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1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1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227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全面的质量保证活动有助于确保系统性能,提供高质量的检测结果。尽管商品化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系统的验证过程所建立的系统性能参数令人满意,但实验室还需执行质量保证活动以保证系统在一段时间内的性能。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文件M52为商品化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系统的验证后质量保证活动提供了指导性的建议,保证系统可接受水平的质量保证活动包括:不间断的质控、能力验证、人员培训及仪器软件维护、异常结果复查,以及与临床疗效相关的结果及意见调查。现介绍以上内容,为制定商品化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系统验证后质量保证计划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2.
摘要: 由于采用标准诊断方法难以识别癌变的原发部位,诊断新发的癌症中约有3%~5%来源于原发部位不明的肿瘤。MicroRNAs(miRNAs)近来被证实能够协助病理学家提高对原发部位不明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将着重讨论基于肿瘤诊断的miRNA最新研究进展,及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T_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在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PAPS患者及33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T_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17水平与PAP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抗心凝脂抗体(a CL)、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和狼疮抗凝物(LA)]的关系。结果 PAPS患者外周血T_H17细胞百分率为(1.98±0.78)%,血浆IL-17水平为(60.72±18.71)pg/m 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且T_H17细胞百分率与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586,P0.01)。PAPS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患者a CL、抗β2GPⅠ抗体和LA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近期(≥3月)无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的PAPS患者相比,新近(≤1月)发生动脉血栓事件的患者血浆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静脉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的PAPS患者IL-1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T_H17细胞及IL-17与PAPS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提示T_H17细胞及IL-17参与了PAPS脉管症状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4.
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完善,人类基因组和外显子组测序得到了迅猛发展。测序技术的高通量性致使测序价格越来越低廉,使全基因组和外显子组测序真正用于临床诊断成为现实。作为医学预测和个体化医疗的重要工具之一,全基因组和外显子组测序应用范围广泛,该文针对其在遗传性疾病基因变异中的诊断进行讨论,同时为临床医生如何申请测序,测序报告解释,以及如何与患者沟通检测结果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S)患者瑞通立静脉溶栓过程中血栓弹力图(TEG)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8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AIS患者43例,从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在4.5 h内,并在溶栓前及溶栓后0.5、1、2、4 h,采集其静脉血进行凝血和TEG分析。结果在瑞通立静脉溶栓过程中,TEG测定参数的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参数(K)、弹力图最大切角(α-Angle)、弹力图最大振幅(MA)和凝血指标均发生变化。溶栓后0.5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溶栓后2 h均达最高。溶栓后0.5 h R较溶栓前增高,溶栓后1 h达高值;K在溶栓后0.5 h达高值;α-Angle和MA在溶栓后0.5 h达低值;R、K溶栓后1 h与溶栓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α-Angle和MA溶栓后0.5 h分别与溶栓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瑞通立静脉溶栓过程中TEG动态检测是判断凝血状态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临床医生对抗线粒体抗体(AMA)检测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259例AMA阳性患者信息,并在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与未提出检测要求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259例AMA阳性患者中,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的181例(占70%),没有提出AMA检测要求的78例(占30%);确诊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204例(占80%),未确诊PBC的55例(占20%)。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组感染科和消化科送检比例和PBC确诊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提出AMA检测要求组(P0.01)。在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中,送检例数由多到少的科室依次为消化科、感染科、肝移植科、风湿免疫科和其他科室;而在临床医生未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中,送检例数由多到少的科室依次为风湿免疫科、肾内科、神经内科、感染科、消化科和其他科室。在临床医生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中,未确诊PBC 18例,未确诊原因包括已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7例,患者不同意肝活检6例,患者失联5例。在临床医生未提出AMA检测要求组中,未确诊PBC 37例,未确诊原因包括实验诊断科未告知临床医生AMA阳性16例,患者不同意肝活检12例,患者失联6例,实验诊断科告知临床医生但后者未安排患者做进一步检查3例。结论消化科和感染科的临床医生对PBC的认识较为深入,较少出现忽视AMA检测的情况;但风湿免疫科、肾内科和神经内科的临床医生对PBC常常忽视AMA的检测,而这些科室AMA阳性并不罕见。  相似文献   
67.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exosome)中抗分化非编码RNA(DANC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胃癌细胞培养上清和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DANCR在人胃癌细胞系HGC-27中表达水平(4.43±0.37)明显高于胃黏膜上皮细胞(1.0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C-27细胞培养上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3.06±0.14)明显高于GES-1细胞(1.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NCR在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的平均含量[5.060(1.380,22.785)]较胃良性疾病患者[0.535(0.340,1.380)]和体检健康者[1.200(0.605,1.655)]明显升高(Z分别为-3.409,-4.229,P均0.01),且与肿瘤大小、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胃良性疾病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相比,血清exosome中DANCR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8,P0.05)。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77,95%可信区间(CI)为0.678~0.876,cut-off值2.50,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84.4%。结论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升高,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肾活检组织mi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作为区分肾病病理亚型潜在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活检标本41例,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22例、微小病变(MCD)8例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CPGN)11例,以8例无肾功能不全的成人肾组织为对照组。RT-q PCR检测各组肾组织中miR-191、miR-151-3p、miR-150、miR-19b和miR-30a-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肾功能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肾组织相比,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中miR-191明显上调(P0.01),miR-151-3p明显下调(P0.01)。此外,MCD组miR-15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s PGN组和ECPGN组(P均0.05)。mi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血清学指标Ig G、TP和Cr均呈正相关,与TC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miRNA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型有关,miR-150具有潜在区分肾病患儿MCD型与其他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参加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活动,评价临床实验室寄生虫检验水平并改进检验质量。方法将CAP寄生虫PT标本按常规标本分析,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向CAP报送结果,根据回报结果分析临床实验室寄生虫检验水平。结果 2011至2015年75份PT标本中5份鉴定错误,错误率为6.3%;15份因未能获得80%一致的结果,CAP未给予评价结果。结论临床实验室寄生虫检验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神经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亚低温缺血组。应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再灌注后3、6、12、24、72 h和7 d处死。其中亚低温组大鼠于缺血后30 min实施病灶侧脑亚低温并持续4 h。采用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HSP70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常温缺血组梗死灶明显,大量神经元坏死消失;亚低温缺血组未见明显梗死灶,但可见神经元固缩。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或偶见HSP70阳性细胞;常温缺血组HSP70阳性细胞较多;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在相应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常温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至72 h达高峰;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亚低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脑有保护作用,通过降低HSP70的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