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96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55篇
中国医学   92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8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陆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7年6月对本院骨科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X线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Cobb’s后凸角,CT测量椎管占位比。同时观察植骨融合和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52.63%(20/38)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正常值的95%以上,平均恢复至(89.73±9.01)%;术后、末次随访Cobb’s角[(6.74±4.78)°,(7.45±5.04)°]均较术前(23.96±5.48)°减少(P〈0.05),椎管占位比[(16.29±11.38)%,(12.38±8.11)%]也较术前(34.23±19.65)%减少;所有患者脊柱生理曲度无丢失,内固定无松脱断裂,不完全损伤的患者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2级改善,随访疗效满意。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自体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确切,椎管占位恢复好,前中柱重建稳定,后柱固定牢固,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2.
连续71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临床分析三明市第一医院心外科吕凯明,陈志慷,张邦辉,肖斌,余兰贞,谢维泉我院心外科自1991年7月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至1944年7月共完成71例,无一例死亡,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1例中,男性43例,女性2...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在缺氧/复氧损伤中Na+/H+交换体阻滞剂在不同时相用药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全程给药组(EIPA-I组)、复氧前给药1组(EIPA-R1组)和复氧前给药2组(EIPA-R2组)进行缺氧/复氧处理,动态检测单个心肌细胞在缺氧/复氧时细胞胞质Ca2+浓度(即[Ca2+]i)的变化及细胞挛缩程度,并观察细胞的存活率。结果:EIPA-I组和EIPA-R2组显著抑制了[Ca2+]i上升及细胞的挛缩,并提高了细胞存活率。结论:在复氧前给予增大剂量的EIPA与缺氧时常规剂量用药同样有效地抑制复氧期Na+/H+的交换,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抑制细胞的挛缩,提高心肌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4.
笔者自1994-03~1999-03,用仙人掌外敷治疗流行性腮腺炎2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在4~10岁间16例,11~16岁之间5例;发病1d就诊者4例,2d就诊者15例,3d以上就诊者2例;曾用抗生素治疗者8例。21例患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恶寒、发热、纳差和腮腺肿痛。其中单侧腮腺肿胀者17例,双侧腮腺肿胀者4例;有16例体温超过38℃。2 治疗方法2.1 药物组成:仙人掌30g,土大黄10g,芒硝5g。2.2 先将仙人掌去刺,洗净晾…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合并大出血的临床特征, 并分析其诊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44例ANP合并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34例, 女性10例, 年龄(48.9±12.2)岁。收集患者的出血部位、出血干预措施以及治疗结果等临床资料。采用电话或门诊复诊的方式随访。结果在44例ANP合并大出血患者中, 胃肠道出血8例, 腹腔内出血31例, 混合型出血5例。ANP起病至发生出血的时间间隔为30.5(20.8, 43.0)d。胃肠道出血和混合型出血的13例患者中:4例因上消化道溃疡在内镜下成功止血;5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出血后, 经血管内栓塞成功止血;4例通过外科手术止血成功。在31例腹腔内出血患者中:24例进行DSA检查;7例未行DSA(3例因血流动力学趋于稳定予保守治疗;2例因胰腺坏死感染手术清创后24 h内出血予立即开腹手术止血;1例因家属放弃治疗未行DSA;1例在准备DSA时死亡)。在29例进行DSA的患者中, 69.0%(20/29)的患者发现了血管异常, 其中脾动脉出血最为常...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方式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总结回顾315例疝患者手术方式、方法及术后恢复过程。结果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不干扰正常解剖结构,修补效果好,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分析KL47型和KL64型荚膜血清型产KPC酶肺炎克雷伯菌(KPC-KP)的菌株特点,比较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对KL47型和KL64型KPC-KP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南部战区总医院216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280株经PCR确认携带blaKPC的KPC-KP菌株。用wzi测序法进行荚膜血清型测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检测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以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280株KPC-KP中168株为患者单一部位分离的菌株,另112株来自48例患者2~5个不同部位分离到菌株。168株荚膜血清分型以KL47型和KL64为主,分别占44.6%(75/168)和38.7%(65/168),其他荚膜血清型(KL10、KL12、KL19、KL27、KL28、KL105、KL110)占14.9%(25/168),3株(1.8%)菌株无法归类于以上血清型。112株KPC-KP中82株来自37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荚膜血清型均为同一型,另30株来自11例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荚膜血清型为不同型;...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地高辛环糊精包合物制剂的制备及其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对地高辛制剂进行稳定性实验;含量测定用HPLC.结果:4℃时DIGt_(0. 9)=2. 73.结论:包合物在制剂中稳定.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索乳癌根治术后3种不同乳房再造方法的最佳外观效果.方法 (1)乳癌切除Ⅱ期行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2)乳癌切除即时腹直肌横行皮瓣乳房再造.(3)保留胸大肌乳癌切除,Ⅱ期乳房假体置入并行乳头、乳晕再造;对不保留胸大肌乳癌切除者,Ⅱ期皮肤扩张后乳房假体置入再造.结果 共计治疗12例,10例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形态满意,优良率较高.2例不满意,其中1例扩张后,因局部皮肤皮下组织较薄,扩张程度不足,勉强置入140 ml乳房假体,外观形态明显偏小;另1例腹直肌肌皮瓣大部分坏死,经再次修复创面愈合,乳房再造失败.结论 乳房再造的方法选择得当,可使乳房形态更为自然.普通背阔肌皮瓣改用扩大的背阔肌皮瓣后,软组织量比前者增加1倍以上,使再造乳房与对侧相近.假体置入乳房成形后,Ⅱ期行单蒂乳头、乳晕再造,可给患者以心理和外观上的更多抚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烧伤后动脉血气变化及复方红景天参芪花粉对其影响 ;方法 :在海拔 3 480m甘南地区建立大鼠 3 0 %Ⅲ度烧伤模型 ,1 0 4只大鼠随机分为试验组 (红景天组 )、对照组及正常组 ,造模前灌胃给药 ,伤后不同时相点剖腹经腹主动脉穿刺抽血测 pH、PO2 、PCO2 、BE和O2 st;结果 :pH :红景天组与对照组伤后 3h开始低于正常组 (P <0 .0 5) ,伤后 2 4h~ 48h逐渐升至正常 ;PO2 :两组于伤后 3h~ 2 4h均高于正常组 ,72h接的正常 ;PCO2 :两组于伤后明显低于正常组 (P <0 .0 1 ) ,48h后红景天组与正常组接近 (P >0 .0 5) ;BE :两组于伤后 3h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1 ) ,伤后 6h ,红景天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O2 st:三组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高原大鼠严重烧伤后存在严重混合型酸碱失衡 ,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 ,PO2 增高可能与过度换气和呼吸代偿有关 ,并不意味着组织不缺氧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各项指标中差异很大。证明复方红景天参芪花粉制剂对抗组织缺氧、疏通微循环及纠正酸中毒人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