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6篇
临床医学   26篇
神经病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1篇
药学   5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大鼠P物质在纹状体和苍白球的生后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鼠纹状体和苍白球内的P物质(SP)分布的生后发育变化。方法:对大鼠脑进行连续冠状组织切片,尔后进行P物质的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正常成年大鼠SP主要分布在纹状体的中部和尾部,其中以边缘区的含量最高,主要为免疫阳性纤维,呈背腹方向走行,在背侧与丘脑终纹的SP纤维发生联系,而在腹侧与杏仁核的SP纤维发生联系;同时在苍白球的内侧缘和尾壳核的近尾侧的背外侧亦有少量的SP阳性纤维呈背腹方向分布。大鼠P物质在纹状体内分布的生后发育变化为:P01时其阳性纤维仅在纹状体的边缘区分布,P10时在苍白球的内侧缘开始有阳性纤维带,P30时尾壳核的背侧出现阳性纤维分布,P60以后同成年。结论:P物质非均匀性地分布在纹状体和苍白球内,纹状体和苍白球内P物质的生后发育与其他神经递质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对慢性乙型肝炎(HBV)患者和健康人DC细胞表面表达的CD80、CD86的影响.方法 分离慢性HBV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对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和培养,FACS检测DC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 在加入减毒耐药变形杆菌共培养后,慢性乙肝病人CD80,CD86的表达率显著增加(P=0.000.P=0.000),而健康人的CD80、CD86表达阳性百分牢改变不显著(P=0.185,P=0.118).结论 减毒耐药变形杆菌能够显著增加慢性乙肝病人外周血中树突细胞CD80和CD86阳性细胞百分率.对正常人外周血中树突细胞CD80和CD86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43.
长期记忆贮存分子基础研究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揭示了记忆的巩固涉及基因表达的改变。与肿瘤发生和形成的早期研究集中在生长的正向调节基因 (即显性活跃的致癌基因 )相似 ,既往关于长期记忆和突触可塑性分子水平的研究也主要集中于正向调节基因上。近几年提出了关于突触变化启动核内变化导致基因表达过程的多种分子模型 [1 ] ,这些模型受肿瘤发生和发展的信号转导理论启示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揭示长期持续的突触可塑性变化不但需要有利于记忆贮存的正向调节机制的激活 ,同时也需要清除阻止记忆贮存的抑制性因素。正如正常状况下肿…  相似文献   
44.
纹状体边缘区与学习记忆功能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纹状体边缘区与学习记忆功能的关系 ;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神经毒剂海人藻酸(KA)注射破坏纹状体边缘区神经细胞体 ,并在注射前后用Y型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 ;结果 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受到破坏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减退 (P <0 0 1) ,且与传统认为的记忆中枢NBM破坏后的结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纹状体边缘区与大鼠的空间辨别作业的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该区与NBM在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中可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45.
<正>c—Fos是一种原癌基因蛋白,合成后存在于神经细胞核内,由于脑内某区域的刺激,首先会引起机能相关区域内c—Fos的阳性表达,再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神经细胞核的c—Fos表达可以作为研究脑内不同结构间功能联系的手段.我们过去的研究发现在大鼠脑纹状体尾侧有一层梭形细胞带,富含多种肽类神经纤维和终末,我们称之为边缘区,其离心投射纤维直接终止于Meynert氏基底核,用海人藻酸(Kainicacid)注入该区损伤两侧边缘区细胞后,动物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本研究试图用海人藻酸破坏边缘区和Meynert氏基底核后诱发c—Fos表达的方法,观察它们之间的功能联系状况.在脑立体定向仪上,按包新民和舒斯云编的图谱的座标,向大鼠脑Meynert氏基底核、纹状体及纹状体边缘区内注射0.1%海人藻酸0.1一0.2ul,存活六小时后,经主动脉灌注4%多聚甲醛处死动物,取脑用恒冷箱切片机切片,ABC一GDN法染色.  相似文献   
46.
