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血管内皮细胞瘤又名血管肉瘤和内皮细胞瘤,是少见的血管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肿瘤.病理学上将其划归为良恶性之间的肿瘤,即交界性肿瘤.尽管使用免疫组化和电镜等先进技术, 仍然难以区分其起源[1].美国白人妇女的年发病率为1.6/10万[2].2 年和5年存活率仅为44%和24%[3].临床极易误诊.该肿瘤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收治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下睑基底细胞癌的治疗方法。方法 术前用超声多普勒测定并标记颞浅动脉及其额支的走行方向。术中距病损边缘0.5~1.0cm切除病变组织,并送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及是否切除彻底。据术前标记设计额部皮瓣,皮瓣应大于缺损0.5cm,蒂长大于蒂到缺损区1.0~1.5cm,宽约3cm。累及眼睑全层的缺损,将结膜游离后上拉与皮瓣缝合,或将皮瓣设计足够大,将皮瓣边缘修成全厚皮,翻转后与结膜缝合。供区创面较大,可考虑皮片移植修复。结果 本组5例,均行额部岛状皮瓣修复,术后无下睑缺损及外翻。结论 应用颞浅动脉额支岛状皮瓣修复下睑基底细胞癌切除后创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3.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指由双链RNA引发的同源mRNA特异性降解过程,目前已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并广泛应用于肿瘤基因治疗研究领域。载体介导的RNAi是向细胞内引入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用来引导siRNA表达的U6、H1等RNA聚合酶Ⅲ依赖的启动子均没有可诱导性或组织特异性,所以在研究特定基因功能和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均受到一定限制。最近研究表明使用顺页式/反式转录调控元件对PolⅢ启动子进行修饰或通过Cre—LoxP系统控制PolⅢ启动子或shRNA的结构可实现可诱导性、组织特异性等条件性RNAi。这些方法的建立不仅拓宽了RNAi技术的应用范围,而且大大提高了基于RNAi技术的肿瘤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以寸步明确TGF-β1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用RT-PCR法分别检测TGF-β1不同含量(0,5,50,500pmol/L;Smad3 mRNA 24h,Smad7 mRNA90min)和TGF-β1(500pmol/L)作用不同时间(Smad3 mRNA:1,2,4,24,48h;Smad7 mRNA:0.5,1,1.5,2,4,24h)对Smad3,7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含量TGF-β1刺激KFB后,随TGF-β1含量的增加,Smad3 mRNA水平逐渐下降,并呈含量依赖性。与Smad3相反,5pmol/L TGF-β1就能使Smad7 mRNA水平明显升高2.6倍(46&;#177;7,对照组13&;#177;7,t=6.150,P=0.0005),并随TGF-β1剂量加大面略有改变,说明KFB的Smad7 mRNA表达对TGF-β1的刺激非常敏感。用TGF-β1刺激细胞后,Smad3 mRNA水平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到作用48h后下降到最低(53&;#177;9,对照组18&;#177;8,t=6.011,P=0.0005),显示出时间依赖性;而Smad7 mRNA在细胞受到TGF-β1刺激后120min即达到对照组的2.5倍(73&;#177;11,对照组53&;#177;9,t=5.215,P=0.003),24h后回幕到正常对照水平。结论 TGF-β1能使KFB细胞Smad3 mRNA发生配体依赖性的下调,而使Smad7 mRNA表达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利用团注追踪3D CE-MRA技术实现重症疑难患者的腹部及双下肢血管一次成像。方法:对6例疑有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疾病的体位不能合作的重症患者,实行团注追踪3D CE-MRA一次成像检查。使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超导磁共振机,体部正交线圈,腿部专用支垫,结合bolustrack和mobitrack智能化追踪扫描技术,实现腹部至双下肢动脉血管的一次成像。结果:6例重症患者均能配合完成检查,成功实现腹部至双下肢动脉血管的一次成像,获得满意的成像效果。结论:选择患者可以配合的合适体位,调整好相对应的扫描技术参数,利用团注追踪3D CE-MRA技术可以实现重症患者的腹部至双下肢动脉血管的一次成像,克服了这类患者因体位不能配合检查而错失手术和治疗良机的难题。  相似文献   
56.
汉族人重睑发生率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眼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也是容貌美的重点和主要标志。而眼睑的形态、结构比例对人体容貌美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汉族人眼形的特点,眼部的美容手术已占到美容手术的半数左右,尤以重睑成形术为最。在中国人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的单睑、重睑发生率是多少,男女之问有无差别等问题,以往虽然也有一些学者进行过调查,但缺乏大样本的资料及存在地域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一些教科书及文献中笼统地称汉族人重睑发生率较低,但没有具体数据。  相似文献   
57.
机械应力作用体外细胞培养研究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机械牵拉研究模型的设计、功能、优缺点以及发展的历史综述如下。一、机械应力作用培养的细胞和组织研究的早期历史早期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应力刺激的研究具有非定量的特点。 193 9年Glucksmann[1] 将来源于鸡胚胫骨的骨内膜细胞培养在置于肋间内外肌之间的基片上 ,牵拉肋骨导致肋间肌变形时 ,细胞受到压缩 ,观测其对应力的反应。 1975年Rodan等[2 ] 开创了机械应力作用培养细胞和组织相关研究的新时代 ,他们利用软骨和骨细胞进行流体静压加载 ,同时将鸡胚的长骨置于可活动活塞的注射器中进行压力加载。上世纪 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 …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机械应力作用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效应.方法自行设计一种新的机械牵拉细胞培养模型,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取3~5代的成纤维细胞种植在模型的弹性膜上,待细胞达到75%~80%融合度时,实施40%延长度的机械牵拉,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12、24、36、48、72 h时间点的细胞数,利用MT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细胞的增殖变化,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增殖周期.结果采用40%延长度的机械牵拉可以明显导致细胞增殖,同时,代表细胞增殖特性的S期也随机械牵拉发生改变.结论 40%延长度的机械牵拉可以改变细胞的增殖周期,导致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9.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回顾总结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临床应用23年的经验,以进一步改善并提高该技术的治疗效果。方法:1984年11月至2007年6月对包括秃发、鬓角缺损、头皮撕脱伤、眼爆炸伤、下唇颏部瘢痕、鼻、耳再造等5000例次病例运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修复治疗。通过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技术应用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并进一步完善其应用中存在的缺陷。结果:术后效果证实该技术有较多的优点,对烧、创伤后畸形的修复,秃发、耳、鼻等器官再造,以及肿瘤切除后的修复,明显优于皮片移植及一般皮瓣治疗的效果。针对该技术存在周期较长并有较多并发症的缺点,23年来进行了逐步的完善,临床应用情况提示我们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争取更多更好"的额外"皮肤软组织。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完善设计思想,重视操作细节等。结论:掌握该技术的客观规律,重视整体设计思想,注重操作的细节,此技术的应用必将更为广泛并成为整形外科应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60.
整形美容外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仅有百年的历史,但整复体表缺陷的手术可追溯到古代,中国、印度等古籍均有相关的记载。整形美容外科与其他外科分支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包括治疗范围广泛;诊治各种类型的缺损和畸形;以组织或组织代用品移植为治疗手段:与多个学科广泛交叉;注重外形改善与功能恢复;与心理学有密切关系;注重无创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