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6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56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433篇
内科学   220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3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科学   273篇
综合类   890篇
预防医学   361篇
眼科学   57篇
药学   566篇
  7篇
中国医学   467篇
肿瘤学   15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台盼蓝染色法,观察了第3~6月人胎黑质细胞冷冻保存的细胞存活率,结果:①胎龄3~6月人胎黑质细胞冷冻保存后均可存活,但以胎龄3和4月细胞存活率较高。②液氮保存的细胞存活率不受保存时间的影响,而4℃保存的细胞存活率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结果提示,液氮保存人胎黑质细胞的保存条件以胎龄3和4月为宜。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道结石微创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108例胆囊结石合并可疑胆道继发结石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其中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laparoscopic transcyc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LC70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胆道取石(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LC35例,其中放T管14例,不放T管21例,内镜乳头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术后行胆囊切除3例。结果LCBDE+LC术后放T管组中有1例胆漏经保守治疗治愈,4例术后胆道造影发现胆道残余结石经胆道镜取出结石治愈.其他病例无胆漏,术后3月复查B超无残余胆道结石,所有病例术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在胆囊结石继发胆道结石的治疗中合理选择多种微创手术方法能降低创伤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B超引导下一期双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一期双通道的建立在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复杂性肾结石,术前根据X线片明确结石的状态,术中在B超引导下分别在中组后排肾盏和下盏建立皮肾通道。结果50例中下双通道均成功建立,手术时间1.5-3 h,平均2 h,术中出血50-150 ml,平均80 ml,无术中输血。术后住院时间7-14 d,平均10 d。45例结石取净,5例散在残石术后ESWL 1-3次排净。结论B超引导下一期建立双通道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效果好,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4.
痹证多见寒湿证型,临床治疗多用乌头。李彦民主任医师应用乌头强调辨证准确,多用复方监制其毒性,主张建立乌头用量和煎煮时间的比例,对乌头的煎煮用法和服用注意事项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临床应用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5.
老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是因患者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使脑微小动脉出现变性,坏死,产生微动脉血栓后,在脑组织中留有腔隙,使中枢神经系统多次,多处受损,患者出现多发性卒中,最后导致某些精神症状及痴呆。我院于1996-02~10共收治30例老年MID患者,现将对该病的预见性护理及特殊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6例,女4例。年龄60~80岁。其中,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者27例,占90%,反复卒中进入痴呆者23例,占对%;一次卒中起病者7冽(23%)。头部CT扫描:一处大片梗塞1例,二处梗塞者3例,三处以上者24…  相似文献   
36.
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异丙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MECT)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4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和硫喷妥钠组 ,每组 17例 ,每例完成 1个疗程 6次MECT治疗 ,每组完成 10 2人次治疗 (n =10 2 )。每次治疗时 ,异丙酚组给予异丙酚静脉麻醉 ,硫喷妥钠组给予硫喷妥钠静脉麻醉 ,全麻诱导后皆静注琥珀酰胆碱 ,待肌肉松弛后行MECT治疗。全程监测患者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脉搏 ,并观察记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 ,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与硫喷妥钠组相比 ,异丙酚组自主呼吸恢复快 ,苏醒快 ,无咳嗽 ,呃逆 ,呕吐等不良反应 ,两组差异显著。而异丙酚组注射点疼痛发生率显著高于硫喷妥钠组。结论 :在MECT中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1 资料分析 1.1 一般情况老年27例年龄61岁~82岁,其中男11例,女16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胆系结石合并感染,入院时均有高热寒战、疼痛、黄染,符合夏科氏三联征,其中2例伴休克.  相似文献   
38.
1984年3月~1985年4月连续完成颈内动脉系脑动脉瘤显微手术9例,操作常规按照Ya sargil法,作了适当修改:共计动脉瘤12个(3例为多发性),包括1例颈内动脉分叉处巨大无颈动脉瘤的孤立加EIAB一期手术,皆取得良好效果。术后脑血管造影复查动脉瘤均已完全消失,痊愈出院。随访6~12月,皆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39.
本实验用HRP注射于大白鼠的一侧球海绵体肌和坐骨海绵体肌后,在脊髓腰骶段的不同平面可观察到支配该两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出现标记并具有一定的局部定位关系。支配球海绵体肌的运动神经元主要位于L_5~S_1的背内侧群,而支配坐骨海绵体肌的运动神经元主要位于背外侧群和腹侧群。本文认为大白鼠腰骶段前角背内侧群和背外侧群同腹外侧群细胞一样,同属于Onuf's核的同源神经细胞。本文还观察了大白鼠腰骶段脊髓前柱细胞的配布。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乌蛇败毒胶囊治疗湿疹的机理。方法采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及大、中、小剂量组和空白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的变化。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IL-2、TNF-α的含量(P<0.01),降低诱发后鼠耳的肿胀度,减少真皮内单一核及多形核白细胞数目(P<0.01)。结论乌蛇败毒胶囊治疗湿疹的部分机理是抑制小鼠Ⅳ型变态反应、降低血清IL-2,TNF-α含量,减轻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