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Apelin的变化.用ELISA法测定血清Apelin.MS组Apelin明显升高(P<0.01),2型糖尿病MS组Apelin明显高于糖调节受损MS组和超重或肥胖者[(475.8±37.3对451.5±54.3及430.3±52.1)ng/L,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和总胆固醇是Apelin独立相关因素.MS多种代谢组分异常与Apelin升高密切相关,可能是胰岛素抵抗加重所致.  相似文献   
12.
血糖与脂肪细胞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肪细胞因子中抵抗素(Resistin)、1型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瘦素(Leptin)、游离脂肪酸(FFA)、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血糖的关系.方法:检测26名正常人(NGT)、30例糖调节受损(IGR)者、3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86例空腹血清Resistin、PAI-1、Leptin、FFA、TNF-α、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结果:Resistin在T2DM组高于NGT组(P<0.01)及IGR组(P<0.05).PAI-1在T2DM组高于NGT组和IGR组(P均<0.01),IGR组亦高于NGT组(P<0.05).Leptin在T2DM组和IGR组均高于NGT组(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空腹血糖(FBG)和餐后血糖(PBG)的因素分别为PAI-1、PAI-1和Resistin.结论:PAI-1、Resistin是影响血糖的重要因素,其中PAI-1对FBG和PBG均存在影响,Resistin可能主要对PBG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酸代谢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的关系。方法7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性别和女性绝经与否分组,组内分为MS亚组和非MS亚组,对血尿酸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①MS组血尿酸高于非MS组。②血尿酸与腰围、甘油三酯(TG)、收缩压、舒张压正相关,与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③腰围和TG是血尿酸独立相关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升高与MS有关,腰围和TG是血尿酸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Apelin含量。结果肥胖糖尿病患者32例,正常体重糖尿病31例,单纯肥胖患者34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Apelin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肥胖糖尿病组血清Apelin水平为(426.3±35.0)pg/m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糖尿病组的(376.4±40.8)pg/ml和单纯肥胖组(392.2±31.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相伴时引起血清Apelin升高,高血糖和肥胖并存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肥胖糖尿病组Apelin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2型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状况,及探讨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005~2007年在我院代谢糖尿病中心住院的病程10年以上的234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早期肾病、临床肾病及肾功能不全情况;分析比较并发肾病组(DN组)和不并发肾病组(非DN组)在性别构成、男性吸烟、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和舒张压、中心性肥胖、血糖控制及血脂异常情况的差别。结果:①糖尿病并发肾病为72.65%(170/234);其中早期肾病为49.57%(115/234),临床肾病为11.11%(26/234);尿毒症期为11.97%(28/234);②DN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男性吸烟、高TG等高于非DN组;③两组患者在性别、糖尿病家族史、中心性肥胖、糖化血红蛋白及TC、HDL-C、LDL-C异常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病程10年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高达72.65%;其中2/3的患者为早期肾病;高血压、高TG、男性吸烟是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分析可能影响FFA的因素。方法:86例研究对象分成正常对照(NGT)组、糖调节受损(IGR)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测定FFA、抵抗素(Resistin)、1型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等,以FFA为因变量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IGR和T2DM组FFA、PAI-1、Leptin的水平均较NGT组明显升高,T2DM组Resistin、PAI-1水平亦较IGR组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G、HDL-C与FFA呈正相关关系,Resistin与FFA呈负相关关系。结论:2型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者血清FFA、PAI-1、Leptin水平较正常升高,TG、HDL-C、Resistin可影响FFA的水平,可能参与并影响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糖尿病肾病分期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特点。方法实验组70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肾功能和尿白蛋白分为未诊断DN组(B组)、早期DN组(C组)、临床DN组(D组)和终末期DN组(E组),健康对照组62例(A组)。用改良的简化MDRD方程评估各组GFR并分析。结果(1)GFR变化特点为B组〉C组〉A组〉D组〉E组(P〈0.05)。(2)与A组GFR相比,B组增加17.6%,C组增加11.8%,D组下降14.6%,E组下降65.9%。(3)GFR与DN分期呈负相关(r=-0.337,P〈0.01)。结论DM患者在早期DN及其前期阶段GFR增加,进入临床期DN后GFR开始下降。以GFR作为DN分期依据,对终末期DN敏感,而对早期DN和临床期DN敏感性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雄性SD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用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进行干预治疗8、16周,通过勃起试验来评价其勃起功能,并用放免法测定血清睾丸酮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DM组)血清睾丸酮水平明显降低,胰岛素治疗组糖尿病大鼠(DI组)的睾丸酮水平较DM组高.大鼠血清睾丸酮水平与HbA1c呈明显负相关(r=-0.816,P<0.01),而与阴茎勃起次数呈明显正相关(r=0.785,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的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血清睾丸酮水平降低可能是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西南宁地区成年女性骨密度(BMD)与年龄变化之间关系,为广西南宁地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LUNAR公司生产的DPX-L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384例年龄20~87岁的女性腰椎和髋部的BMD,按10岁为一年龄段,分析各年龄组BMD和骨质疏松检出率的变化.结果:腰椎和髋部骨峰值均出现在30~39岁组;50岁后BMD明显降低,70岁后再次出现BMD降低的高峰.骨质疏松在50岁后明显增加,并以每10年增加20%以上的速度在发展,80岁后发生率近100%;Ward's区较腰椎和髋部其它部位更早发生骨质疏松.结论:广西南宁地区成年女性骨峰值在30~39岁,绝经和年龄超过70岁是骨量丢失、骨质疏松发生的重要因素;髋部Ward's区更早出现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醛固酮瘤(APA)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的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APA与14例I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IHA组相比,APA组血压较高,血钾更低,24 h尿钾排出更多.APA患者立位血醛固酮较卧位升高32例,下降的34例, 14例IHA患者立位血醛固酮均较卧位升高.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B超诊断符合率APA组为57.6%(38/66),IHA组为4/8,两组 CT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论:APA较IHA血压更高,血钾更低,尿钾排出更多.立卧位试验在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临床结果需结合CT结果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