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10-2012-10共采用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5例。结果 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评分较术后7 d无明显反弹(P〉0.05)。按照Mac Nab评分标准,12个月随访时优29例,良31例,可5例,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2%。结论 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声诊断技术己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超声用于诊断骨肿瘤国外学者Cerino于1965年首先报道,国内学者王牧1983年见有报道。超声已和X线、CT、MR、DSA、核素扫描等一起成为骨肿瘤影像学检查的常用手段。近年来,超声诊断技术己取得长足发展,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技术也发展迅速。超声技术在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越显重要,现结合文献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切开复位可吸收缝线捆扎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锁骨骨折临床较为常见,献报道了多种手术治疗的方法。我院自2002年以来,应用切开复位可吸收缝线捆扎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19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胫骨远端双钢板治疗累及胫距关节的胫骨远端复杂骨折( Pilon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胫骨内侧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C2、C3型复杂 Pilon骨折20例,所有病例均先对腓骨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18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切口经换药、理疗获得二期愈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按Mazur评定标准:优12例,良5例,可3例。结论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加压钢板联合胫骨内侧重建钢板治疗C2、C3型复杂Pilon骨折能有效防止再塌陷与骨折块移位,固定牢靠,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和临床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临床特点和手术效果。方法自1988年2月~2003年4月,对66例60岁以上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椎间盘突出节段共78间隙,其中L3、4以上部位13例(20%)。突出类型:凸起型25例,破裂型20例,游离型10例,钙化型6例,撕脱型5例。手术方法采用半椎板切除17例,全椎板切除14例,中央椎管开窗11例,单或双侧扩大开窗24例。术后所有标本均做组织学检查。结果64例随访平均6·4年,按日本腰腿痛协会评分标准(JOAscore):优26例,良22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75%;有效率90%以上。但60~69岁年龄组与7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后者疗效有所下降(P<0·01)。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特征是高位间隙和多节段病变比例增加,而且游离型和钙化型突出也不少见。建议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6.
白痢     
<正> 药物及用法:苦楝子150克。米拌炒成炭,研成细粉过筛。日服3次,每次服1.5克。疗效:治疗8例,7例痊愈(无复发),1例好转。病例介绍:候某,女,55岁,1969年10日21日初诊。便下白色粘冻,反复发作近两年半,曾在某卫生院用中草药治疗,未见好转。近来全身浮肿,小腹微痛,大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前臂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前臂骨折后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的患者行前臂髓内钉固定治疗,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随访12-26个月,12例中10例平均6个月骨折愈合,2例初次C型骨折者随访期内仍未愈合,但交锁钉无松动断裂现象。按Anderson评定标准:优6例,良4例,差2例。结论应用交锁髓内钉固定方法是治疗尺桡骨骨不连和骨延迟愈合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3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记录术中失血量、X线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75(60±15)min,术中X线透视时间0.1~0.3(0.2±0.1)min,术中出血量120~180(150±30)ml。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无深静脉血栓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无骨折畸形愈合,未遗留髋内翻畸形。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耗时少,术中X线透视时间短,创伤小,骨量丢失少;术后内固定稳定性强,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传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和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MIS-T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51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传统组28例,微创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膝关节的功能。结果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传统组明显短于微创组;微创组术后手术侧膝关节能够直腿抬高和屈曲90°的时间明显早于传统组;术后半年内微创组的膝关节活动度均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微创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快于传统TKA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