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据文献报道,椎体高度不足原高度1/3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即为重度或严重椎体压缩骨折.以往认为重度椎体压缩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操作困难,但近年的多篇文献报道PVP治疗重度椎体压缩骨折均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期刊登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一文作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重度椎体压缩骨折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强调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该文值得一读,但有以下问题尚需商榷.  相似文献   
32.
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手术中大血管和神经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Enneking肿瘤分期系统的建立及肿瘤切除原则的提出,为骨与软组织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并为大家广为接受的标准,彻底的肿瘤切除对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具有较大的益处,也是四肢骨与软组织肿瘤手术中需要满足和坚持的最基本原则[1-2].  相似文献   
33.
球囊扩张与SKY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与SKY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2008年6月应用Kyphon球囊和SKY扩张器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1例80个椎体.其中球囊组41例52个椎体,SKY组20例28个椎体。术前、术后和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拍摄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Cobb角等指标。结善:注射量:平均每椎2.5—6.5ml,球囊组4.5ml,SKY组4.0ml。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较术前都有明显下降(P〈0.01),疼痛缓解在术后2—72h内,平均12h。术后两组伤椎前缘、中部、后缘高度恢复为1.7—2.9mm,恢复率为29.4%-8.8%;伤椎高度、后凸角及Cobb角两组均较术前恢复(P〈0.01),但恢复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时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骨水泥未见松动。结论:球囊扩张与SKY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能迅速缓解疼痛,并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球囊组灌注剂充填量稍多,但两组复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小檗胺体外对大鼠骨肉瘤UMR-10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小檗胺(0,2,4,8,16,32mg.L-1)分别处理UMR-106细胞,作用时间分别为24,48,72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小檗胺对UMR-10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不同浓度的小檗胺(0,4,8,16mg.L-1)分别处理UMR-106细胞24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Annexin/PI染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内Bcl-2、Bax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小檗胺对UMR-106细胞的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孵育72h、32mg.L-1的小檗胺对UMR-106细胞的作用最强,抑制率接近90%;24,48,72h的IC50分别为24.69、8.03和3.54mg.L-1。空白对照组和小檗胺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64±0.29)%,(3.58±0.31)%,(6.3±0.5)%和(11.3±1.1)%。同时,小檗胺可以诱导细胞坏死;此外,小檗胺剂量依赖性地降低Bcl-2,增高Bax,降低Bcl-2/Bax比值,并增强caspase-3的活性。结论:小檗胺体外能抑制UMR-106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降低Bcl-2/Bax比值,增强caspase-3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 对22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后路11例,前路5例,同期前、后路联合6例.采用ASIA分级评价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结果 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ASIA评分优于术前.结论 根据不同胸腰椎骨折脱位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微创腹膜外入路技术应用在腰椎前路手术中.方法 采用微创腹膜外入路对52例患者进行腰椎前路手术,术前诊断有腰椎退变性失稳23例,腰椎间盘源性疼痛25例,腰骶部椎体先天畸形2例,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术后翻修2例.手术方式包括前路椎间Cage融合32例,人工腰椎间盘置换20例.手术间隙均为L4-5或L5-S1间隙,单间隙47例,两间隙5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切口长度、腹部切口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没有因显露不充分而延长切口的.手术时间平均85 min,失血量平均155 ml,术后下地时间平均3 d,切口长度平均6.5 cm,术后切口部仅有轻度疼痛,术后住院时间7~10 d.1例术中出现腔静脉分叉处撕裂,2例出现腹膜撕裂,3例出现术后腹胀,5例出现术后低热,男性病例没有出现逆行射精.结论 微创腹膜外入路能很好的显露椎体和椎间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脊柱周围组织损伤很小,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以乙酰甲胺磷和三唑磷为主要成分的乳油的急性毒性,为其毒理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按国家标准GB15670—1995进行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急性皮肤及眼刺激试验、皮肤致敏试验。结果20%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乳油对雌雄性sD大鼠经口LD50均为369mg/kg.BW;急性经皮LD50〉2000mg/kg.BW;急性吸入LC50〉2000mg/m3;对家兔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为0;急性眼刺激积分指数(I.A.O.I.)=6.0,(M.I.0.I.)48h为0;对豚鼠皮肤致敏率为0。结论20%乙酰甲胺磷·三唑磷乳油经口毒性属于中等毒,经皮毒性属于低毒,吸入毒性属于低毒,时眼睛有轻度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致敏强度分类为弱致敏。  相似文献   
38.
椎间盘造影压力与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椎间蕊造影压力与腰椎间盘源件疼痛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 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65例慢性腰痛患者经压力控制性椎间盘造影确诊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其中2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者接受前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年龄25~67岁,平均43.6岁.L4-5例,L5S112例,L4-5和L5S1双间隙2例.记录椎间盘造影诱发疼痛时的压力,将患者分为椎间盘造影压力≤300 kPa(低压组)10例,300~500 kPa(高压组)12例.椎间cage融合术22例24个椎间盘.术后3~7 d下地活动.腰围固定3个月.根据术前、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高压组和低压组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时间70~120 min,平均90 min;出血量100~400 ml,平均220 ml.低压组与高压组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椎间隙高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腰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椎间隙高度从术前平均9.5 mm增加至13.5 mm.术后6个月低压组VAS、ODI改善率分别为82.4%、90.1%,高压组为71.7%、80.6%.随访时未发现肠梗阻、逆行射精和假体位置移动.结论 压力控制性椎间盘造影能够提高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准确性,低压力椎间盘造影阳性者手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9.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2009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帮助和支持<中华骨科杂志>的各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和新春的祝福!  相似文献   
40.
患者男,16岁.患者蹲位时被倒下的数吨重铁板重击背部,致彩腰背部剧痛,双下肢麻木无力,伴有尿频、尿少、排尿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