),抗菌药费用明显减少(P〈0.01),用药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我院为规范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甲状腺、乳腺手术及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对2009年9月甲状腺、乳腺手术及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相关环节的改进方案,测定实施结果。结果经过持续质量改进,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下降,2010年5月用药疗程过长和无指征用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明显提高Ⅰ类切口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相似文献   
17.
149例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我院喹诺酮类抗菌药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为该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我院2004年6月~2009年9月共收集到934例ADR,将其中149例喹诺酮类抗菌药ADR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分析。结果:149例喹诺酮类抗菌药ADR中,静脉滴注给药者最多,占总例数的59.60%;注射用左氧氟沙星引起的ADR居首位;皮肤及附件损害是ADR的最主要表现,占总例数的43.75%(70例),严重的ADR8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ADR多见,应加强对该类药物的监管,减少ADR的发生,促进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的现状并评价其合理性,促进围手术期合理预防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结果:111例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65.8%术前用药时间合理,93.7%术中用药合理,较多病例术后用药时间不合理。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共涉及29个药品,其中头孢菌素类最多,静脉滴注是主要给药途径。结论:我院预防使用抗菌药尚存在某些不合理之处,应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