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9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02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210篇
预防医学   13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2篇
中国医学   116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五酯胶囊对健康受试者他克莫司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合用中药制剂五酯胶囊(Wuzhi—capsule,wz)前后他克莫司(tacrolimus,Tac)的动力学过程,观察两药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研究分两期,12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在第一周期单剂口服Tac 2 mg后,开始连续服用五酯胶囊3粒,bid,连服13d;在第二周期再单剂口服Tac 2 mg,同时服用五酯胶囊3粒。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硫嘌呤甲基转移酶(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TPMT)表型和基因多态性与硫唑嘌呤(AZA)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150例肾移植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的PCR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TPMT*2、*3A、*3B和*3C四种基因型,分析TPMT活性和基因多态性与AZA所致不良反应的关系。结果:30例(20%)患者由于发生了不良反应而停用AZA或减少了AZA的用量,其中12例患者发生了血液毒性,另外18例发生了肝脏毒性。将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红细胞TPMT活性范围为16.63~68.25 U,平均为(38.43±11.59)U。发生了血液毒性的患者红细胞TPMT活性平均为(24.16±9.84)U,明显低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P=0.0003)。另外18例发生了肝脏毒性的患者TPMT活性离散度较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5)。本研究未发现TPMT活性缺乏者。共发现7例(4.7%)TPMT*3C杂合子患者,这7例患者均为TPMT中等活性13.04~19.21 U,平均为(...  相似文献   
33.
压力过载型心肌肥厚大鼠模型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制备压力过载型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用240~260g雄性SD大鼠,采用内径0.6mm银夹对其腹主动脉进行缩窄手术,制备压力过载型心肌肥厚模型(LVH,n=15),同时设置假手术组(SHAM,n=15)作对照。术后第24周检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全心质量指数(heart mass index,HMI)及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并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大鼠动脉收缩压(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SAP),舒张压(diastolic arterial pressure,DAP)及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均显著上升(P〈0.001),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ficular end diastolic pressure,LVEDP)均显著升高(P〈0.01,P〈0.001);全心质量指数及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增加(P〈0.001);模型大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肥厚病理学改变。结论腹主动脉缩窄24周使大鼠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异常,可成功制备压力过载型心肌肥厚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4.
文章通过对沟通在和谐护患关系中作用的重要性的认识,从目前护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在临床应用中如何有效地利用沟通技巧和谐护患关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5.
患者口服氯化高汞约5克,出现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无尿,代谢性酸中毒,经5次血液透析,配用二巯丙醇及抗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对症、支持疗法,抢救成功。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评价乾坤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活质量及血液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含量变化的影响,并探讨NSCLC患者的预后与TGF-α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对100例经细胞病理学证实的NSCLC患者,随机分为胶囊组34例、化疗组33例、综合组33例。从临床症状、血常规、体质量、生活状态(Karnofsky评分标准)、生存期、TGF-α含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对比治疗研究。结果:胶囊组、化疗组、综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96.96%、57.50%,2年、3年生存率依次为76.67%、59.64%、52.86%和69.85%、45.18%、35.81%,经统计分析,胶囊组、综合组与化疗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NSCLC患者血液TGF-α含量明显升高,与健康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各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完全缓解患者体内TGF-α水平比健康人略低(P>0.05)。结论:乾坤胶囊对肺癌患者能明显改善症状、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血液TGF-α含量。检测NSCLC患者体内TGF-α的含量水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37.
黄芪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应用D-半乳糖复制小鼠衰老模型与AS兔模型。结果:黄芪多糖显著提高了血SOD、CAT及GSH-PX活力,降低了血浆、脑匀浆及肝匀浆中LPO水平。并显著降低了TG、TC、LDL-C、ApoA、ApoB、MDA和TRAC水平,升高了HDL-C和SOD水平。结论:黄芪多糖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从而起到抗衰老及抗AS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了解医学生抑郁状态流行情况及其与向性和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 :以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自评量表 (CES -D)、自我接纳问卷 (SAQ)及向性测验问卷为调查工具对 110 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本科生、公共卫生、药学及卫校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 2 6 8%、 2 2 9%、 31 7%和 5 0 4 4 % ;抑郁严重程度的划分无性别差异 ,但专业间、年级间、不同学历及不同向性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无抑郁症状者其自我评价、自我接纳及SAQ总量表得分均高于有抑郁倾向者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ES -D总分与V Q、SAQ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医学生的抑郁问题不容乐观 ,自我接纳是影响抑郁情绪的重要内部心理因素 ,内向型性格则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G-)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4年1-6月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327株G-杆菌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应用WHO NET 5.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7株G-杆菌分类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2.8%)、铜绿假单胞菌(16.8%)、克雷伯菌属(12.8%)、不动杆菌属(8.0%)和肠杆菌属(6.7%)。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71株(21.7%),其中大肠埃希菌59株,克雷伯菌属12株;产ESBLs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5%)明显低于哌拉西林(89.7%)。327株菌对复方磺胺甲唑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4.7%和80.9%;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8%。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以铜绿假单胞菌(37株)为主,除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稍低(8.1%)外,对其他绝大多数抗菌药耐药率均>40%。结论检出的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多重耐药。在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时应首选复方β-内酰胺类抗菌药及亚胺培南,慎用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中CTX-M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OXA型广谱β-内酰胺酶(beta-lactamase,Bla)的主要基因型别及其流行情况.方法按照NCCLS 2001年标准筛选广州地区临床分离菌株的ESBLs表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和DNA测序法进行ESBL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1、CTX-M2、CTX-M9群和OXA的总阳性率在本地区临床分离的临床检测ESBLs阳性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分别为9.96%、0、35.5%和1.6%,同时检出≥两种ESBLs基因的菌株数64株,阳性率为5.9%;序列分析进一步证实了CTX-M型ESBLs的具体型别,包括CTX-M-3、CTX-M-22、CTX-M-9、CTX-M-14、CTX-M-17、CTX-M-18、CTX-M-21、CTX-M-24、TOHO-2和TOHO-3,其比例分别为3.23%、3.7%、4.99%、3.32%、2.21%、3.69%、2.95%、4.43%、1.85%和1.48%;其中以CTX-M-9和CTX-M-24阳性率较高;在本地区只检出1种OXA型Bla-OXA-2/PSE-2(1.38%,15/1084);另外,还检出了8株无法具体归类的CTX-M-9型ESBLs,占0.74%;CTX-M型基因主要分布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分别占42.8%和36.3%,而OXA基因则主要分布于铜绿假单胞菌中,占80%.结论本地区CTX-M类ESBLs也较为常见,其中尤以CTX-M-9和CTX-M-24为主,暂无CTX-M2群ESBLs,可能存在1种或多种新的CTX-M型ESB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