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1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篇 |
内科学 | 13篇 |
综合类 | 37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探索性医学综合实验"的进一步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上海中医药大学连续5年在七年制中医专业学生中开设以"探索性医学综合实验"为主的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通过教学实践,同时配合管理体制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2.
103.
分析以往我校本科教学课程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有关课程考试改革的情况,同时对中医院校的考试改革提出一些思考与看法。 相似文献
104.
清肠栓防治大鼠溃疡性结肠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研究中药复方]清肠栓防治溃疡性结肠炎(UC)作用在形态学上的改变及其对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清肠栓高剂量组(清高组),清肠栓中剂量组(清中组)、清肠栓低剂量组,而后按预防组第2-21天,治疗组第22-35天分组给药后,断头取结肠组织,作大体形态学与光镜下观察,MPO活性一,统计学结果分析,结果:大体形态学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严重充血、水肿、粘膜糜烂,溃疡多而且大;SASP组与清肠栓低剂量组粘糜粒程度减轻,有溃疡但数量少,清肠栓高、中剂量组溃疡小,粘膜糜烂不重,充血、水肿程度轻,清肠栓各组炎症损伤主分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高、中剂量组防治效果优于SASP组(P<0.05)。光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大鼠存在大范围粘膜缺损,溃疡深达肌层与浆膜层,SASP组与清低组粘膜糜烂,有炎细胞浸润,底部可见肉芽,清肠栓中,高剂量组大部分结肠粘膜个复,底部有肉芽组织形成,溃疡生成情况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1),和SASP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MPO活性值显示清肠栓高,中剂量组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药复方清肠栓对大鼠UC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效果与用药剂量正相关,并优于SASP栓。 相似文献
105.
高校教师的自身发展是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文在总结多种教师发展的理论模型与教学发展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学习共同体"是大学教师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并介绍了中医院校以"学习共同体"方式促进教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6.
马贵同教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功能性消化不良 ( F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 ,患病率高达 2 0 %~ 40 % ,以持续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胀满、隐痛、早饱、嗳气、烧心、厌食、恶心、呕吐、反胃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马贵同教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与教学研究近 40年 ,对 FD的治疗经验独到 ,疗效显著 ,现总结其经验如下。1 详辨病因病机 ,强调脾虚为本本病发病多因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情志不遂所致。《内经》谓 :“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者 ,阴受之。……阴受之 ,则入五脏…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 了解中医学专业的教育环境和中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过程的真实感受.方法 应用英国Dundee大学开发的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对上海中医药大学5所附属医院中医学专业21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学生认为中医学教育环境整体较好,但社交自我知觉相对于其他能力较低.同时,与七年制学生相比较,五年制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知觉偏低,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生总体认可目前的中医学教育环境,但沟通交流能力培养须进一步改进,并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适应取向、学术自我感知能力培养和学习环境主观知觉3个方面给予个性化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9.
三七、青黛等对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药物三七、青黛、马齿苋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免疫细胞介导Fas/FasL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七组、青黛组、马齿苋组、混合组(三七、青黛、马齿苋)、柳氮磺胺吡啶片组(SASP组),并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大鼠T细胞免疫机制UC模型。造模后各组第3天起开始分别以生理盐水、三七、青黛、马齿苋、混合物(三七、青黛、马齿苋)、SASP,1次/d,共5d。第6d处死,剖取结肠,记录病变组织大体损伤指数,常规病理观察各组抗炎效果,并检测结肠组织中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以及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结果:除马齿苋组外,其余各治疗组见不同程度黏膜修复,与模型组相比在组织学分级上有差异。其中三七组、青黛组黏膜大部分较完整,其组织学分级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用药后三七组下调Fas和FasL蛋白表达的作用最强,其效果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而与青黛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七组、青黛组、三药混合组的阻断MCP-1水平效应优于马齿苋组和SASP组(P<0.05)。结论:三七与青黛抗炎、阻断炎症细胞向黏膜上皮游走和免疫细胞Fas/FasL途径细胞凋亡方面的作用优于马齿苋,显示了三七和青黛可能通过对免疫炎症细胞的阻断从而发挥治疗UC的作用。同时提示肠道脉络瘀阻和湿热蕴毒是UC发病的主要病理因素,肠道湿热夹瘀证与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