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目的 研究巨细胞动脉炎(GCA)患者血管白介素-6(IL-6)与信号传递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GCA和6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对照组)颞动脉中IL-6和STAT3蛋白的表达.同时记录GCA患者6项与炎症有关的指标,分为炎症指标≥3项组(7例)与≤2项组(13例).并分析 IL-6与STAT3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GCA组颞动脉IL-6阳性细胞评分、STAT3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85±0.75)分及(40.71±9.90)个/高倍视野,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63)分,(30.73±10.84)个/高倍视野](均P<0.05);GCA组炎症指标t≥3项组IL-6、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炎症指标≤2项组(P<0.01,P<0.05);IL-6与STAT3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83,P<0.05).结论 GCA患者血管IL-6、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两者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提示IL-6可促进STAT3的表达.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的可行性、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急性期病人142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50例),B组每晚服阿托伐他汀10 rmg(45例),C组每晚服阿托伐他汀20 mg(47例),观察14d.比较治疗前后血脂、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化指标等变化,并记录服药后不良反应.结果各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 B)在治疗后都有下降,C组下降最显著,B组次之,A组下降程度较小.A组TG前后无明显变化,B组和C组TG在治疗后较前有下降,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别.HDL-C、Apo AI在A组治疗后有下降,B组无明显变化,C组较前轻度升高.各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内比较均有差异P<0.001,但各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期间所有病人均能耐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肌磷酸激酶(CK)等无明显变化.结论在脑梗死急性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是可行的,而且比较安全.脑梗死急性期的病人应用阿托伐他汀后取得较好的降脂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改善有待较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63.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diagnosis types of acute stroke,elevating treatment quality and promoting prognosis with acute stroke clinical measuring scale.Methods To gain a measuring scale formula and simplify this formula after stepwise regression Fisher distinguish analysis to 18 clinical variable of 184 acute stroke patients and to validate its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foretell value to diagnosis of acute stroke,Results We gained scale that Y=0.617&;#215;action+0.4856&;#215;BP+1.241&;#215;headache+0.74&;#215;vomiting+0.955&;#215;cervical resistance-1.215&;#215;TIA-0.727&;#215;heart disease-2.78;sensitivity of this formuta to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was 90.5% and 70% respectively,its specificity was 70% and 90.5% respectively,positive foretell value was 71.7% and 89.7%(Y≥ 0 means cerebral hemorrhage,Y&;lt;0 means cerebral infarction).Simple formulta is S=0.5&;#215;action+0.5&;#215;BP+1&;#215;headache+1&;#215;vomiting+1&;#215;cervical resistance-1&;#215;TIA-1&;#215;hear disease-3;its sensitivity was 89.3% and 68%,specificity was 68% and 89.3%,positive foretell value was 70.1% and 88.3%,There was no apparent difference in sensitivity;specificity and positive forelell value between two formulas.Conclusion Acute stroke clinical measuring scale can help early diagnosis,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of cerebral stroke patients.  相似文献   
64.
Canavan病的临床和超微结构研究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anavan病 (CD)又称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退行性变 ,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们对 1987~ 2 0 0 1年来经脑活检电镜检查证实的 3例CD进行研究 ,报道如下。例 1 男性 ,3岁 ,湖南籍 ,因突发抽搐 ,意识不清 3h入院。母孕期有先兆流产史 ,系保胎足月儿 ,既往有无热抽搐史。体查 :发育正常 ,意识模糊 ,表情淡漠 ,无眨眼反射 ,双瞳孔等大等圆约 3mm ,四肢肌力正常 ,肌张力不高 ,未引出病理征。脑干诱发电位 :听神经、视神经传导严重受损。脑电图示 :双侧各程常见中、高波幅θ波及δ波。脑脊液 :常规、生化、免疫球蛋白均…  相似文献   
65.
老年人巨细胞动脉炎的炎性细胞浸润类型及其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人巨细胞动脉炎的炎性细胞浸润类型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 2 0例巨细胞动脉炎患者颞动脉活检标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多核巨细胞和粒细胞表达的情况。以常规HE、美蓝染色及铅铀双重染色 ,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病理变化 ,比较病理变化与炎性细胞类型及分布的关系。结果 2 0例颞动脉活检标本中 ,浸润的炎性细胞由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构成 ,构成比分别为 40 .5 %、33.5 %和 2 6 .0 %,未见B淋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炎性细胞分布于颞动脉壁及其周围组织 ,以外膜最明显、内膜次之、中膜居末 ;有明显跳跃现象。炎性细胞分布与病理变化为非比例关系 ,病理损害以内膜明显。结论 老年人巨细胞动脉炎其颞动脉活检标本中可能有较多的粒细胞浸润 ,无多核巨细胞。  相似文献   
66.
