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435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168篇
外科学   274篇
综合类   890篇
预防医学   361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567篇
  7篇
中国医学   469篇
肿瘤学   15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71.
小梁切除加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传统的青光眼手术与小梁切除 脉络膜上腔引流术对青光眼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了解小梁切除 脉络膜上腔引流术式治疗青光眼的优缺点,并做出评价。方法:将过去4a内在我院接受传统手术与小梁切除 脉络膜上腔引流术的青光眼患者按术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接受传统术式组63例(122眼),接受新术式者16例(16眼),作者将各术式治疗后的眼压差值、结膜滤过泡及前房形成的时间,并发症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比较的结果表明:小梁切除 脉络膜上腔引流术在治疗青光眼降低眼压方面有明显优势,差异有显著性。而在结膜滤过泡形成及前房形成时间及并发症减少方面无显著性。结论:小梁切除 脉络膜上腔引流术在治疗青光眼方面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2.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生物胶植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结合现代非穿透小梁手术理论,探讨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按目前标准确诊的8例(8眼)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手术后,给予透明质酸钠植入,观察疗效,并对手术前、后及术后二年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C值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手术的前后视力、眼压、滤过泡、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结果、C值有明显的改善,术后基本上恢复,术后二年的结果观察表明:手术后疗效保持良好。结论 NTPS结合透明质酸钠植入治疗中、晚期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肯定,并发症少,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下急性白血病(AL)细胞增殖与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初诊和难治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化疗前留取骨髓5 m l,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悬液,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CSF(5,10,15,20,25 ng/m l),培养24h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DNA倍体的量。同时选用G-CSFR、CD34的单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CSFR、CD34在AL和正常粒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髓MNC培养24 h后各浓度的DNA倍体量在AML随着G-CSF浓度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在ALL和正常对照无明显变化。G-CSFR、CD34的表达率:AML:(68.59±13.99)%,(45.15±4.22)%;ALL:(1.90±0.93)%,(46.75±3.15)%;正常对照:(70.5±10.8)%,(3.15±0.22)%。AML的G-CSFR表达率与A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的G-CSFR表达率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可促进AML细胞增殖,不促进ALL细胞和正常粒细胞增殖;G-CSFR主要表达于成熟及恶性粒细胞,不表达于淋巴细胞。此结果在临床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当前高等中医专业教育沿用的课程体系受“生物医学”模式影响较深,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中医人才的培养。本文在中医专业教育实践和开展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中医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措施,以期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培养出创新型高级中医人才。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抗生素和类固醇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选用阿奇霉素(AZI)、头孢曲松(CTRX)、地塞米松的联合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AZI)、头孢曲松(CTRX),同时两组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两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喘憋、呼吸困难纠正时间及肺部湿性罗音消失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显效率、缩短退热时间和喘憋、呼吸困难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显效率75.00%,有效率95.87%,对照组显效率37.50%,有效率87.50%;经χ2检验A与B组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7.578,P《0.01),有效率A与B组检验差异无显著性(χ2=1.09,P》0.50).结论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重或病程迁延,肺内外并发症和合并症多,易发生混合感染,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抗生素系列制剂和类固醇联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退热、喘憋呼吸困难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副作用少,提示联合用药有明显优越性,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BAP)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使BAP在临床诊断治疗中降低死亡率 ,提高治愈率。方法 :通过对345例BAP病人进行临床分型诊断 ,判定轻型、重症和可疑重症 ,根据个体病情采取选择性的应用药物及使用联合治疗方法 ,判定是否手术治疗。对于须手术者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期 ,并对术式进行针性性调整。对诊治结果进行评估 ,总结出个体化治疗BAP的原则、方法和意义。结果 :全组死亡12例 ,占3 .5 %。急性轻型胆源性胰腺炎 (MBAP)死亡3例 ,占MBAP组的1. 05 %,急性重症胆源性胰腺炎 (SBAP)死亡9例 ,占SBAP组的15 .5 %。MBAP手术组无死亡病例。SBAP手术组死亡75例 ,占手术组的10 .2 %,其中首次手术后死亡3例 ,二次手术后死亡2例 ,三次手术后无死亡 ;SBAP非手术组死亡4例 ,占非手术组44 .4 %。MBAP组死亡主要原因为高龄和 (或 )合并其他内科疾病。SBAP组死亡主要原因为胰周脓肿合并脓毒血症4例 ,ARDS3例 ,肾衰2例 ,循环衰竭3例 ,胰性脑病1例 ,结肠瘘1例。结论 :个体化治疗BAP强调了病例的个案差异 ,治疗加强了针对性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7.
奥沙普秦凝胶剂的体外渗透性及药效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经皮渗透性及体外释药情况,观察其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渗透性和释放度实验。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大鼠棉球肉芽肿、醋酸扭体法和甲醛致痛法模型,观察奥沙普秦凝胶剂的抗炎、镇痛作用,同时考察了奥沙普秦凝胶剂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结果:奥沙普秦凝胶剂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甲醛所致小鼠炎症性疼痛有明显抑制作用。急性毒性、致敏性和刺激性实验结果表明奥沙普秦凝胶剂皮肤用药无明显的毒性、致敏性及刺激性。结论:皮肤是奥沙普秦凝胶剂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奥沙普秦凝胶剂具有抗炎镇痛作用,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8.
阿昔莫司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及释放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制凝胶骨架型阿昔莫司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并对药物的释放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将阿昔莫司制成凝胶骨架型缓释片,考察HPMC种类及用量、填充剂种类及用量和制备工艺等因素对阿昔莫司缓释片体外释放速率的影响。结果:HPMC的种类、用量和片剂表面积对阿昔莫司体外释放速率有明显的影响;填充剂的种类及制备工艺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篮法、桨法及转速对释放速率基本无影响。阿昔莫司缓释片的释放机制为非纯Fickian扩散(non—Fickian)机制,即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扩散机制起主要支配作用。结论:用高黏度HPMC作为亲水凝胶骨架片基质能达到较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79.
薢瓜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薢瓜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采用薢瓜方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血尿酸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8%,对照组为93.3%,两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薢瓜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中加替沙星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玲  李东  聂中越 《中国药师》2005,8(12):1014-1015
目的:建立加替沙星眼凝胶中加替沙星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292 nm.结果:加替沙星在2.4~6.4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9.77%,RSD 0.22%.结论:本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适用于加替沙星眼凝胶制剂半成品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