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31.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冠心病(CHD)人群孤立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症分布现状及风险因素。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科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5 319例,男3 117例,女2 202例)和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共25 197例,男11 114例,女14 083例),收集血脂数据,回顾性分析ACS患者和体检健康人群的血脂异常情况。结果 ACS患者血清HDL-C、TG、LDL-C异常检出率分别高于健康人对照组(55.48%vs 29.69%,χ~2=1 298,P0.01;36.79%vs 24.43%,χ~2=343.4,P0.01;23.90%vs 22.74%,χ~2=3.270,P=0.07),且HDL-C异常检出率最高;伴有低HDL-C异常的ACS患者中,男、女性各年龄段(20~55岁、56~65岁、66~80岁)孤立低HDL-C表型分别为40.81%、55.16%、67.84%和47.24%、41.64%、51.33%,呈增长趋势(男性:χ~2=100.30,P0.01;女性:χ~2=16.3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孤立低HDL-C血症与ACS风险相关(OR=3.51,95%CI:3.20~3.86,P0.01)。结论低HDL-C异常人群是唐山地区CHD防控的主要对象,孤立低HDL-C血症与CHD风险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432.
目的分析体检健康人群血清大豆蛋白特异性Ig G(s Ig G)抗体水平,探讨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并分析抗体识别蛋白质组分。方法丙酮溶解法制备大豆蛋白粗提液,包被微孔板,ELISA法检测24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大豆蛋白s Ig G抗体水平,分析抗体水平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大豆蛋白质组分,并用酶免疫印迹技术分析与Ig G特异性结合的主要蛋白质组分。结果体检人群大豆蛋白s Ig G抗体阳性率为55.8%,女性(66.6%)显著高于男性(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各年龄组间s Ig G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男性组的阳性率随年龄增高呈上升趋势;酶免疫印迹技术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个体间可能存在针对不同大豆蛋白抗原组分的s Ig G抗体。结论体检健康人群中普遍存在针对大豆蛋白质组分的s Ig G抗体,且s Ig G抗体水平与年龄和性别相关。  相似文献   
433.
查菲埃立克体(Ehrlichia chaffeensis,EC)主要引起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uman monocytic ehrlichiosis,HME),该病无特异的临床症状而容易误诊,延误治疗可使病情加重甚至造成患者死亡,故对HME实现早期诊断很重要。该文从临床诊断、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到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面对HME的诊断方法进行总结,并着重介绍操作简单、敏感且高效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434.
摘 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 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IBS D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观察组予以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各症状积分和症状总积分变化。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减低,在改善大便频次、腹部不适、大便黏液及大便性状方面,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排便不尽方面,两组疗效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症状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22%,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IBS D 疗效满意,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35.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与天然植物激素相似,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尤其是根及根茎类)生产的各个环节,对农业增产、商品性提高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农业技术推广相对滞后,致使部分地区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故理性对待、合理使用中药材植物生长调节剂至关重要,而其关键是理清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控机制。本文拟对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根及根茎类中药中的调控机制(活化基因表达、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抑制抽苔开花、抑制赤霉素的生物合成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6.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流感病毒A型(FluA)及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H5N6病毒感染的荧光定量RT-PCR法。方法以人细胞核糖核酸酶P(RP)基因作为临床样本的内参基因,用Primer Express 3.0软件设计PCR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一种检测FluA及HPAI-H5N6病毒的一步法多重荧光定量RT-PCR方法,评估其灵敏度、特异性,并与上海之江公司提供的试剂及测序法进行比较。结果建立的多重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FluA、H5、N6及RP质粒标准品的灵敏度均达102copies/m L。各对引物和相应探针仅检测出相应的病毒,在这些病毒和常见病原分析中未发现存在交叉反应,特异性达100%。用该法检测135例临床标本,结果显示FluA为23例,未发现HPAI-H5N6病毒的感染者;与上海之江公司提供的试剂的检测结果及基因测序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一步法多重荧光定量RT-PCR法可用于FluA及HPAI-H5N6病毒感染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