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16篇
  免费   1463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耳鼻咽喉   236篇
儿科学   256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925篇
口腔科学   273篇
临床医学   4354篇
内科学   2202篇
皮肤病学   326篇
神经病学   865篇
特种医学   13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2426篇
综合类   7713篇
预防医学   2680篇
眼科学   309篇
药学   3253篇
  35篇
中国医学   3040篇
肿瘤学   788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509篇
  2022年   472篇
  2021年   451篇
  2020年   534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609篇
  2017年   401篇
  2016年   566篇
  2015年   646篇
  2014年   1394篇
  2013年   1340篇
  2012年   1669篇
  2011年   1651篇
  2010年   1687篇
  2009年   1685篇
  2008年   1684篇
  2007年   1640篇
  2006年   1547篇
  2005年   1414篇
  2004年   1342篇
  2003年   1244篇
  2002年   1113篇
  2001年   994篇
  2000年   909篇
  1999年   693篇
  1998年   519篇
  1997年   537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428篇
  1994年   352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59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97篇
  1988年   154篇
  1987年   143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70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3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6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介绍改进后的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在92例颅内出血的CT图像上,同时运用体视法、CT定量法测量颅内血肿体积,以CT定量法的结果为标准验证体视法的准确性。结果按血肿体积大小分为5组,各组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得体积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分析P值皆大于0.05,即CT定量法、体视学法所测血肿体积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体视学法测量颅内血肿准确可靠,在CT工作站对颅内血肿病例行胶片打印排版时,在图像上加上合适的网格,可方便临床医生快速运用体视法准确测量颅内血肿体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4.1%),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应用抗生素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价值,总结应用策略.方法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54例,药物保守治疗21例,采用手术治疗34例,保守治疗患者,使用头孢噻肟+甲硝唑治疗,手术治疗者,术前术后都应用抗生素,采用氟喹诺酮患者14例,采用头孢噻肟20例.结果 保守组、手术治疗氟喹诺酮组、头孢噻肟组、手术治疗合计组患者年龄、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住院时间低于氟喹诺酮组,氟喹诺酮组地狱头孢噻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治疗失败率15.0%(3/20),失败2例病程长患,手术组全部成功;保守组6个月内复发2例,手术组出现并发症2例,切口感染1例、发热1例.结论 抗生素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作为保守药物,也可作为感染预防药物,若以保守治疗为目的,应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以提高对病原体覆盖率,若为预防性用药,应据既往手术感染情况选择耐药率低、覆盖率高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周围性面神经炎主要由于面神经管或茎乳突孔内炎性水肿压迫面神经而致病,多数学认为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血供障碍所导致。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选用减轻炎症和水肿、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以及针灸和理疗等方法,但疗效均不太满意。近年来我院采用的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7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是人类 2 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由于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人类寿命至少延长了 1 0岁 ,但是随着抗生素广泛应用 ,特别是不合理滥用 ,细菌耐药不断出现并在全球流行 ,迄今为止 ,既不存在无耐药菌的抗生素 ,也不存在对抗生素完全敏感的细菌 ,当人类自豪的回首上世纪取得科学技术成就 ,憧憬 2 1世纪美好未来的瞬间 ,在抗感染领域 ,我们看到的是另类景象 ,威胁人类的重大感染性疾病尚未得到控制、新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出现 ,其中由于细菌耐药有可能再次使人类面临各种感染的威胁 ,部分医学家惊呼 ,人类即将进入后抗生素时代 (post -antibio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MDA-7/IL-24基因对肝癌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将携带人MDA-7/IL-24基因的腺病毒Ad.mda-7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02和肝癌细胞HepG2;用RT-PCR法观察MDA-7/IL-24基因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DA-7/IL-24蛋白的浓度;4甲基偶氮唑蓝染色法(MTT)及Hoechst染色观察MDA-7/IL-24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Annexin-V和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2种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结果 :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能介导外源基因MDA-7/IL-24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正常细胞L02中的高效表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MDA-7/IL-24蛋白的表达; MDA-7/IL-24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并可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MDA-7/IL-24阻滞肝癌细胞于G2/M期,能选择性杀伤肝癌细胞而对正常的肝细胞无阻滞作用和毒性作用。结论 :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Ad.mda-7能介导MDA-7/IL-24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高效表达,促使细胞增殖阻滞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选择性地杀伤肝癌细胞HepG2,而对正常肝细胞L02无任何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但因自我意识障碍,自知力缺乏,常被视为手术禁忌。而胆绞痛反复发作,又导致精神症状的复发和加重,出现恶性循环,给其本人及家庭带来极大痛苦。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此类病人配合手术治疗护理的主动有效性较差。因此,正确的评估病人,了解其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在心理和行为上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的发生,也无精神病症加重的情况发生,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利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RSI)反映胶质瘤恶性度的价值.方法41例病理证实胶质瘤,原发39例、复发2例,行MR及MRS扫描,MRS数据经残差Z分数统计模型及LLI、Lip/Cho等指标划分肿瘤边界及不同代谢区,并结合MRI结构成像,划分出肿瘤的高代谢活性区、肿瘤浸润边界、坏死区及乏氧区.结果肿瘤浸润边界均超过MR常规图像上的肿瘤边界.Ⅱ级肿瘤高代谢活性区大部分位于肿瘤区内,但Ⅲ、Ⅳ级则大部分位于肿瘤边界;随肿瘤恶性度升高,肿瘤出现了坏死区及乏氧区.结论MRSI对确定肿瘤恶性度及划分肿瘤边界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心肌梗死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对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其中介入治疗组31例,于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ICA)及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随访4~6年,观察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的变化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左室舒张末直径增大较对照组减轻,LVEF与对照组比,介入治疗组LVEF无明显下降或有所提高,心功能(NYHA)分级介入治疗组无明显下降,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发生率介入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结论心肌梗死亚急性期进行PCI治疗能够减轻左室重构,防止及减少左室腔扩大、LVEF下降,减少心功能损害,降低心血管事件,而明显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探讨修复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方法8例患者,1例为瘢痕癌,7例均为车祸致中下段软组织损伤,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周围皮肤条件良好,应用腓肠肌皮瓣转移进行修复。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成活7例,1例远端少部分坏死。结论腓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是较好的修复方式,可满足多种创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