本成果首先在大鼠脑内纹状体尾内侧边缘,发现了一个由紧密平行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的带状区域,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证明该区内含多种和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肽,根据其位置命名为“纹状体边缘区”,并于1988年在Journal of Chemical Neuroanatomy首先报道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全脑缺血时纹状体边缘区内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及其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Pulsinelli-Brierley四血管闭塞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在缺血再灌流后不同时间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纹状体边缘区内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同时用Y迷宫观察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变化。结果大鼠全脑缺血后第5天,观察到纹状体边缘区内的神经元明显缺失,c-fos蛋白一过性表达增高,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结论全脑缺血后导致海马以及边缘区等脑区神经元损伤,可能是造成全脑缺血后学习记忆功能障碍的原因,进一步证明纹状体边缘区的功能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大鼠纹状体P物质的分布及其与脑内其他重要结构如基底神经节和边缘系统内P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 对大鼠脑进行连续冠状和矢状组织切片,尔后进行ABC法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冠状切面上大鼠纹状体内SP免疫反应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纹状体的边缘区内,主为为背腹走向的阳性纤维,苍白球的内侧绷亦有一条呈背腹走向的SP免疫阳性纤维带。杏仁枋的SP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杰仁中央核和杏仁内侧核;其中可仁中  相似文献   
49.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隔核各亚核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神经降压肽,促皮质释放因子,P物质,亮氨酸-脑腓肽,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甘丙肽,胆囊收缩素,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甲硫氨酸-脑腓肽,等12种肽能神经元的分布,并用图象分析仪对肽能神经元的面积,周长,最大径,最小径和灰度进行了测量。肽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外侧隔核中间部,内侧隔核;而隔伞核及三角隔核中较少。图象分析仪测量表明  相似文献   
50.
背景:脑海马结构是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一般认为与空间认知活动密切相关。纹状体边缘区是新近发现的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一个亚区.其学习记忆功能是否和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有区别?目的:比较纹状体边缘区与海马两个不同脑区在学习记忆功能上的区作用及地位,观察纹状体边缘区和海马在逃避性学习记忆方面的差别。设计:完全随机分组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7在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选择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109只,经两次Y型迷宫实验筛选后获得合格动物75只,随机分成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25只.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10只、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30只和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10只。应用Y迷宫训练大鼠后24h,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以10g/L海人藻酸0.1—0.2μL损毁人鼠双侧纹状体边缘区;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以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微量注射生理盐水;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仅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浅层的皮质组织。手术在第2次筛选的次日进行。术后5d观察大鼠在Y迷宫中学习记忆的行为表现(30次迷宫测试中,正确次数≥15即为学习记忆能力正常)主要观察指标:不同组别大鼠手术前后Y迷宫学习的正确次数。结果: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109只,经两次Y型迷宫实验筛选后获得合格动物75只,实验过程中有3只死亡,还有32只因未能被准确注射药物或生理盐水到纹状体边缘区而被淘汰,最后共有40只大鼠进入分析,其中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11只,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9只,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10只,双侧穹窿海马伞组10只。①手术后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的大鼠Y迷宫学习数据的正确次数低于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9.27&;#177;4.29)次.(22.56&;#177;4.25)次,(21.10&;#177;4.68)次,(22.00&;#177;4.89)次,(P=0.000)]。②损毁纹状体边缘区组手术后Y迷宫学习的正确次数也显著低于手术前[(9.27&;#177;4.29)次,(18.27&;#177;3.07)次,(P=0.000)]:③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组的大鼠Y迷宫学习成绩正确次数与双侧穹窿海马伞对照组及纹状体边缘区对照组基本一致(P=0.660和,P=0.489),手术后Y迷宫学习的正确次数和手术前也基本一致(P=0.700)。结论:损毁纹状体边缘区大鼠在Y迷宫中的学习成绩明显降低,而切断双侧穹窿海马伞大鼠学习记忆成绩与未切断穹窿海马伞大鼠比较无明显变化,证明纹状体边缘区能用反映较复杂条件反射的电Y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行为,而海马区则不能,进一步说明两者在调控大脑学习记忆功能上的区别,纹状体边缘区对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有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