67.
背景氟桂嗪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都具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但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目前还不明确.目的通过研究氟桂嗪对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转化生长因子Ⅰ型,Ⅱ型受体(TβRⅠ,Ⅱ)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氟桂嗪与TGFβ信号转导途径在抗脑缺血损伤方面的联系.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健康雄性蒙古沙鼠60只,9月龄,体质量(90±5)g,随机分为脑缺血组、氟桂嗪治疗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其中脑缺血组、氟桂嗪治疗组各有缺血再灌6 h,1,3,7 d组,共计10组,每组6只.干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法制作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氟桂嗪治疗组实验前1 d给沙鼠喂食氟桂嗪[按20 mg/(kg·d)].采用原位杂交检测TβRⅠ,Ⅱ基因表达情况,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方法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主要观察指标脑组织病理变化,及脑内TβRⅠ,Ⅱ mRNAs的表达.结果氟桂嗪治疗组在再灌注各个时间点脑组织损伤程度均明显轻于脑缺血组.各组沙鼠脑组织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胞浆均有TβRⅠ,ⅡmRNAs阳性表达.棕褐色颗粒主要位于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胞浆中,但表达程度有所不同.假手术组的TβRⅠ,Ⅱ mRNAs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稍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氟桂嗪治疗组中缺血再灌注6 h,1 d,3 dTβRⅠ,ⅡmRNAs表达较脑缺血组稍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7 d时同脑缺血组相比TβRⅠ mRNAs的表达下降[每1 000个细胞中可见阳性细胞数为(78.87±1.48)个比(85.23±1.71)个](P<0.01),而TβRⅡ mRNAs表达增高[每1 000个细胞中可见阳性细胞数为(75.40±2.19)个比(49.28±2.32)个](P<0.01).结论氟桂嗪能抑制缺血再灌注后TβRⅠmRNAs的过度表达,避免TβRⅠ和Ⅱ mRNAs表达比例失调,可能有利于TGF-β的信号传递,有利于抵御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细胞延迟性损伤.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Kufs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对两例患者进行脑组织活检,并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加以分析.[结果]两例临床表现为痴呆、癫痫、共济失调或行为改变,均无视力受累;超微结构改变有神经元变性及神经细胞内脂褐素体沉积.[结论]根据起病年龄、临床表现及脑活检电镜检查结果分析是确诊Kufs病的可靠办法.  相似文献   
69.
我科脊髓损伤患儿2例,均为5岁女性患儿,因练习舞蹈做下腰动作时不慎摔伤致双下肢运动、感觉障碍1h及10h入院,双下肢肌张力低,肌力0级,腹股沟平面以下痛觉消失,肛门括约肌反射及球海绵体反射弱;ADL 10分;X线及CT检查无骨折脱位;诊断为脊髓损伤(不完全性),ASIA分级B级.2例患者均于伤后第5天转到康复科行综合康复治疗,予以患者及家人脊髓损伤的康复宣传教育、良肢位训练(佩戴足踝矫形器)、关节被动活动、体位变换、早期坐起训练、电动起立床训练、肛门括约肌训练、间歇清洁导尿(病例2由于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及家属不理解和接受未行间歇清洁导尿,一直留置尿管)、双上下肢、腹肌以及腰背肌肌力训练、翻身训练、坐位训练(长坐位以及端坐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练习自理活动,如进食、穿衣裤)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长沙地区汉族人群脑出血与组织型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 1,KLK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收集273例散发性脑出血患者和140名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单核苷酸多态分型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KLK1基因rs5516及rs5517多态性位点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结果 (1)脑出血组及对照组KLK1基因rs5516多态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组织型KLK1基因rs5517多态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rs5517多态AA及GA基因型携带者舒张压水平显著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P<0.05);而rs5516位点各基因型亚组间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基因rs5516多态性与脑出血无关,而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基因rs5517多态性与脑出血存在关联,可能通过影响血压水平而参与脑出血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