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1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01.
目的应用医院存储数据建立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癌胚抗原(CEA)间接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存储的所有Cyfra21-1、SCCA、CEA检测值,经数据筛选、线性拟合,建立其间接参考区间。选取2015年1~3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体检健康者454例,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C28-A3要求,采用非参数方法建立上述项目参考区间。结果存储数据组Cyfra21-1、SCCA、CEA间接参考区间为0~2.87 ng/m L、0~1.76 ng/m L、0~3.77 ng/m L,健康组数据建立的Cyfra21-1、SCCA、CEA间接参考区间为0~2.84 ng/m L、0~1.38ng/m L、0~3.60 ng/m L。结论存储数据建立检验项目的生物参考区间省时、省力,可用于实验室现有参考区间的验证。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1,PON1)基因多态性位点rs705381、rs854572、rs3735590、rs854571和rs662与南京地区人群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检测并分析292例脑梗死患者和292例健康人群中上述5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频率分布;AU5400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人群的常规生化指标;二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上述位点不同基因型与脑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血压、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异常与脑梗死相关(P均0.05)。PON1基因4个多态性位点(rs705381、rs854572、rs3735590和rs854571)在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群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脑梗死患者PON1基因rs662位点的CT(52.4%vs 41.44%,P0.05,校准OR=1.62,95%CI=1.06~2.49)和CT/TT(65.41%vs 56.16%,P0.05,校准OR=1.49,95%CI=1.00~2.25)基因型频率分布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但与上述临床指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PON1基因rs662位点的多态性可能是南京地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03.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近年大量研究表明,凝血系统紊乱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支气管哮喘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平衡失调,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并由此加重哮喘病情。寻找针对支气管哮喘的凝血标志物,探索这些标志物与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病情发展和治疗靶点的发现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该文就近几年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凝血功能紊乱在哮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中国目前传播的麻风分枝杆菌(M.leprae)菌种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型分布与特征。方法对来自中国22个省市171例麻风患者皮损组织样本,采用巢式PCR扩增麻风分枝杆菌特异16S rRNA保守片段,并对PCR阳性产物直接测序,经BLAST进行序列比对;采用PCR产物限制性酶切基因多态性方法对麻风分枝杆菌进行SNP分型。结果 171例标本扩增片段与来自巴西的麻风分枝杆菌Br4923相似性达99%,均为M.leprae,未检出M.lepromatosis。在85例SNP分型标本中,SNP3型、SNP1型和SNP2型分别占78.8%(67/85)、20%(17/85)和1.2%(1/85),未检出SNP4型。130例16S rRNA序列存在C251T位碱基变异,不同临床型别标本中16S rRNA序列突变及SNP型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S rRNA基因C251T突变与麻风分枝杆菌菌株的SNP分型有一定的关联,存在突变的菌株多为SNP3型,少见SNP1型,未见SNP2型;不同地区的SNP型别分布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陆地区的SNP3型菌株分布率97.1%(34/35)显著高于沿海66%(33/50)(χ~2=11.96,P0.01)。不同地区的16S rRNA序列突变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内陆地区的16S rRNA突变率94.8%(92/97)显著高于沿海51.4%(38/74)(χ~2=43.56,P0.01)。结论麻风分枝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突变C251T与SNP分型有关,可提示不同基因型麻风分枝杆菌的地理分布。未发现麻风分枝杆菌M.lepromatosis菌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患者血浆中miR-31-5p和miR-134-5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对SZ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SZ患者、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PAD)患者和体检健康者血浆样本各90例。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3组血浆样本中miR-31-5p和miR-134-5p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验证差异表达的miR-31-5p和miR-134-5p,绘制ROC曲线,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miR-31-5p和miR-134-5p单独及其联合检测对SZ的诊断价值。结果miR-31-5p在SZ组、BPAD组和健康人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3,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表明,SZ组与健康人对照组miR-31-5p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7.85,P0.05);miR-134-5p在3组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9.111,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表明,其在SZ组与健康人对照组、SZ组与BPAD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20.40,23.18,P均0.05)。