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30篇 |
免费 | 64篇 |
国内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8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07篇 |
内科学 | 56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0篇 |
特种医学 | 22篇 |
外科学 | 32篇 |
综合类 | 220篇 |
预防医学 | 140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9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21篇 |
肿瘤学 | 5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38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42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28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76篇 |
2011年 | 76篇 |
2010年 | 75篇 |
2009年 | 72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51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55篇 |
2004年 | 31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AIDS合并急性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真菌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提高对艾滋病(AIDS)合并播散性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实验诊断水平。方法 取患者血液、骨髓涂片直接镜检,及血液、骨髓真菌培养,观察荚膜组织胞浆菌分别于25℃及37℃孵育时的菌落特征,镜下形态特点。结果 荚膜组织胞浆菌为双相型真菌,生长缓慢,25℃培养为霉菌相,无色素,白色绒毛样或棉花团样菌落,镜下可见特征性的齿轮状或棘状大分生孢子;37℃孵育时为酵母相,镜下可见圆形、卵圆形2~4μm的孢子。结论 从患者体内检出荚膜组织胞浆菌是诊断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22.
卵胞质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是目前治疗男性不育最有效的方法,但在ICSI周期中仍然有1%~3%的受精失败发生。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卵母细胞辅助激活(assisted oocyte activation,AOA)技术在改善ICSI后受精失败患者的妊娠结局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有望成为治疗男性不育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综述了卵母细胞激活机制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精子中的PLCξ蛋白引起卵母细胞内Ca2+震荡进而触发激活的机制,介绍了目前对ICSI受精失败患者精子激活能力的检测与诊断方法,以及不同卵母细胞辅助激活技术如电激活,Ca2+载体和Sr Cl2等激活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总结了这些技术在安全性方面所获得的证据,在此基础上对AOA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压力负荷性左室肥厚大鼠心功能异常及心肌钠钙交换体(NCX)和肌浆网钙泵(SERCA2a)的表达变化.方法 缩窄大鼠腹主动脉制备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测定在体血流动力学及左室重量指数(LVWI),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左室组织NCX及SERCA2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升高(P<0.01,P<0.001);左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01)及左室NCX mRNA表达上调(P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BRCA相关蛋白1(BRCA assoeiated protein1,BAP1)在恶性间皮瘤、肺腺癌、肺鳞癌和癌肉瘤中表达情况及其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恶性间皮瘤22例,其中上皮样型17例,肉瘤样型2例,双相型3例。另选取侵犯胸膜的非小细胞肺癌共80例(肺腺癌40例、肺鳞癌40例)和全身各部位癌肉瘤15例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AP1在各组病例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各组表达差异。同时所有病例均检测了常规用于间皮瘤鉴别诊断的抗体组合,包括calretinin、wTl、细胞角蛋白5/6、D2.40、CAM5.2、癌胚抗原、甲状腺转录因子1、Napsin A、p63和p40。结果所有8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5例癌肉瘤均BAP1核表达阳性,而64%(14/22)恶性间皮瘤出现BAP1表达缺失,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皮瘤诊断标志物组合中,增加BAP1后,诊断恶性间皮瘤的诊断正确度达93%。BAP1灶性表达表明肿瘤细胞具有多克隆性。结论BAP1核表达缺失有助于鉴别恶性间皮瘤和非小细胞肺癌。因此推荐BAP1与其他间皮瘤抗体一起应用于恶性间皮瘤的诊断,提高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5.
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致病菌的基因和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布和耐药性特征及其基因分型。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2001年规定的药物敏感实验标准和ESBLs表型筛选标准进行分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法和DNA测序法对广州地区13家大型医院的新生儿的血液、脐拭子、眼分泌物、尿液、脑脊液、咽拭子等标本进行ESBLs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获得广州地区13家大型医院临床分离到的无重复的新生儿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71株。其中ESBLs表型阳性42株,占59.2%。PCR扩增结果显示,多数新生儿感染致病菌中分离出2种或2种以上的ESBLs基因。TEM型占35.6%,SHV型占26.7%,CTX-M1型占10.9%,CTX-M9型占24.8%,OXA型占2.0%。耐药监测结果显示新生儿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大多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生素大部分耐药,且为多重耐药,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敏感率100%)、头孢哌酮/舒巴坦(87.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5.3%)、头孢他啶(82%)、氨曲南(82%)、头孢吡肟(81.8%)。结论广州地区新生儿感染致病性革兰阴性杆菌中产ESBLs菌株发生率较高,且为多重耐药,其基因型为TEM型和SHV、CTX-M1、CTX-M9、OXA型。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1个中国人类孟买型血型家系的分子遗传背景.方法 以血型血清学方法鉴定先证者及其家系的红细胞ABO和H表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类孟买表型家系的ABO基因第6、7外显子和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α-1,2-fucosyltransferase,FUT1)编码区,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并通过克隆测序法对存在FUT1基因复合杂合的样本进行单倍体序列分析.结果 通过血清学技术在9个家系成员中鉴定了3个类孟买型,直接测序发现先证者FUT1基因存在35C/T、235G/C和682A/G复合杂合.单倍体序列分析表明先证者的FUT1基因型为h235c/h35T+628G.其中h235C等位基因引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G79R替换,h35+628G等位基因引起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A12V和M228V替换.结论 在中国人群中发现一种新的类孟买表型相关的FUT1基因突变235G>C.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测压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前评估肛门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肛肠动力检测系统(ARM)记录107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手术前的直肠肛管压力指标,采用向量测压软件分析系统临床数据。结果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管静息压比健康者轻度升高,直肠最小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比健康者明显升高;不同性别患者的肛管长度、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及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和≥60岁组的直肠癌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肿瘤位置都是直肠癌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肛门直肠测压可以了解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情况和评估患者的持便控便能力。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革兰阴性(G-)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4年1-6月从临床各种标本分离的327株G-杆菌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应用WHO NET 5.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7株G-杆菌分类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2.8%)、铜绿假单胞菌(16.8%)、克雷伯菌属(12.8%)、不动杆菌属(8.0%)和肠杆菌属(6.7%)。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71株(21.7%),其中大肠埃希菌59株,克雷伯菌属12株;产ESBLs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5%)明显低于哌拉西林(89.7%)。327株菌对复方磺胺甲唑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4.7%和80.9%;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为8%。呼吸道标本分离菌以铜绿假单胞菌(37株)为主,除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稍低(8.1%)外,对其他绝大多数抗菌药耐药率均>40%。结论检出的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呈多重耐药。在治疗产ESBLs菌引起的感染时应首选复方β-内酰胺类抗菌药及亚胺培南,慎用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 相似文献
30.
苏丹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12):1815-1816,1809
伴随电脑使用可产生了一系列躯体和精神的不良症状,当脱离电脑环境后,这些症状便得以减轻或消失,这一系列的症状被概括为“电脑综合征”。随着电脑的普及,电脑综合征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使用的生活和工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对“电脑综合征”的研究还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十分散乱。因此,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对电脑综合征作一个较系统的整理变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