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10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5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31.
332.
目的借助氢化物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对重金属进行形态分析。方法以砷的检测为例,通过对实验样品进行浸提,控制pH值等手段,实现砷不同形态的分离。结果实验实现了贻贝样品中不同形态砷的分离检测。砷(Ⅲ)加标回收率为102.8%,砷(Ⅴ)回收率为96.2%,各形态砷检测精密度介于2.19%~3.12%,方法检出限可达0.0014mg/kg。结论借助于氢化物发生装置的独特原理,通过特殊的样品前处理,可实现对重金属的形态分析。  相似文献   
333.
目的:探讨在妇科全麻捕管腹部手术后病人中实施预见性护理来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对126例妇科全麻插管腹部手术后病人随机选择66例采用预见性护理(观察组)和6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分析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例肺部感染,发生率1.52%;对照组4例肺部感染,发生率6.67%.X2检验,P<0.0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妇科全麻插管腹部手术后病人采用预见性护理可减少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4.
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Lichtenstein平片式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缺点.方法:采用美国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网状补片.德国B.Braun公司网状补片对各类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122例,其中疝环充填式62例,单纯补平片法(Lichtenstein手术)60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49.5±10.7)min,Lichtenstein手术(44.6±10.9)min.术后并发尿潴留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17例.Lichtenstein手术8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复发1例,切口感染Lichtenstein手术和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各1例.结论:两术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在手术时间、术后早期疼痛、导尿率、并发症、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复发率等主要方面无明显差异,总的治疗效果相近,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35.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抗Aβ25 ~35诱导的原代大鼠皮层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机制.方法 将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大黄素预处理组.采用比色法测试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活性.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酯(H2DCF-DA)染色后,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罗丹明123(Rh123)染色后,FCM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30μmol/L的Aβ25 ~35孵育皮层细胞24 h后显著降低SOD、GSH-Px的活性和线粒体膜电位,同时增加MDA和ROS的产生.大黄素预处理皮层细胞后可明显抑制Aβ25 ~35引起的上述细胞毒性效应,并减少CytC的表达.结论 大黄素通过恢复皮层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稳定线粒体膜电位,同时抑制MDA、ROS的聚集和CytC的释放来对抗Aβ25~35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336.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慢性HBV感染的自然病程漫长,可持续30-50年,并多在青壮年发病,HBV在患者体内长期存在并持续复制,不能被一般药物所清除,导致肝脏病变持续发展。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根本和关键是针对病原治疗,即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37.
目的探讨Bim和Caspase-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9例NSCLC组织中Bim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并进行肿瘤临床特征分析。结果在NSCLC组织中,Bim蛋白表达率为65.2%(58/89),其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χ2=7.949~22.698,P〈0.01);Caspase-3蛋白表达率为67.4%(60/89),其表达与NSCLC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χ2=5.098~5.408,P〈0.05);在NSCLC组织中,Bim蛋白表达与Caspase-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49,P=0.000)。结论Bim蛋白表达与NSCLC转移及患者临床分期负相关。  相似文献   
338.
目的 对比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与其他类型脑梗死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及神经功能结局的差异,明确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前瞻性收集的2009.06-2011.04期间接受静脉rtPA溶栓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溶栓时间、基线NIHSS、血压、血糖、电解质、凝血谱、心电图、头颅MRI、颅内外MRA(或CTA)等,按照中国缺血性中风亚型(CISS)标准1予以病因分组.结果 共75例患者接受静脉rtPA治疗,年龄(67.4±12.7)岁,女性25例,占33.3%;溶栓前NIHSS(12.3±6.4)分;发病至溶栓时间:(239.6±97.5)min; 72例(96%)在24 h接受多模式MRI复查.共24例(32%)示溶栓后出血转化,4例(5.3%)为症状性出血.22例(29.3%)患者为穿支动脉区域孤立性梗死,仅1例(1.3%)发生出血转化.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明显降低溶栓后的出血转化风险(OR=0.075,95%CI:0.008~0.663; P=0.020).并发现,82%的穿支动脉区孤立性梗死患者的1月mRS评分≤2,其神经功能结局较其梗死好(P<0.01).结论 穿支动脉区域孤立梗死患者相对于其他类型脑梗死患者在经静脉rtPA溶栓治疗后,显示出更低的出血转化率和较好的神经功能结局,故对 此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可更积极.  相似文献   
339.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下靶控输注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对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水平的影响。方法:椎管内麻醉下手术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进行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靶注DEX。靶控输注DEX方法:术中先以10 min靶控负荷量1μg.kg-1.(10 min)-1(T1),再以0.3μg.kg-1.h-1(T2),0.5μg.kg-1.h-1(T3),0.7μg.kg-1.h-1(T4)的剂量梯度递增,观察不同剂量下DEX对BIS的变化。结果:2组BIS比较,T1时,P<0.05,T2、T3、T4时P<0.01。结论:观察组较对照组在BIS水平上有明显差异,DEX镇静作用效果显著,对血流动力影响较小,无明显呼吸抑制,但需要监测心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340.
目的探讨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种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及血糖的影响。方法将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氯氮平、利培酮、齐拉西酮三组,分别给予单药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3、6个月末监测患者体重及空腹血糖。结果治疗2个月后,氯氮平组、利培酮组体重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氯氮平组、利培酮组血糖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治疗前后体重和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氯氮平、利培酮对患者的体重及血糖均有影响,而齐拉西酮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