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131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4篇
  2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慢性可变应激对大鼠血压和行为学的影响,以及皮质醇的参与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4/05在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完成。采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5只。先进行开放实验法行为评分,选择得分相近的动物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组8只。通过电击足底、冰水游泳及热应激等刺激引起大鼠血压、行为改变,用开放实验法测定实验开始时、实验第7,14,22天3min内大鼠垂直运动次数、水平运动次数、排便次数及理毛时间。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①实验第22天应激组尾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117±4),(98±2)mmHg,P<0.05];血清皮质醇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44.85±51.85),(74.58±19.19)nmol/L,P<0.01]。②在实验第7,14,22天应激组开放实验法行为法测定3min内大鼠水平运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0.88±27.20),(18.38±21.09),(14.38±11.22)次;(62.63±26.70),(44.38±23.91),(50.13±23.65)次,P<0.05~0.01];在实验第14,22天,开放实验法行为法测定3min内应激组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8.75±7.42),(6.63±5.29)次;(16.63±6.89),(16.29±7.02)次;P<0.05,0.01];在实验第22天,应激组大鼠理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63±1.19),(8.88±7.99)s,P<0.05],开放实验法行为法测定3  相似文献   
72.
目的通过检测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tIgE),探讨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价值,了解临床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种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309例过敏性患者(AD组)和7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特异性IgE和血清总IgE。结果(1)309例过敏性患者sIgE的阳性率为54.7%,对照组sIgE的阳性率为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09例过敏性患者tIgE的阳性率为42.4%,对照组为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过敏性疾病患者sIgE和tIgE的敏感性分别为54.7%、42.4%,特异性分别为94.4%、91.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7.7%、95.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2.7%、27.0%。结论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测定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
胡冰  杨芳  黄宝良 《当代医学》2010,16(13):31-32
目的落实一对一全程助产,有效开展产程健康教育,提高全程助产与产科护理质量。方法抽查300名住院产妇对健康教育内容及施教方式的需求;抽查2004年~2009年分娩产妇及婴儿情况与一对一全程助产达标率进行对照。结果一对一全程助产是满足产妇产程健康教育需求的最佳方法,落实全程助产,新生儿窒息率与产后出血率下降。结论一对一全程助产模式有利于提高产程健康教育质量,能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孕妇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 将按时进行孕期保健的胎膜早破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和护理;观察组除与对照组进行同样的护理外同时实施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孕妇卧床期间心理状态和卧位舒适情况比较有差异性(P<0.01).结论 对胎膜早破孕妇有必要实施护理干预,个体化干预措施是改善胎膜早破孕妇心理状态和卧位舒适较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5.
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和13例正常卵巢进行常规MRI扫描和横断面DWI(b=600s/mm2),分别比较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与正常卵巢的实性部分及囊性部分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xponent apparent diffusion,E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实性部分DWI呈明显高信号,其ADC值[(1.50±0.41)×10-3mm2/s]显著低于正常卵巢实性部分的ADC值([2.24±0.33)×10-3mm2/s](P0.01),前者eADC值([254.33±97.23)×10-3mm2/s]显著高于后者eADC值[(121.15±30.69)×10-3mm2/s];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囊性部分DWI表现为稍高、等、稍低信号,其ADC值[(4.18±2.98)×10-3mm2/s]及eADC值[(58.95±33.45)×10-3mm2/s]与正常卵巢囊性部分的ADC值[(2.92±1.42)×10-3mm2/s]及eADC值([119.18±140.54)×10-3mm2/s]没有明显差别。结论DWI的定量分析对卵巢囊实性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考察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YQFM)对非洛地平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高、中、低剂量(1625、542、181mg·kg-1)YQFM组和空白对照(生理盐水)组,每组10只,尾静脉连续注射给药8d,第8天给药后各组均立即灌胃给予非洛地平0.5mg.kg-1,灌胃后0、0.5、0.75、1、2、2.5、3、3.5、4、5、8、12、24、48h于眼底静脉丛取血,以液质联用检测非洛地平在各组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利用TopFit2.0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空白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YQFM组非洛地平的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50.67±8.99)、(37.78±7.74)、(40.31±6.03)、(45.24±8.03)μg·L-1,AUC0~48h为(532.21±102.15)、(395.75±85.85)、(424.80±77.53)、(489.87±94.81)μg.h.L-1,t1/2为(17.47±4.31)、(17.04±3.20)、(16.75±4.04)、(16.59±3.52)h,CL为(0.19±0.04)、(0.27±0.03)、(0.26±0.03)、(0.22±0.04)L·h-1;非洛地平药动学参数符合一室模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YQFM组cmax、AUC0~48h明显减小,CL明显增加(P〈0.05或P〈0.01),3个剂量YQFM组间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QFM高、中剂量能明显加快非洛地平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和清除。  相似文献   
77.
胡冰  周来新  慕萍 《重庆医学》2012,41(6):617-618
医院的固定资产不仅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更是医院开展医、教、研工作的物质基础[1]。随着医院固定资产的不断增加,医院固定资产的台账式管理已经无法将资产的使用、管理、财务等3个部门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8.
腹壁无瘢痕手术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微创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腹壁无瘢痕手术(scarless surgery)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主要在2个方面: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和经脐途径内镜手术(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TUES),后者也有人称为胚胎性自然腔道内镜手术(embryonic natural orifice transumbilical endoscopic surgery,E-NOTES)、单套管腹腔镜手术(single port laparoscopic surgery,SPL)或单切口腹腔镜手术(single 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本文对腹壁无瘢痕手术的现状及未来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79.
陈健  何义富  胡冰 《安徽医药》2009,13(3):316-318
目的观察一线化疗失败后加上抗肿瘤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16,恩度)联合治疗晚期上消化道肿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17例,全组病例均采用恩度加既往一线失败的化疗药物剂量不变,联合治疗。用药1周期即可评价毒性,2周期后方可评价疗效。结果17例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全组有15例患者可以评价客观疗效,总共完成的周期数为54个,中位周期数为3。不能评价疗效的有2例。结论在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患者中,一线失败后加上恩度联合治疗疗效尚可,并且改善和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恩度具有逆转化疗耐药性。其毒性低,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观察。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CT仿真内镜(CT virtual endoscopy,简称CTVE)与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ar reconstruction,MPR)对垂体瘤患者蝶窦、鞍底的显示情况.方法:在119例垂体瘤经蝶手术中,对术前常规垂体CT检查数据分别进行MPR及CTVE重建,对两者显示的蝶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蝶窦表面解剖结构:蝶窦开口、蝶窦中隔、鞍底形状、斜坡凹陷、颈内动脉隆起、视神经管隆起方面,CTVE与MPR的显示率无明显差别,CTVE对颈内动脉视神经隐窝的显示率优于MPR,CTVE所提供的为三维图像,MPR提供的为二维图像.在显示深部解剖标志:斜坡松质骨、蝶窦壁厚度方面MPR明显优于CTVE.结论:CTVE能显示蝶窦浅表解剖结构的三维图像,可做为经蝶垂体瘤手术的术前了解蝶窦三维解剖结构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