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随着临床医学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灭菌技术已不能满足某些不耐高温的精密医疗器械等的特殊需要,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继戊二醛、环氧乙烷等灭菌技术之后的新的低温灭菌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2.
儿童免疫功能和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均不足,尤其是婴幼儿,如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量少,且功能差,杀菌与吞噬能力低下;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溶菌酶、乳铁蛋白、补体、干扰素等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含量低,故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RRI)[1].RRI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情反复发作,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诱发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中病毒感染占90%[2].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膈肌起搏联合高频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0例。观察组给予膈肌起搏器联合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对照组仅予高频喷射呼吸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血气分析[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SpO2)及HCO3-],并观察其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O2升高,PaCO2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pH值下降,PaO2和PaCO2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pH值、PaO2及PaCO2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膈肌起搏联合常规频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高频通气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4.
STERRAD低温等离子灭菌器是继甲醛、环氧乙烷等低温灭菌技术之后的又一新的低温灭菌技术,适用于怕湿、怕热物品的灭菌,具有灭菌可靠、无废气排放、无物品损耗、无化学残  相似文献   
95.
1气道压力高限报警1.1气道方面(1)病人咬管。处理:牙垫保护、镇静镇痛。(2)痰液阻塞。处理:充分湿化、吸痰。(3)单侧肺通气。处理:调整插管到适宜刻度。(4)导管贴壁。处理:更换人工气道。1.2管路问题(1)管道内有积水。处理:清理管道中的积水。(2)管路打折。  相似文献   
96.
临床护理工作中,连续进行治疗和操作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搓擦2min,为寻找更方便的消毒方法,我院自制了消毒擦手纸巾用于病区输液护士手的消毒,经细菌培养检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美国和荷兰的科学家报道 ,他们在树突状细胞表面发现一个HIV 1受体—DC SIGN ,这一发现使人们对HIV 1感染淋巴细胞之前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新的认识。HIV 1首先侵入人体的粘膜 ,然后由DC SIGN引向淋巴细胞 ,达到该病毒的靶位。荷兰科学家首先分离出了DC SIGN ,它是一种分子量为44KD的蛋白质 ,能够与T细胞表面的ICAM 3结合 ,DC SIGN具有树突状细胞特异性 ,能够介导树突状细胞与幼稚T细胞之间的结合。荷兰科学家与美国科学家联合证明DC SIGN的氨基酸序列与C型植物血凝素相同 ,后者能与HIV 1…  相似文献   
98.
L型粪链球菌致角膜溃疡一例成可经陶源勇祝寿荣苏秀霞患者男,22岁。于1989年11月因意外事故不慎被硫酸烧伤面部及胸部皮肤,经外院治疗52天痊愈。在此期间自觉右眼疼痛、视力下降,诊断为“角膜硫酸烧伤合并霉菌感染”。经抗霉菌治疗无效,角膜溃疡穿孔而行右...  相似文献   
99.
粪链球菌L型致角膜穿孔一例报告成可经,陶源勇,苏秀霞(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潍坊261031)关键词粪链球菌,L型菌,前房液,角膜粪链球菌为肠道的正常菌群,可引起尿路感染、亚急性心内膜炎等疾病。我们从一例眼部硫酸烧伤合并感染患者的角膜分泌物、病变角...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6例肺炎支原体肺外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1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表现有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系统损害。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机制为肺炎支原体直接进入相应系统引起感染,有的可能是复合物引起血管病变甚至继而影响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