miR-31-5p诊断SZ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617,敏感性73.3%,特异性54.4%;miR-134-5p诊断SZ的AUCROC为0.696,敏感性84.4%,特异性48.9%;二者联合预测变量PRE的AUCROC为0.695,敏感性84.4%,特异性48.9%。结论 miR-134-5p单独和联合miR-31-5p检测对SZ的诊断价值相当,且均优于单变量miR-31-5p。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比较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holmium laser lithotripsy,HL)与气压弹道碎石术(pneumatic lithotripsy,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采用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L治疗223例、HL治疗214例.结果 手术总的碎石成功率HL为96.26%(206例),PL为88.34%(197例),两组间碎石总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平均手术时间HL组为32.8min,PL组为42.5min,P<0.05;平均结石排净时间HL组为17d,PL组为33d,P<0.0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HL组(1.87%)少于PL组(13.9%),P<0.05.结论 HL和PL均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只要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并及时总结经验,就可提高这两种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评价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检测在早期预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连续监测86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和术后12、24 h尿液标本中NGAL,IL-18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并分析其与DGF的关系. 结果 86例中发生DGF 15例.术后12 h DGF组尿NGAL(ng/mg)水平明显高于非DGF组(1712.7±474.6比863.1±199.8,P<0.001),尿IL-18(ng/mg)水平与非D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2±4.1比28.7±4.2,P>0.05);术后24 h DGF组尿NGAL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非DGF组(分别为2905.0±1108.1比911.8±221.0,211.3±34.0比86.9±22.8,均P<0.001);而尿RBP(μg/mmol)(92.7±17.1比92.8±13.8,P>0.05)和SCr值(μmol/L)(608.1±85.5比542.3±99.6,P>0.05)与非D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2 h尿NGAL曲线下面积为0.90,cut-off值为996.5 ng/mg时,诊断敏感性90.2%,特异性82.6%;术后24 h IL-18曲线下面积为0.76,cut-off值为148.5 ng/mg时,诊断敏感性76.3%,特异性66.4%. 结论 尿NGAL及IL-18水平变化对早期预测DGF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肾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1只Wistar大鼠分为3组.(1)阴性对照组(n=15):游离双侧肾脏,切除右肾,缝合腹壁.(2)缺血再灌注组(n=18):实验过程与阴性对照组相同,但在切除右肾和游离左肾之后,将左肾动、静脉夹闭45 min,然后开通.(3)TRI处理组(n=18):肾缺血再灌注前3 d经大鼠腹腔注射TRI 0.4 mg/kg,每天1次,连续3 d,其他实验过程与缺血再灌注组相同.肾缺血再灌注1、3、5 d后,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LR4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LR4表达水平.结果 肾缺血再灌注1、3、5 d后,缺血再灌注组和TRI处理组血清BUN及Cr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肾组织中TLR4 mRNA和TLR4的表达也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但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RI处理组血清BUN和Cr明显降低(P<0.01),肾组织中TLR4 mRNA和TLR4的表达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的表达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早期韦氏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WR-DLBCL)接受CHOP为主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2006-2018年间收治137例确诊为WR-DLBCL患者,其中Ⅰ期22例,Ⅱ期115例。全组接受了CHOP类为主方案化疗,其中62例使用了利妥昔单抗,87例接受了累及野放疗。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无进展生存(PFS)、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RFS),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5年OS、PFS、LRRFS分别为78.6%、69.5%、83.2%,综合治疗组分别为87.5%、80.2%、90.9%,单纯化疗组分别为64.2%、53.6%、72.9%。单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国际预后指数评分、大肿块、利妥昔单抗、化疗周期及综合治疗是影响OS、PFS因素;乳酸脱氢酶、大肿块、综合治疗是影响LRRFS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乳酸脱氢酶、综合治疗模式、利妥昔单抗是影响OS因素,LDH、综合治疗模式是影响PFS因素,LDH是影响LRRFS因素。结论 早期WR-BLBCL预后良好,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时代,化疗联合放疗的综合治疗方式仍然是早期WR-BLBCL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0.
雷公藤内酯醇(TRI)是从雷公藤中分离出来的二萜内酯化合物,是雷公藤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我们通过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TRI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